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教师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日常心得(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每月教师心得体会简短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青少年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任务,通过在全校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活动,探索符合当代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认知发展规律、社会心理特征,以及有效引领青少年思想的工作形式和活动载体,灌输培养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引导青少年争做讲究诚信、富有爱心、懂得感恩的新一代,带动全社会形成磅礴向上、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创造优异的发展投资环境,实现凉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二、活动主题
讲真话 献爱心 懂感恩
三、活动内容
(一)“讲真话”系列活动
1. 开展“父母(老师、同学),我有话对您说”活动。通过设立“真话邮递箱”,引导学生通过写信等方式,把不愿意当面讲出的话,传递给父母、老师、同学。学校将信件按照“时间、写信人、收信人”的格式登记造册,收信人接到信后要用心、用情回信,并将信件妥善保存,以此建立起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养成敢讲真话、愿讲真话的好习惯。
2. 开展“诚信伴我成长”活动。以“诚信故事我会讲”、“诚信格言我知道”、“说谎话可耻”、“诚实守信在身边”为主题,通过班队会、故事会、讨论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守时守信、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好习惯。
3. 开展“我为凉州进一言”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凉州发展,围绕实施三大战略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敏感的话题和焦点问题提建议、献良策,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献爱心”系列活动
1. 开展“爱心手拉手,和谐共成长”活动。紧紧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组织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促进青少年增进了解、互帮互助、共同快乐成长。以班级为
单位,组织同学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 开展“我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前往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军烈属家庭、敬老院等,通过打扫卫生、聊天谈心、文艺联欢等形式,力所能及地为身边困难群体送去温暖。
3. 开展“你我共参与、节约献爱心”活动。设立“爱心节约箱”和“爱心收集袋”,动员学生将节约的零花钱捐放到“爱心节约箱”,将旧书籍、旧报纸、饮料瓶、废纸张等物品汇集到“爱心收集袋”,用节约的零花钱和变卖废弃物的收入帮助身边的同学。
4.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号召学生和家长共同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懂感恩”系列活动
1. 开展“孝心献给父母,感恩父母养育我”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学生生日(感恩日)的时候,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完成一套感恩作业,并作为家庭档案保管好,引导学生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2. 开展“爱心献给老师,感激老师教育我”活动。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行鞠躬礼、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并要求老师作为礼物保存好,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老师。
3. 开展“爱心献给伙伴,感谢同学帮助我”活动。组织学生为同学、为班级做有益的事,并做好记载,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真诚,促进良好班风班貌的形成。
(四)“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
以纪念少先队建队63周年为契机,评选表彰 “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的美德少年,通过树立典型,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
1、运用校园广播板报、校报、校刊等载体,广泛宣传“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
2、制定活动方案。(3月25日前)
3、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活动。(3月25日前)
(二)组织实施阶段
紧扣“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活动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情感、意识、信念的发展规律,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活动安排如下:
1、各班必须于4月1日前设立“真话邮递箱”,班主任引导学生通过写信等方式,把不愿意当面讲出的话,传递给父母、老师、同学。学校团总支要将信件按照“时间、写信人、收信人”的格式登记造册,收信人接到信后要用心、用情回信,并将信件妥善保存,以此建立起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养成敢讲真话、愿讲真话的好习惯。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爱心手拉手,和谐共成长”活动。组织同学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各班“学习互助小组”花名册于4月20日上报学校存档。
3、开展“诚信伴我成长”活动。5月8日,各班以“诚信故事我会讲”、“诚信格言我知道”、“说谎话可耻”、“诚实守信在身边”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守时守信、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好习惯。5月10日各班上报活动材料。
4、开展“我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前往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军烈属家庭、敬老院等,通过义务打扫卫生(每月一次)、参加义务植树(四月份)、聊天谈心、文艺联欢等活动,力所能及地为身边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为美化环境、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5、开展“你我共参与、节约献爱心”活动。设立“爱心节约箱”和“爱心收集袋”,动员学生将节约的零花钱捐放到“爱心节约箱”,将旧书籍、旧报纸、饮料瓶、废纸张等物品汇集到“爱心收集袋”,用节约的零花钱和变卖废弃物的收入帮助身边的同学。并在5月份举行一次“爱心捐助”活动,组织救助经济困难学生。
6、开展“懂感恩”系列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学生生日(感恩日)的时候,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引导学生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求学生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活,以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行鞠躬礼、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并要求老师作为礼物保存好,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班主任收集好活动材料,于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上报。
7、为了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学期召开一次“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要求活动教师有教案,学生有心得体会。
