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 古诗教学心得(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会写本课“络、锤”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托物言志。
1、理解诗歌所表达诗人的志向。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以及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课时
(分组准备)搜集边塞诗歌、郑板桥字画、于谦事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亲爱的同学们,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那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自古以来,多少和他一样的爱国将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怕牺牲、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让我们肃然起敬。李贺、于谦、郑燮就是其中的几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诗歌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板书:古诗三首)。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诗歌,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三首诗歌,注意平翘舌“锤”“凿”的读音;注意多音字“燕”“劲”的读音。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
(4)指导朗读。
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节奏缓慢,体现出清冷而且悲凉的情感。
(5)生试说后总结。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6)出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
(7)总结诗意。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8)指导朗读。
①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
(骏马。)
(“快走”暗示出骏马轻快矫健的风姿。)
②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没有,“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
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期盼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
因此在朗读这两句要充满忧虑、感慨之情。
(9)总结结构。
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
(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书)
(10)诵读全诗。
最后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李贺才华的钦佩,对其命运的哀叹,齐读这首诗。
2022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课型: 古诗词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3课时
2022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由东营市胜利第十一中学汽修小学组织并承办的《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现在开始!
(主旋律起,旋律停。)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今天,就让我们倘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吧!
进入我们今天决赛的共有 6 支代表队,按照规定,每支代表队必须是4名小学生 那么,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参赛的这6支代表队(主持人站台右侧) 1号台的 喊口号! 2号台的 喊口号! 3号台的 喊口号!
4号台的 喊口号!
5号台的 喊口号!
6号台的 喊口号!
欢迎你们!!
今天比赛的奖项设置是这样的:竞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竞赛设仲裁席,主持人无法明确判断正误的答案,由仲裁组集体裁决,并现场给分。
仲裁席由3人组成,他们是:
负责抢答器的是 老师
按照比赛需要,我们设置了记分监督员,他们是 :
欢迎你们。(主旋律起,停。)
下面请张校长讲话,拉开我们正式比赛的帷幕。掌声有请!
(主持人进入主持台)
参加今天竞赛的小选手都是经过笔试选拔出来的,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今天他们在比赛现场表现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我们的基础分100分,给各队送上100分。(主旋律起,旋律停。随着旋律各队加为100分),送40分
好,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首先进行的是——第一节比赛:小组必答题。
先宣布一下小组必答题的规则:每组的1号队员到4号队员依次回答问题……,依此类推。每人必须回答一道题。其他队员不能提示或者补充。当主持人宣读题面说"开始回答"后,参赛队员在限定60秒时间内完成答题,回答完了要说"回答完毕"。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首先请1号台 代表队1号选手选题
请2号台1号选手选题
……
第一节比赛结束,现看一下各队得分。 (主旋律起,停。)
我们现在进行第二节比赛——"抢答题"。请检查抢答器。从第一组开始,第二组、第三组……第六组。
我宣布一下抢答题比赛的规则:抢答题分值是每题10分,共32道题目。每道题目公布后,按铃最快的一支参赛队确定一名队员答题。抢答题必须在主持人宣读完题面并宣布"开始"以后,选手才能按铃答题,否则视为犯规,取消答题资格,本题由观众席的同学回答,答对的有小礼品,主持人公布完题面和答案。回答完了要说"回答完毕"。回答正确加10分,在未公布题面时按铃、在公布题面时提前按铃、回答错误的扣10分(主持人不得重复题面)。
好。现在正式开始。——请听题:(抢答)完全正确,加10分
……
第二节比赛结束了,看一下各队得分。
现在进行我们今天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刺激、最出乎意外的一个环节——风险必答题。
风险必答题的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一共有xx年文化精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争做现代社会君子。最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让我们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让我们的孩子“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最后,祝孩子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2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上这几首古诗赶紧收藏起来教教自家的小朋友吧!
2022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文化也是在诗的孕育、浸润下萌发成长起来的。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
经过数天的准备,我的验收课终于在29日进行。从教学设计到ppt的制作,从一堂堂的磨课到现今的验收课,我做了很多的准备,也付出了许多汗水。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看见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一步步的成长。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所有帮助我的领导以及老师们,感谢他们辛勤的指导,感谢他们对我毫无保留的教导。
虽说准备了很久,但正式上起课来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拿我第一次磨课来说吧,总的来说三学环节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声音甜美。自学检测形式多样,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优点存在的同时,问题也大大的存在。我的语速过快,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诗歌拓展也较多,在识字教学这一块儿浪费的时间较多,而且对于诗歌朗读节奏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小组活动也较少。另外呢,还有些细节没有注意,比如语文加分用红笔,板书要稍微写上去一点儿,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注意的地方。
验收课上完之后,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也有了时间来进行一个教学反思。有了之前磨课经验后,我学到了不少,也改正了不少的'问题。在不拿书的情况下,我的手也没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我的手也能学着自然的挥动。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细节决定成败”,能够在漂亮的板书后写上诗歌页码,记得加分要用红笔。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关注度也较高,能够及时、客观的评价孩子的表现,过度语优美自然。可我的语速始终是我的一个大问题,我试着慢下来慢下来,可最终还是语速较快。对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也有所欠缺,评价语单一,缺少针对性。
通过此次验收课,我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也理清了我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基本功以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要不断地自醒和自我发现。所以,结合自身情况我就古诗朗读教学做了以下思考:如何进行古诗朗读教学?
在我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一
古诗专题心得体会和方法 古诗教学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