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7.15心得体会范本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孟子7.15心得体会范本一

在孟子和齐王这段经典对话中,偷换概念是他诡辩的手段。

二人对话时,孟子说到齐王的政治理想:“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认为齐王的理想,是缘木求鱼。并举小国邹国和大国楚国对垒为例,问齐王,邹国胜利还是齐国胜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楚国必定胜利。

对话是这样的:孟子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齐王曰:“楚人胜。”

接下来,孟子说:“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不可以敌众,弱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久,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小的少的弱的,自然是打不赢大的,有九个方圆千里的诸侯国,齐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齐国只是一个千里之国,要想以一个千里之国,来打败八个千里之国,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孟子偷换了概念。

前面论述的话题是,邹国和楚国的对垒,是一个国家对一个国家;而后面论述齐王不能推行“霸道”,否则会失败的时候,却是例举“八个国家的集合”对一个国家——齐国,邹国对齐国,是小国对大国,而孟子讲述的“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一”是齐国,“八个”“ 方千里者”等于“一”,二者概念完全不一样,邹国对楚国是:1对1,后面的“一服八”是1对8,这里实际是8个诸侯国之和,对一个诸侯国——齐国。

齐王忽略了8=1的差异,不知不觉进了孟子圈套。于是曰:“吾昏,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于是孟子得到了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于是开始宣传自己“王道”的政治主张!

描写孟子7.15心得体会范本二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6、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8、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9、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6、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3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3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4、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1、其进锐者,其退速。

4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3、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4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6、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47、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8、养心莫善于寡欲。

4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3、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5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8、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60、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6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62、人皆可以为尧舜。

6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6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65、尽信书,不如无书。

6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6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1、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7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4、长幼有序。——孟子

7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描写孟子7.15心得体会范本三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子》

3、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4、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孟子》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6、 君子有

孟子7.15心得体会范本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四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