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中、印两国政府均承认并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视发挥传统医学在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印度传统医学历史、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战略等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存在极大可比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化发展强大的竞争对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印度传统医学的情况了解并不多,尤其缺乏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代发展的对比研宄。因此,有必要对印度传统医学管理、政策法规、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与科研、传统医药产业及国际化发展等现状进行研宄,为中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并阐释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1.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的国家政策、管理、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现代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当前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2.本研究一方面可为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交流与发展,并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健康发展。
1.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代发展现状与差异,主要包括:国家传统医学发展方针政策、传统医学管理、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科研、传统医学教育、传统医学产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内容;
2.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因应策略、具体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寻找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1.研究目的、意义与背景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研究背景
2.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方法
2.3技术路线
3.中印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与管理对比
3.1印度
3.1.1印度传统医学管理机构
3.1.2印度传统医学立法
3.1.2印度传统医学国家政策
3.2中国
3.2.1中国传统医学管理机构
3.2.2中国传统医学立法
3.2.3中国传统医学国家政策
4.中印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对比
4.1传统医学医疗资源
4.1.1印度
4.1.2中国
4.2中印两国政府促进传统医学资源与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4.2.1印度
4.2.2中国
5.中印两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对比
5.1传统医学高等教育资源
5.1.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与招生数
5.1.2中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与招生数
5.2印度阿育吠陀院校与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平均招生数
5.3中印两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主办机构
5.4中印两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师生比”与“生床比”
6.中印两国促进传统医学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6.1印度
6.2中国
7.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科研对比
7.1印度研究机构
7.1.1科研管理及经费来源
7.1.2阿育吠陀研究的优先领域
7.2中国
7.2.1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科研机构
7.2.2中医药科技科研经费来源
7.2.3中医药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
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文献分析法
广泛收集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代发展相关资料,通过国内、外传统医学相关期刊文献数据库、书籍、网络资源等获取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相关文献以及传统医学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本,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文本的系统查阅、分析、整理,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现状与差异。
2.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印两国关于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教育、以及传统医学产业、贸易等官方统计数据,针对不同统计指标,进行了增长幅度、年均增长率、所占比例等计算,通过量化分析测度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异。
3.比较推理法本研宄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管理模式及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执行效果,从中分析两国的成功实践及对对方的借鉴与启示,并重点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的启示。
4.竞争情报学方法本研宄釆用竞争情报学“竞争对手分析”及“分析”法,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并阐释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20xx-5-20~20xx-5-16:检查修改完成一次论文初稿
20xx-5-17~20xx-5-29:根据指导老师的讲评及意见,修改并提交二次论文草稿
20xx-5-30~20xx-5-31:讲评第二次论文草稿、集中解决有关论文漏洞问题并及时修改
20xx-6-01~20xx-6-11:基本完成论文大纲要求,论文成型,指导老师讲评修改并定稿
20xx-6-12~20xx-6-18:整理打印论文、装订论文
20xx-6-19~20xx-6-30:准备参加答辩
[1]蔡景峰。唐以前的中印医学交流[j].中国科技史料,1986,06:16-23.
[2]李正安。中印医学汇通之尝试者--孙思邈[j].中医药信息,1990,02:13-15.
[3]周静华。对中印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考试方式的比较与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xx,03:80-82.
[4]李雪雷,罗勇军,吴玉,罗刚。中印边境医学地理特点及卫生保障对策[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xx,01:16-18.
[5]杨红旗,王茜,张学清,郭宪国。中印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对比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xx,04:62-64 69.
[6]刘家瑛,杨德利。浅析中印传统医学的交互影响[j].世界中医药,20xx,04:249-250 253.
[7]吕爱平。论中印传统医学的四季养生法[j].中医函授通讯,1998,04:13-14.
[8]陈明。《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评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xx,03:278-283.
[9]郑春苗。印度佛教与中国医学的发展[a].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1997:13.
[10]罗艳秋,郑进。藏医学与印度医学源远流长的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xx,05:8-9 15.
[11]杨鸿,周志彬,向劲松,杨蕻。中医学与印度传统医学的关系[j].中医文献杂志,20xx,05:18-21.
推荐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开我的自荐信,我是xx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应届毕业生。
经过大学六年的北上求学,南下学医,怀着严谨谦虚的专业态度、职业道德,加以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自己能往卓越的临床医生及针灸师方向发展。
久闻贵院是专业的医疗水平,娴熟的诊治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贵院不断的进取精神,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人师表的教学方式,追求医者仁心的职业理念也让我十分的敬仰。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平台上在为共同的理念而坚定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我的学业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中医西医英语多范围的学习,可以容纳繁琐,打破常规,却富于创意。本人应试能耐或许不出众,但乐在治学,不断自我充电。
求学近六载,初步具备了迈向临床医生的基本素质。在实习的同时,结合临床,自我钻研中医针灸耳穴疗法,期间给多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获得好评,更深刻的体会着医者仁心的从医之道。
期间曾到xx中医院内科门诊跟师见习,初步掌握针灸手法,参与诊治病人达200人次,熟悉了内科及针灸的常见病,拓宽思维;在xx医院实习,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及常见疾病的诊治,领悟了临床辨证施治的思维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此外在与xx等大公司的策划合作项目,使我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思维和与社会、人际、公司沟通的一定能力;去著名高校求学的经历,丰富了阅览,并且学会了淡然的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些使得我坚信能在工作中多方位的思考,灵活协调的处理团体协作和人际关系。
当今,医疗体制,医患关系在不断的完善中,期间也会存在暂时的复杂纷纭,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有一系列问题,故有责任感,思维跳跃,洞察力,忍耐力和强适应性的我,针灸,医学心理学,环保,摄影及策划编辑,瑜伽是我的特长。一直希望可以实践医者的理念,从事医疗相关职业为医患多方寻求彼此所需。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有价值的事业进取。
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xxx年xx月xx日
推荐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步入医学事业,解除人类疾病的痛苦一直是我的梦想,医学院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目标:做一名临床医师。
选择了医疗事业,选择了医学院校,立志救死扶伤的信念便铭刻于心。进入大学以后,我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为医学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对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认识,不畏难繁,有信心、有责任感。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校外广泛尝试,多次进行实践活动,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大鹏展翅,骏马飞驰都需要有自己的天地。贵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院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
最后,祝贵院广纳贤才,再创佳绩!
此致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领导:
您好!
20xx年xx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总结 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突出重点与难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下半年更好地开展工作,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科对医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指引,自查自纠工作,使每位医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脑循环治疗仪、中药雾化机),为成功创建重点专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加大对中医中药“治未病”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开展了多项具有传统特色的治疗,如电针、三伏贴、刮痧、火罐、药罐、耳针、艾灸、按摩推拿、正骨等。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防治病的需求。加大对针具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针”制,针具为一次性使用,改变以往一针长期应用的局面,彻底解决针污染问题。
四、中医理疗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虎林、854农场、852农场、856农场,扩展就诊人群面。
五、业务情况:中医科上半年门诊人次1124(不包括复诊病人)人,住院人数27人较去年有所提高。中医科上半年总收入31.7万元较去年同期27万元提高
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医学概论实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