8、10月份开展“我为凉州进一言”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凉州发展,了解地方新政策,围绕实施三大战略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敏感的话题和焦点问题提建议、献良策,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9、以纪念少先队建队63周年为契机,11月评选表彰 “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的美德少年,通过树立典型,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总结提高阶段
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推广活动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青少年思想引领行动深入开展。
五、工作要求
1、要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少先队员“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活动的重大意义,各项活动有计划、有落实,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抓好日常活动,团队负责人具体负责活动安排及材料存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2、抓住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等节点,利用黑板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及时报道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主题每月教师心得体会简短二
为进一步完善村团支部工作,调动全体青年团员工作的热情,现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我村团支部20xx年工作计划。本年度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紧紧围绕我村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中心工作,在村党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团支部的建设,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竭诚为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施展平台,力争在团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建设,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1、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村党委对团支部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结合每月的党日活动机会为广大青年团员开设团课和先进性教育,采取上课及观看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团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充分将“党建”与“团建”有机结合起来,使团支部在村党委的带领下茁壮成长。
2、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搞好班子建设。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加强团支部班子建设应始终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选好配齐、配强团支部成员,因此今年我们将把握村团支部换届选举这一契机,狠抓班子建设,为我村团的工作带来新的亮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二、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团员综合素质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团章知识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交流等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团员青年,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团员政治思想境界。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员意识,鼓励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和后备军作用。加强团支部组织建设,广泛听取团员意见,了解团员心声,关心团员工作、生活。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青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以青年节、劳动节为契机,积极组织观看优秀影片、开展主题团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支部活动。
三、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
围绕实施“一村官一团建项目”,引导青年在学习中成才,在实践中成才。广泛开展主题学习活动,结合本村工业经济的优势,以各项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和培养青年。号召广大青年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李庄。比如参与村干部每月1、11、21义务清扫李家庄主干道的活动中。切实关心留守儿童,以团员青年为主体,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使留守儿童感受党组织及团组织的温暖。
四、认真做好“推优”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团委“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评选标准,做好评优工作。根据党组织的要求,真正发挥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进一步配合村党委完善“推优”工作。
主题每月教师心得体会简短三
服刑人员孙xx矫正心得
孙xx,男,已婚,初中文化,住xx区xx村xx组,之前是在厂里做职工。犯事后被判缓刑,到家所在社区接受社区矫正。矫正期间,经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开导,孙xx意识到了之前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回正途,并投身于生活中。如今他能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积极认真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各项学习及活动。家人十分关心他,处处鼓励他、帮助他。 1.社区矫正制度优越性
1.1社区矫正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矫正工作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探索,是司法体制和工作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和“给出路”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应监禁的罪犯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效地教育改造犯罪,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挽救失足者,防止重新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社区矫正是对较为轻微的犯罪人采取的一种非监禁的行刑方式,通过社会化、法制化和人性化的矫正方式,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1.2社区矫正能够有效预防犯罪,减少危害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
社区矫正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人到监狱中受到犯罪行为交叉感染的危险,而且,在社区服刑矫正,因他们每天生活在社会中,人们亲眼看到他们的改造和转变,在感情上容易接受和宽容他们,有利于减少犯罪人对立情绪,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减少重新犯罪。对罪行较轻、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放在社区进行教育改造,这是一项
每月教师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日常心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