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暗访专题片心得体会简短 廉洁自律警示片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廉政暗访专题片心得体会简短一
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它不是个空东西,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要锤炼好品行。一要忠诚,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在大事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任何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确保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二要感恩,要时刻不忘组织培养,常怀感念之心,常念感激之情,常报感恩之德,把感恩之心化作报恩之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做到用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信赖之心依靠组织。三要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像一棵种子一样,只有埋头,才能出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担当处事就是勇于承担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在急难险重面前,有舍我其谁的思想与理念,有一马当先的勇气和魄力,有履行责任的能力和素质,这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
要遵守党纪法规。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是我们党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一要严于自律。严于律己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用纪律条例约束自己,用先进人物激励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真正把党的政策作为生命线、法律作为高压线、纪律作为警戒线。要把自重作为立身的准则,坚定自己的信念,珍惜自己的名誉,让自己的言行一致,做一些与自己责任相符的事情。要把自警作为安身的标尺,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要有高度的警觉,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察觉,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把自励作为润身的目标,经常地鞭策和激励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斗志高昂、自强不息。二要严守他律。严守他律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和其他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永葆党员先进纯洁,最基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体现了民心所向。它关乎党的形象,决定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才由学得,德由学进,业由学成,才气是领导干部成就事业的基石。党员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即抓发展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履行职责的能力,请大家查漏补缺,努力提高,成为注重学习的先锋官、熟悉工作的政策通、素质过硬的多面手。务实求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对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不仅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事业稳健发展的需要。
本次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新廉政暗访专题片心得体会简短二
同志们:
这次在全县组织开展新任职村干部廉政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认清当前反腐形势,增强勤廉意识,履职尽责,克己奉公,带领老百姓一道发家致富。刚才,__书记对全镇村“三职”干部进行了集中廉政谈话,各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书》,村“三职”干部分别签订了《廉政保证书》,会上,还发放了我县__、__两个案例剖析材料,一会还要播放警示教育片《村干部职务犯罪警示录》。下面,就如何做个廉洁自律的村干部我讲三点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干部是党在农村的代言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政策和形象,党风廉政建设好坏更是事关发展、稳定和民心,所以,村干部要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党风廉政放在心上,把勤廉从政体现在行动上。
首先,大家要看准“风向”、把握“火候”。咱们村干部都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十九大以来谈论最多就是改革和反腐,感受最深的就是反腐败形势越来越严,力度越大越大,效果越来越好。用中央的话说就是:反腐败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也就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在这种大气候下,有的村干部还是认识不到位,或者认为村干部官微权小,九品芝麻官,别说老虎、连苍蝇都算不上,不是案件查办重点,反腐败涉及不到自己,有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想法;或者认为农村是山高皇帝远,大规模反腐一时半会到不了村一级,只要不出大格就没问题。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村一级不但会反腐败,而且力度也会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大方向,看出点火候,不要错误判断形势,自己主动往枪口上撞。
其次,大家要懂得红线是不能碰的。现在的社会还不是一片净土,处处充满了诱惑,对于村级来说,每年面对几十万上百万的各种扶贫款、救助金、转移支付等资金,以及老百姓求情办事送来的红包礼品,没有点党性原则,没有点抗腐蚀能力,很容易抵挡不住诱惑而犯错误。所以,每个村干部都必须提高政治修养,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把权力看的小点,把利益看的澹点,把责任看的重点,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和定力,看出轻与重,分清大小头,把持好自己,做人做事都有底线,才不会被蝇头小利冲昏了头脑,被灯红酒绿晃花了眼睛,做出后悔一辈子的事。
