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思想上心得体会 基层畜牧兽医培训心得体会(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畜牧兽医思想上心得体会一
一、动物防疫工作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积极配合站上其他同志,每年春秋两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牲畜儿疫苗和耳标的配打任务及常规疫苗的注射。防疫工作是乡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根据工作需要,每个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都有各自的防疫责任区,由于我工作认真负责,措施得力,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应免尽免”的工作目标,保证了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个人的防疫责任区未发生大的疫病流行。每年在进行春秋两期防疫的同时,加强寄生虫病的防治,主动去农户家中送医送药上门服务,讲解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保障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检疫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几年来,对检疫检出有问题的牲畜的屠主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且按有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问题牲畜的上市销售,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门诊治疗及技术宣传推广工作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加快,农区役畜饲养量较上世纪有所减少,但山区农业还是离不开役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我精心诊治每一头(匹、只)患畜,对不懂的病患虚心请教同行,尽量减轻群众负担,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每当遇到来站诊疗患畜或买药的群众时,向他们认真讲解科学养畜的常识,对养畜大户鼓励他们建设合理的棚舍,暖棚养畜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设施,是冬季御寒的重要保障,春秋两季防疫时,田间地头,村口院落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向群众讲解科学养畜的好课堂。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不断吸收应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动向,及时向广大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与养殖户共同探讨最佳生产方式,促进科学饲养。同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达标治理,使自己在业务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草原保护及牧草种植工作
草原生态荒漠化治理工作刻不容缓,人工种植牧草是我们每年必做的工作,每年,我们积极配合草原站及其他同志耐心向群众讲解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及虫害的防治知识,不仅要保证任务面积的落实,还要保证出苗和长势良好,顺利完成了紫花苜蓿的种植任务。
五、学习和提高
畜牧兽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该项工作必须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多年工作中我一直抓紧空余时间进行学习,通读和熟悉有关专业知识,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都通过考试。2______年和2______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县畜牧局、县农牧局评为优秀等次。
多年来我一直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上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我已具备了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技术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各方面都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刻苦学习,力争把专业技术水平提得更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推荐畜牧兽医思想上心得体会二
今年以来,县畜牧兽医局在上级业务部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关心支持下,畜牧业得到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呈现出强劲的的发展势头,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我县存栏生猪48.9万头,同比增长0.21%,出栏98.47万头,同比增长0.06%;黄牛存栏2.88万头,同比持平,出栏3.75万头,同比增长0.27%;山羊存栏25.69万只,同比增长4.86%,出栏53万只万只,同比增长7%;家禽存栏243 万只,同比增长0.83%,出栏480万只,同比增长2.12%。全县肉类总产9.38万吨,同比增长0.32%;禽蛋总产1.68万吨,同比增长0.6%;奶类总产218吨,同比增长101.85%,肉蛋奶总产11.08万吨。
2015年以来全县新增规模养殖场(户) 267家,其中养牛场(大户)38家,养猪场(大户)104家,养羊场(大户)68家,养禽场(大户)57家,规模养殖场发展到5334家,其中黄牛养殖场251家,生猪养殖场2560家,山羊养殖场1287家,家禽养殖场1235家,奶牛养殖场1家。规模养殖比重达80.75%。新增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家,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家。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按照省市防指要求,我县按照“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考核机制、强化监管职责、落实保障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路,进一步创新防疫工作机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做好技术培训,开展全程督查,强化免疫效果评估,确保我县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5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免疫效果监测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确保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明确防疫责任。按照“政府领导、兽医部门指导、养殖企业为主体、防疫员和执业兽医为依托”的免疫工作机制,充分调动规模养殖企业和农户防疫工作积极性,切实增强养殖者防疫意识,畜牧兽医部门加强防疫监管和督导。2015年我县存栏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畜禽发病和死亡率分别控制在猪3%、牛0.7%、羊1.5%,禽4%以内,呈连年下降趋势,有效保障了养殖业增收。
二是做好集中免疫,确保免疫密度。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和省、市防指要求,我县按照序时进度及时完成春秋两季5种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过程中,县防指组织开展6次专项督查,组织人员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的方式对春秋防进行督查和检查验收,督查和验收结果全部列入乡镇重大动物防控工作年度考核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绩效考核内容。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为规范养殖场和散养户免疫档案,畜牧局统一印制了养殖档案5000本,免费发放到养殖场和防疫员,及时记录畜禽生产、免疫、消毒、监测等情况。
