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追悼词 去逝老人追悼词(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老人去世追悼词(精)一
梅花欢喜漫天雪,捷报飞传又是春。喜悦伴着艰辛,成功伴着奋进,渴望激励进取,我们不知不觉地即将走进**年,值此岁序更迭,万象更新之际,我谨代表海管理区党总支和管理区向关心、理解和支持管理区生产建设的全体职工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年即将过去了,一年来,我们海管理区的全体职工,以海洋采油厂的生产大局为重,以胜利海洋石油的发展为重,舍小家,顾大家,继承和发扬着胜利石油人不畏艰难,创新发展的优良传统,克服油井管理难度大(为什么难,海上有的油井类型海三都有),油藏地质分布多样(海上有的油藏类型海三都有),生产管理区域广阔(海三管理的区域遍及埕岛油田,外加垦东新北油田),海况气象复杂恶劣,安全环保压力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生产管理,开展科技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制约生产的困难,圆满的完成了采油厂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全年实现生产原油51.3万吨,生产天然气6500万方(日产气量占胜利油田总气量的1/6),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上级要求,涌现出一大批管理局和采油厂先进集体和个人,管理区也被评为油田文明建设先进三级单位。骄人的成绩饱含着我们全体干部和职工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开拓进取,勇挑重担,为胜利石油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家属同志们,可以无愧的说,我们是值得你们骄傲和自豪的!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他离不开你们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支持,他饱含着你们无限的希望和深情的寄托,那一个个矗立在渤海岸边的平台构筑起一座钢铁丰碑,验证了、验证着我们共同的奉献。我们知道我们欠帐太多,节日里把孤独留给你们,深夜里让冷寂伴着你们,家庭的重担甩给了你们,老人和孩子都由你们照顾,太多太多,欠你们的太多,多少次的许诺都成了一纸空文,多少次的欢欣只让你们在梦里遇见。但我们始终坚信着、感谢着你们的理解,理解我们为工作所付出的一切。虽然没有军功章,也没有华丽的词语,我们会把你们的好深深烙在心理,会以更大的成绩回报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一年来为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在此,真诚的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了!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我们强烈的意识到,在中石化集团和油田分公司改革日趋深入的情况下,只有企业日益壮大,员工的利益才有保障,作为海洋采油人,作为海管理区的员工,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识大体,顾大局,坚持为海油拼搏,为胜利超越的企业精神,坚持团结务实、安全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区整体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管理区的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依然需要你们的理解、你们的支持、你们的奉贤。我们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最新老人去世追悼词(精)二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圣地亚哥
《老人与海》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创作,它彰显了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在读完它后,我有诸多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已经连续84天没捕到鱼了,一个跟随他学习捕鱼的男孩也离开了他,就这样,老人孤身一人又一次出海。苍天不负有心人,老人在第85天时遇到一条1500磅重的大马哈鱼,他明知自己的力量已不如从前,却还是拼命与大马哈鱼周旋,在经过两天无休止的挣扎后,老人终于制服了大马哈鱼,并把它挂在船头返回。然而,大量的鲨鱼被血腥味引来,在经过了多场较量后,老人失去了武器,被迫与鲨鱼肉搏,他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最后,老人在昏迷状态下回到了港湾,当人们看到船上巨大的鱼骨时,无不佩服老人的意志。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使我身处困境时不再彷徨。记得,那是一次校运会,在同学们的推荐下我成为了运动员,当我再一次走上跑道,往日受过的伤使我恐慌,我在跑道上来回踱步,冷汗浸湿了我的衣服,寒风刮走了我的坚强。我听到有人在大口地喘气,最后我才发现这声音是我自己发出的。
这时,我绝望地在心中呐喊:我想弃权!就算会遭到同学的谩骂和家长的责备,但那也总比肉体受伤好呀!难道上次受伤留下的后遗症还没有给自己长教训吗?
可就在这时,我眼前突然浮现出圣地亚哥独自在小木船上,为了守护自己的荣誉而与鲨鱼搏斗的画面。是啊,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我连忙调整好状态,在枪响后,奋力奔向了那代表成功的红线。
《老人与海》,这本给我深远启迪的书,我反复品读它,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最新老人去世追悼词(精)三
一、调查对象
居住在本社区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措施,加强城镇空巢家庭困难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
对辖区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和入户调查。
四、调查结果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的占多数。本次调查对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7.5%,女性1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2.5%;60-69岁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9.2%,70岁以上1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0.8%,其中80岁以上的6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单位的,生活来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数。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单位的20人,占83.3%,无工作单位的4人,占16.7%;以领取退休金为生活来源的20人,占83.3%,靠社会救助的2人,占8.3%,靠其它生活来源的2人,占8.3%。无一人靠子女资助。
(3)小学及中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在被调查中,文盲1人,仅占4.2%,小学11人,占45.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专1人,占4.2%。
(4)身体状况及生活能力。在被调查的24位老人中,身体健康的有15人,占62.5%,一般的5人,占20.8%,两项合计20人,占83.3%,身体差的4人,占16.7%;生活能自理的19人,占79.2%,身体不好的5人,占20.8%,其中有两位的眼睛残疾,视力相当低,生活难自理;
(5)子女状况及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状况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9.2%,良好的10人,占41.7%。无子女的2人,占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别处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见,“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或子女长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帮助:在被问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认为无急需解决的问题,有20.8%的老人,急需解决生活、就医等各种问题。
2、出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考虑,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与儿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过集体生活。
五、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这种照料应该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照料,二是组织照料。调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几乎都没有得到自己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组织机构、设施、人员等因素,导致关照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组织照料还做得不够。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不仅是空巢老人的热切期盼,也是许多老龄工作者和城镇基层工作者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六、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们价值观改变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让人忧心,亟待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在调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体特别不好,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只靠低保维持生活,且身体不好,视力差,他们非常期望政府、社会组织的关怀,所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可以适度缓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医压力。
(二)处理好居家养老及社会养老的关系。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养老方式是现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几千年文化习俗的影响,目前我们应该推崇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要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如建房时首先要考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给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加休假期等。在社会养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强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外,还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构建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数据库。将社区60岁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齐全、资料齐备、一人一档的数据库。二是构筑空巢老人关爱服务网络。通过组建空巢老人关爱服务队、开展“空巢老人关爱结对”活动,互助服务活动、抓好日常生活服务工作等,灵活开展关爱服务工作。三是完善帮困救助体系。整合各种帮困资源,为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帮助,坚持做到“重大节日面上帮、特困
老人去世追悼词 去逝老人追悼词(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