再次,大家要知道什么是害怕。老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主要是出于四种心理:无知心理。有山高皇帝远、我是农民我怕谁的想法,官不大胆大,无知者无畏,不把纪律放在眼里;侥幸心理。认为抓到的都是点背和胆大的,自己手段高明,动作隐蔽,不会出啥事;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吃喝玩乐、贪钱收礼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吃亏了;从众心理。别人收我也收,别人吃我也吃,反正很多人都这么干,法不责众。利益的诱惑是巨大的,做为村干部,如果不打消这种念头,没有纪律意识和敬畏之心,就很容易犯错误,所以大家一定要从违纪违法案例中吸取教育,警钟长鸣,引以为诫,不但心中有党,心不有民,还要心中有纪、心中有惧,千万不要以身试法、以卵击石。
中国有句俗话: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只在心中想、嘴上说,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实际成效让老百姓信服。我想大家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一是要做守纪律懂规矩的“打头人”。有经验不代表方法就对,有阅历不代表就能驾驭工作,有品德不代表就能远离腐败。作为乡村干部,在新形势下要面对越来越多新矛盾、新问题和新诱惑,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很难打开工作局面,也很容易在廉政上出问题,我们身边因为无知和党性不强而违纪,因为不懂政策法规而违法的例子就很多,为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要求,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头脑,提高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做党性强、懂政策、会工作、能自律的乡村干部。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纪条规的学习,思想跟得上组织要求,脑袋里有党纪国法,对哪些是党员干部应该干的,哪些是不能干的心里有数,这样才能看得到利益后面的风险,清楚违纪违法的后果,才不会趟雷区,越红线,办出扔了西瓜捡芝麻,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做赌注的煳涂事。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牢牢树立法治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办事,依法处理农村的各种矛盾纠纷,防止因为“法盲”而好心办坏事,小事变大事,大事变难事,甚至被告上法庭。
二是村两委班子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农村的发展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队伍关键在村两委班子,乡村两委班子关键在于“一把手”。在这方面,作为“领头雁”的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提高民主协作意识,以民主带动团结,以正直增强合力,在班子内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平等议事,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更不搞个人说算,把人心统起来,把战斗力提上去,真正把村党组织建成“战斗的堡垒”。同时,对班子成员及亲友要严格约束,该管的一定管到位,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大家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村两委成员也要摆正位置,凡事都要从全村发展和全体村民利益的大局出发,配合好主要领导工作,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少考虑自己的得失,相互间补台不拆台,添劲不添乱,搞好内部团结,合力做好村里工作。
三是要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农村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些作风粗暴、急功近利、政绩工程等“四风”问题少了很多,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农村作风建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还有很多作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乡村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对造福群众的一些好事实事不太上心,发展搞不上去,民生也解决不好,一年下来没办几件群众满意的事儿,没有尽到一名乡村干部应尽的职责;少数乡村干部还存在官僚思想,习惯当“官”,重管理轻服务,对老百姓还是高高在上,没把群众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群众办点事不是找不着人就是拖拖拉拉;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乡村干部形象就难以扭转,党员干群关系就难以改善。为此,乡村干部要提高作风意识和服务意识,多到群众中间去,多听听群众的所想所盼,把心思放到谋发展促民生上来,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脚踏实地为群众干几件实事好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一些难题,以党风带民风,以行动树形象。
四是要一碗水端平。不廉洁就没有底气,不公正就没有威信,乡村干部要想在群众中有公信力和号召力,就必须做到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在廉洁自律方面,每个乡村干部都要做人有底线,做事有规矩,不论大事小事都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在公道正派方面,只要记住四个字:处以公心,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如民政救灾、危房改造、涉农补贴、公益事业、矛盾纠纷等等都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不能搞厚此薄彼、偏亲向友,让老百姓寒心,自己也失去群众支持和信任。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情况复杂,难点较多。要抓好这项工作,既不能忽视某一个环节,也不能靠哪个部门单打独斗。为此,乡镇党委、纪委、派驻纪检组织都要主动担起责任,发挥好职能作用,统筹安排、齐心合力抓好村级党风廉政建设。
