文言文古诗鉴赏心得体会简短 文言文阅读心得体会(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文言文古诗鉴赏心得体会简短一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2分)
① 沿溯阻绝 溯: ② 或王命急宣 或:
③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④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小题3】[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①逆流而上 ②有时 ③飞奔的马 ④全,都
【小题2】①遮蔽天空,挡住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小题3】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隐、蔽、曦议”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主题情感,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022文言文古诗鉴赏心得体会简短二
文言文之翻译
20111018
一、考点说明:
1、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翻译,既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翻译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 信:就是忠于原文的内容; 达:就是行文要通畅;
雅:就是语言要规范,翻译的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并力求保持原文的风格。
3、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无法直译的,可以领悟原文精神,采用“意译”,要做到“对”而“不死”。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二、翻译方法:
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六字方针:“留、删、换、补、调、贯”。
1、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例: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②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勾践灭吴》
2、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例:①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语气助词) ③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结构助词)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表句中停顿的助词)
3、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①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假、活用)
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十二”是个虚数,“十二卷”可译成“很多卷”。
4、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④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省略介词)
5、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过来; 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沛公在哪里?把前置的宾语“安”调整到动词“在”之后。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6、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当然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补调),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例: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温馨提示:①翻译时要看上下文,②找出得分点,③字字落实,逐字翻译。
三、实战训练:
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2002北京卷)
管仲曰:“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翻译】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穷困,困窘;时,时运)
【翻译】②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多,赞美;知,识别,了解。)
2、翻译下面的句子。(2008广东卷)
①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翻译】①当时陶侃担任闲散的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翻译】②别人有了一些优点,很少不称赞自己的。你有像这样大的功劳,却没有说一句(称赞自己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3、翻译下面的句子。(2009广东卷)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翻译】①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翻译】②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4、翻译下面的句子。(2010广东卷)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翻译】①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翻译】②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2011广东卷)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②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翻译】①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泅、上流、句意,各1分)
【翻译】②(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确实是个奇特(或: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补注】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
2022文言文古诗鉴赏心得体会简短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文言文古诗鉴赏心得体会简短 文言文阅读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