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 教案的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一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图片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视频: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最新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二

教学目标: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索、创造、审美体验的无穷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将声乐曲《桑塔・露琪亚》改编成器乐曲。主奏乐器、伴奏乐器、伴奏音型的选择及组合。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船歌的素材。

2、教学器材:电子合成器、钢琴、黑板。

3、教学课件:威尼斯风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亚》。

教学设计:

一、设计演唱形式

听赏《(男高音独唱)录音,让学生们为这首歌设计一个新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实践活动:按照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小结:通过上节课学习《桑塔・露琪亚》这首威尼斯船歌,我们接触到了欧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们所具有的维尼斯船歌的风格和特点。(请学生回忆威尼斯船歌的特点:旋律优美,浪漫抒情,节拍以――――――为主,节奏富有摇动感。)

船歌的音乐体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们会接触到。

二、将声乐曲改编成器乐曲

船歌的体裁最早只是声乐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当地的一种民歌――barcarolle演变而来的。由于维尼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它是亚德里亚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发展。同时,威尼斯船歌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音乐文化,以它为创造素材的器乐曲也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把《桑塔・露琪亚》这首声乐曲改编成器乐曲。

(一)欣赏:

欣赏两首船歌。

1、由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编。注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请一学生说出伴奏音型并板书。如出现错误可请其他学生更正。)

2、欣赏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节拍和节奏特点。(请一学生写出节奏型。)

小结:以上两首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主奏乐器、伴奏乐器音色及典型节奏型的运用,都是为了表现乐曲抒情浪漫的特点。

(二)创作活动:

1、请学生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并板书。

2、请学生运用电脑课件,选择自己满意的主奏乐器和伴奏乐器,并谈谈自己的设想,供大家思考、讨论和评价。

3、教师小结、归纳学生的创作结果,并由一学生与教师合作,用电脑与合成器演示学生的作品,听其音响效果。

4、教师演示自己改编的作品,并分层讲解创作意图。

(1)从电脑作曲系统中调出所用的乐器音色。

(2)用调音台分段分析主奏乐器与伴奏乐器及音型的各种组合。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组合使乐曲在音色上、和声织体上都形成了对比,使这首乐曲的声音色彩更加丰富,更符合它的特点。同时,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乐曲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乐器,有演奏和声织体和伴奏音型的伴奏乐器,有单纯音色,有混合音色,而这些表现手段都是为了造成音色、力度、织体、节奏上的变化,来表现作品的情绪、风格和特点。

(3)完整地听一遍教师改编的器乐曲――《桑塔・露琪亚》。

三、拓展赏析

视频欣赏《我的太阳》意大利是歌剧之邦,到处都充溢着音乐,意大利人用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众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阳》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边听边考虑:他是谁?他的声音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怎样?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罗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我们一起努力吧!

设计意图:在同学对《桑塔露琪亚》的音乐要素、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赏《我的太阳》,让同学进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华丽和意大利人的热情,激发同学对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

最新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三

本年龄幼儿喜欢汽车较多,结合这一特点为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行此课程设计。

1.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

2.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谈话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话内容。

3.引导幼儿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激发独创性思维。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时需幼儿大胆想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与玩具若干。

2.平时丰富幼儿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教师神秘地拿出玩具大卡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出示小轿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认识的交通工具,教师按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分成若干组自由交谈交通工具的用途。

要求幼儿商量谈话次序,轮流谈话,不抢着讲,也不能光听别人讲,自己不发表意见。

教师轮流巡视指导幼儿的谈话,用插话的方法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什么工具有什么用”的话题上。

三、帮交通工具分类。

引导幼儿将交通工具分类,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黑板上划分成三类(运货、载人、特殊用途) 请幼儿操作,要求先说出其名称,再将卡片贴在对应用途的分类区。

四、谈话 未来的交通工具。

1.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想像未来的各种交通工具。

2.小结:表扬幼儿的创造性想像,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后设计更特殊、更有用的交通工具。

五、各领域渗透

科学: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及不同用途,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艺术:学习有关内容的歌舞,如:《小小交通警》(集体舞)、《大吊车》(音乐游戏),丰富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以及交通知识。

美术:启发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最新型、最特别的交通工具。

六、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了解其特征,知道其用途。

七、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放置交通工具的玩具,张贴交通工具图片,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并学习讲述。

八、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让幼儿观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条件,丰富幼儿的交通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幼儿可能是因为年龄小,自己有很好的想像,可不敢大声说出来。 因在之后的教学中多加入实物及动画,更加调动幼儿积极性。

最新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四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

教学教案心得体会精选 教案的心得体会(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