第一,要把“两个责任”扛在肩上。中纪委全会要求,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还特别强调:今年开始,尤其要突出问责。村书记一定要领会中央精神,把落实真正当回事,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说白点,作为支部书记,抓村里的党风廉政建设是你推不了的活,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底下人出事了,作为村里主要领导领导,你也脱了干系。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也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定期研究推进工作、严格执纪监督问责等方式,把村级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到位,不空转。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县乡纪委、派驻室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村主要领导进行严肃问责,情节严重或多次发生的还要追究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第二,要不放松廉政教育。事实证明,党员干部腐败堕落、违纪违法,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为此,乡镇党委必须强化村干部的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把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必学内容,利用讲党课、支部会议等形式,抓住教育重点、难点和弱点,经常对村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形势任务、党纪条规、工作作风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村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德、心中有纪。另一方面,要改进教育方式,多采取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比如收看警示教育片、进行案例剖析、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典型案例图片展、开展廉政谈心提醒等,多开展一些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不在于声势多大、载体多新,重要的是要有效果,要让廉政观念入脑入心。
第三,要用好权力管控措施。加强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要靠自律,另一方面要靠他律,通过扎紧制度和“笼子”,实行全方位监督控制和约束权力,减少滋生腐败的空间和土壤。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一套财务管理、议事决策等规范统一管用的制度体系,并突出抓好制度落实和法律法规培训,确保村干部知法懂法,按章办事,依法行政。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纪律监督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监督组织作用,让群众参与到对村组织和村干部的监督中来,逐步形成乡镇纪委、派驻室、村纪律监督组、民主理财小组等互动的立体化监督格局,全面强化对村干部和村级组织的监督管理。
第四,要全面推进民主公开。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内缺乏民主环境,一些应该召开村民议事会、党员大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村“两委”班子一研究就定了,甚至搞书记个人说了算,一些村的村务公开也不到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方面,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凡涉及农村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和农村“三资”处理等有关事项,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并受乡镇纪委、派驻室监督,决不允许搞“暗箱”操作和越权决策。各行政村要重视村务公开工作,重大事项都要按照规定全面及时进行公开,公开内容要细、要实、要全,真正让老百姓看得到,看的明白,看的及时。乡镇纪委和派驻室要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对不公开、半公开和假公开的村严肃问责,确保党员和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
第五,要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纪律法规不能是摆设,执行才是关键。要通过严格执纪和严肃问责,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纪律是一条绝对碰不得的高压线。在这方面,乡镇纪委、派驻室要发挥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主动出击,敢于碰硬,对作风漂浮粗暴、偏亲向友、庸懒散奢的村干部要及时教育纠正,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村干部要“零容忍”,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迁就。
同志们,农村的发展稳定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需要一支廉洁奉公的乡村干部队伍。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承诺,以实际行动让家乡父老乡亲放心满意!
最新廉政暗访专题片心得体会简短三
尽管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但谈到那次汇报,重庆市大渡口区区委书记卢建辉表示“有些紧张”。
2015年12月9日至10日,重庆市召开区县委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述职评议会,全市38个区县党委书记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等资料在会上进行了述职,市委领导当场逐一点评,200多名参会人员填表评议。
卢建辉感慨这是一次“大考”,“为了把职责和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区里认真开展了述责述廉,质询环节一个个‘麻辣’提问直指存在问题,就是要让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知责、明责、履责、尽责”。
重庆市委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2015年审议经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职责实施办法(试行)》,对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划定24项职责清单,列出20条具体追责情形,并把述职报告作为4项配套制度机制之一,确保履职追责到位。各区县委按照市委的要求,都开展了述责述廉,增强了落实“两个职责”的意识。
重庆市委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职责和纪委监督职责的意见》,把开展述责述廉作为配套制度加以规定。在市委的率先示范下,2015年以来,述责述廉在重庆市各级党组织中已构成常态,成为推动“两个职责”落实的有力抓手。
述什么、哪里述、谁来述,层层传导压力既有明确要求也有自发延展
今年1月22日,重庆市纪委召开四届六次全会。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重庆市6名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就上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情景在全会现场述责述廉,18名市纪委委员当场询问和质询,全体参会纪委委员现场评议,并填写了《评议意见表》。