三是强化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集中免疫免疫结束后,畜牧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免疫后畜禽随机采样开展抗体检测,全年共检测血清样品4590份,猪瘟抗体合格率98%以上,蓝耳病抗体合格率80%以上,家禽禽流感抗体合格率92%以上、新城疫抗体合格率95%以上,均高于国家规定的70%以上标准,全年未发生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畜禽养殖平稳,有效应对了市场价格低迷对养殖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了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
四是做好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机制。针对重大动物疫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预备队、物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节假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坚持领导带班制度,人员到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做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是开展消毒灭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严防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畜牧局和各乡镇在春秋两季资金购置消毒药品9吨,分发到各乡镇,部署消毒灭源工作。2015年全县共消毒畜禽集贸市场60个、屠宰点80个、养殖场(户)6000多家个,消毒面积达23万平方米。
一是严格防疫条件审核,完善养殖场防疫条件。对规模养殖场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要求,由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三个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严格按程序对养殖场进行审核发证。通过防疫条件评审,全面改善我县畜禽养殖场环境,从源头提高了污染防治水平。
二是规范养殖场管理,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对养殖场免疫、用药、用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定期开展督查,促进养殖场建立健全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制度,保障养殖场健康发展。
三是严格报检制度,促进防疫措施落实。对报检的畜禽必须由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出具检测报告,抗体水平合格后,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合格证明。2015年共对结合报检开展养殖场抗体检测431场次血清11757份,确保了我县出栏畜禽抗体水平合格率达到100%。
四是严格兽药饲料监管,确保投入品安全。动物卫生监督所对每个规模养殖场每季度抽查一次,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使用、查兽药及饲料质量是否合格,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实行饲料备案制度和兽药登记制度。
五是严格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畜牧局与国元保险公司联合,派驻专人进驻国元保险公司,负责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建立举报制度并公开举报电话,发现病死畜禽及时出动人员处理,不留后患。县动监所与养殖场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强调畜主为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2015年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转到农委后,畜牧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生猪定点屠宰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安徽省东升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我县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承担全县放心肉体系配送工作,并在全县设立30个放心肉配送点。
为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力度,在县政府统一协调下,畜牧局与市场局、公安局抽调人员成立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畜牧局,全面加强生猪屠宰的日常监管工作。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组织人员根据掌握情况和群众举报,开展多次专项整治,对无检疫证明的肉品进行了收缴,目前,我县生猪屠宰已实现正常运转状态,保障了群众猪肉消费安全。
一是全面做好生猪品种改良。围绕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进一步做好生猪品种改良技术推广。京徽蒙种猪场作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做好全县生猪液配送工作,目前我县生猪良种率达到98%以上。
二是进一步做好秸秆养畜技术推广。发挥我县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草食家畜养殖,有效转化农作物秸秆,全面共转化各种农作物秸秆50.7万吨,是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全面推广高床养羊技术。针对近年来我县肉羊养殖发展较快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全面推广高床养羊技术,目前我县规模养殖场高床养羊面积达到110.4万平方米。新技术的应用使山羊发病率得到明显下降,节省饲草料1.5万吨。
四是推行公司 农户养殖模式。引入温氏集团在我县发展养殖户,解决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少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实际问题,促进规模养殖尤其是养猪业发展。
五是推广生态养殖和林下鸡模式。针对近几年我县苗木面积较大的实际情况,为增加农户经济效益,同时有效缓解养殖业用地难问题,在部分乡镇推广生态养殖和林下养殖模式,发展草鸡和蛋鸡养殖,2015年我县养殖生态鸡和林下鸡30万只左右,实现农牧、林牧结合的良性循环。
六是养殖场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我县不断加大养殖场治污减排工作力度,2015年列入治理的15个养殖场全部完成治污减排任务,共建设标准化堆粪场3082.2平方米,尿液储存池9238.6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治理养殖场的粪污排放问题。
通过全县各乡镇摸底,农村“老兽医” 身份和工龄认定申请1123人,其中乡镇核查公示818人,以乡镇为单位上报县“老兽医” 身份和工龄认定工作办公室,目前共审核通过658人。
根据皖政办﹝2015﹞159号文件要求,近期正在组织人员做好政策内无证农村老兽医工龄和身份人认定工作。
2015年以来,畜牧局多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次与投资客商沟通,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安徽强英鸭业畜禽养殖加工项目正式落地。安徽强英鸭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县投资8亿元人民币建设养殖、加工樱桃谷鸭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具体包括种鸭引进、饲养,鸭苗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肉鸭熟食加工、羽绒加工及有机肥加工等。项目计划饲养种鸭200万只以上,年饲养肉鸭6000万只,屠宰加工肉鸭5000万只,加工饲料60万吨,加工肉鸭熟食5万吨,加工生态有机肥30万吨,加工羽绒和毛片各5000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直接用工2000人以上,带动当地养殖户5000户。
二是筹备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为全面做好我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畜牧局多次组织人员前往浙江湖州、海盐、兰溪等地考察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问题。目前已经与东升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
畜牧兽医思想上心得体会 基层畜牧兽医培训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