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 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一点(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一
我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生物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生物研究的生物学爱好者,学习中尽量采用分散记忆,避免在考前突击,这样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有必要的话将采用小组式的学习、讨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部完成会考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五、联赛辅导
要深入总结、探索优秀生、特长生培养的路子,构建适应优秀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搞好优秀生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加强优秀生衔接教育,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健全各级各类联赛体系,以赛促练,赛练结合,鼓励优秀生拔尖、冒尖。
主题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本学期的几组探究实验训练学生通过探究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设计营养午餐,运用所学的合理营养的知识帮助家长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的情感.
利用显微镜观察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反应速度的测试等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在探究实验中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手机和分析资料等一般技能外,要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
3、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4、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6、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7、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一个环节.
主题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三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酶的专一性
教师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此实验,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说明生物体内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近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物质。如二肽酶能水解任意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所以,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提问:酶所催化的反应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呢?
探究二:温度和ph值对酶活动的影响
1、实验分组和实验材料的选择
将学生分组,两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另两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对酶材料进行选择。向学生展示α—淀粉酶(工业用酶,适宜温度60℃),还有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提问:肝脏研磨液里主要包含那种酶?
问:如果选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合适不合适?
教师补充:如果我们在实验中设置高温条件,温度不仅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还会对化学反应本身的速率产生影响。这样的实验设计就不够严密。建议用α—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对要探究的问题做出假设。
指出:控制好变量对于设计一个严谨的、可行性强的实验来说尤为重要。在大屏幕上列出思考问题:
(1)你所设计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
(2)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反映因变量的指标是?如何对其指标进行检测?
(3)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进行控制?
应遵循的原则: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
2、实验方案设计和讨论
在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总结出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设计,将方案展示如下:
温度组:
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3,4,5和6。
⑵向1~3号试管中各加入1mlα—淀粉酶溶液,向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⑶将1号和4号试管放入0℃冰水浴中,2号和5号试管放入60℃水浴中,3号和6号试管放入100℃沸水浴中,均保温5分钟。
⑷分别将置于相同温度下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均匀,仍然分别在0℃、60℃、100℃条件下保温,让混合液反应5分钟。
⑸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取出,分别加入等量碘液,震荡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是否变蓝及变蓝程度,记录下来。
ph组:
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3,4,5和6。
⑵向1~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肝脏研磨液,向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h2o2溶液。
⑶向1号和4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5%的naoh溶液,向2号和5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蒸馏水,向3号和6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5%的盐酸溶液,静置2分钟。
⑷分别将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试管中的溶液混合,震荡,观察混合后的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和气泡生成量的多少,记录。
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原因。如:
①试剂量取、混合等实验步骤操作是否规范;
②在先后取不同试剂时,量筒有无清洗干净;
③在酶与底物混合后,有无在与混合前相同的条件下给予充分的反应时间。等等。
4、得出结论
每种酶都有发挥自己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当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酶的活性都会下降,且高温可以使酶永久失活,ph过酸或者是过碱,酶的活性也都会下降。
5、拓展延伸:如果给一个未知的酶,如何测定它发挥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一、酶的专一性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这节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设计的。笔者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究实验,一个是实验
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 生物倒数心得体会简短一点(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