这个场景在纪委的全会上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落实,重庆专门出台了专题报告、述责述廉、约谈、通报、检查考核等系列配套制度,并将现场述责述廉列为纪委全会的固定议题。2015年至今,已有11名市管一把手在市纪委全会上现场述责述廉。“不能只讲成绩,要突出问题导向。”重庆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怎样保证述责述廉的资料不跑调、不偏题重庆各区县结合实际细化要求。南岸区纪委提出“七必述”,即学习、研究、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景必述;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景必述;严格选拔干部情景必述;查办案和支持纪检工作情景必述;《准则》《条例》贯彻落实情景必述;个人廉洁自律情景必述;其他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情景必述。“经过具体明确的规定,保证了述责述廉报告结构合理、资料全面、问题客观、对策精准,也让质询和评议更有针对性。”南岸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蒋鹏说。
怎样做好述责述廉的时间计划和场合安排重庆各区县兼顾“规定”与“自选”。“除了区纪委全会和常委会,我们还安排区管干部在区委常委会上述责述廉。”江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周瑜泉介绍。
怎样把压力层层传导,强化职责担当重庆不断扩大干部参与面,经过现场述责述廉、书面述责述廉等不一样形式,让干部随时处于“应考”状态,不断增强职责意识。在今年的市纪委全会上,“上台”述责述廉的市管干部,除了区县和市级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之外,还增加了区政府和国企、高校党组织负责人,实现了领域全覆盖。在巴南区,纪检监察干部述责述廉模式也有了创新:将区纪委副书记、常委列为必述人员,同时会上随机抽取部分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临时应考”,这样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既作为述责述廉对象理解质询,又对其他述责述廉人员进行质询,实现了“双向互评”。这种严防“灯下黑”的举措赢得了许多点赞。
有调研、有质询、有评议,“辣味”“点穴”既有问题导向也有结果运用“询问和质询的问题越来越有针对性,也越来越有‘辣味’。”这是今年年初重庆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留给很多人的共同印象。资料既有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如隐形“四风”、窗口单位少数人员收受红包、理解吃请、态度生冷等,又有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如怎样解决好公车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等。“调研为现场质询和评议供给了全面真实、生动鲜活的一手素材。”重庆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如何避免暗箱操作”在今年2月南岸区纪委全会上,当区纪委委员王勇向区教委负责人进行述责述廉质询时,不少人都感觉问题“戳”到了“痛点”。“问题的确定来自事先的走访调研。”王勇告诉记者,今年1月,全区23名纪委委员分成了4个组,经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区管班子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情景全面了解、收集问题。“有了调研,再结合现场情景,质询提问的针对性就会更强。”王勇说,评议环节提出的意见提议,如扩大群众意见的征求面等,已被区教委采纳。
问题导向突出,结果运用也要跟上。两年多来,南岸区共组织186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述责述廉,并先后对测评排行靠后的2名局长、1名镇长进行了廉政约谈。而来自重庆市纪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共查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追究案件225件,处理224人,其中党纪处分41人,政纪处分10人,组织处理212人。
在重庆各区县党委书记中,渝中区区委书记唐英瑜是第一个站上市纪委全会主席台述责述廉的。“对渝中区此前查处的园林系统系列案件,区分管领导有无职责,如何处理”应对现场质询环节这个有些“犀利”的问题,唐英瑜没有回避:“园林系统相关领导免职处理,区分管领导和纪委负责人在常委会上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深剖原因,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全区党员干部。”
为强化压力传导,破解担当不够的问题,2015年7月和12月,渝中区区级领导两次对全区73个单位、360余名区管干部落实“两个职责”履职尽责情景开展专项督查,敲警钟、提要求,对出现问题的6个区管班子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考核“一票否决”。
做得好、说得好、改得好,廉政风险防范既有充分认识也有实际效果
接到要在市纪委全会上述责述廉的通知后,重庆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林进行了认真准备。“做的事情是基础,事情没做好肯定也说不好。”他告诉记者,地税局党组把2015年确定为落实“两个职责”主题年,全年全系统排查并整改执法、廉政风险问题2134个。
对于在区委全委会上的述责述廉,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范明义给自我打了80分,“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岗位职责更清晰了,工作重点更明确了。”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干。述责述廉开展以来,重庆注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把廉政风险防范融入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职责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市交委对机关17个处室权力运行关节点、内部管理风险点进行排查,共排查出风险点491个,规范流程81项,制定措施429项,并编制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
“要想‘一把手’在台上说得好,就要大家一齐在台下做得好。”南岸区房管局纪委书记李力说,此刻每位班子成员对自我分管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都高度重视,推出了不少有效举措,“如征收工作,过去对装修的赔偿标准从100元到500元没细分,人为因素掺杂其间,此刻细化标准严格打表,同时建立了具体工作人员的廉政档案。”
廉政暗访专题片心得体会简短 廉洁自律警示片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