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新环境怎么写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500字(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新校园新环境怎么写一
大家好!
作为南开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任,现在,我宣布:
根据xx年6月23日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决定,授予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系、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经管法试点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药学院、泰达学院的2805名本科毕业生,南开大学学士学位。祝贺你们!
同学们,在表达祝贺的同时,我还要特别向你们表示感谢。xx年,当我来到南开大学,你们是我迎进门的第一届学生。4年之后你们毕业了,而我这个校长还没“毕业”,还要不断努力做一名称职、能够受你们信任和欢迎的校长。
过去的4年,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经历。我们都在想办法让教书的安心把书教好,让读书的安心把书读好,让食堂把菜炒好,让我们的南开更好。我还记得你们给我打来的电话,发来的邮件,座谈会上的提问,还有贴在“我爱南开”上的留言。你们给我这个新校长出了很多主意,有的是客气的,也许有的是不客气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珍贵的。就这样,我们一起变成了南开人,那种见到“河南开封”都会首先念出“南开”这两个字的南开人。
此刻,站在这里,我有很多感言想要送给你们,最先想到的,是张伯苓老校长在那篇《对于南开校友的展望》当中说到的:“我希望我们南开的校友一齐燃烧起来,做事‘不自私’、‘肯为公’、‘持之以诚’、‘继之以勇’,努力于有益国家的事业!”
我希望今天的毕业生能够记住这句话,记住开学典礼时就讲过的“公”、“能”二字,为了这个民族的复兴,去“燃烧”你自己。
去年,南开大学建校90周年,到学校对大家发表讲话,希望我们“坚持走南开的道路,坚持发扬南开的品格,坚持南开的精神”。
温说:“南开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楚。”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一段南开生活的结束之日,也正是你们把个人命运同民族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开始之日。
你们不能松懈。因为世上仍有饥饿、战争、伤痛、失学,因为中华民族仍未实现伟大复兴,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不会停止。
你们仍要进步。因为虽然在南开的本科学业已经结束,但新的学习刚刚开始。“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今天,我们庆祝你们从这个校园毕业了,我们也祝愿你们此后的人生没有不及格——因为“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在这里,我恋恋不舍地为你们送别。
我知道,南开留给你的不会只是光荣和快乐,一定也会有委屈和苦恼。但我相信,以后你会越来越想念新开湖畔的梧桐、图书馆前的灯影、马蹄湖里的荷花、大中路上的白杨,那是一种家的感觉。想家的时候,就常回家看看,不要跟家里断了联系。
亲爱的新校友们,请记得,南开的品格因你们而发扬光大,南开的精神因你们而生生不息!
90多年了,南开大学一直在这里。从1920xx年至今,南开录取过90届学生,总数不足16万人。但南开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表现。今天,我不再重复历届校友中的那些熟悉的名字,将来,你也是其中的一个!
加油吧,我亲爱的学生们。让我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最新新校园新环境怎么写二
尊敬的领导、各位教职工:
本人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学校行政工作,协助书记党委工作。,在、市的和省教育厅的下,以精神为指针,科学发展观,市五届*四次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支持医专申办本科院校”的精神,在班长的带领下,和班子团结一心,理解,支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条件,内涵建设,扎实办好名副其实的专科学校,申办本科院校,学校发展,圆满了任务。现述职述廉:
一、教育教学质量,办学
1.“申本”工作。
“申本”工作是**市工作,年初,在、市的支持下,教育部申办本科院校标准,我和班子一道带领全校教工筹备,内涵建设,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等已申办条件。新校区征地910亩已获省批文,正在办理征地手续;新校区一期规划、设计建筑图纸审查工作完毕;向银行分行申请贷款1.46亿元,市、学校融投资6000万元已;消防审查正在。工程监理招标已,市已将新校区工程施工纳入**市城市建设与中建七合作项目之中,工程建设合作模式bt模式,计划月底前开工。
2.办学条件。
在抓新校区建设的,了老校区4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大楼和1.2万平方米两栋学生宿舍楼建设,总投入近8000万元。已建成并于9月投入使用;新购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现仪器设备总值5500余万元,注重医学基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标本条件和都有,是“生命科学馆”收藏标本1500多件,全省一流;新增图书17万册,现有图书83万册。地了办学条件,了教科研需要。
3.“人才强校”战略。
我和学校班子“申本”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人才引进和培养。转评、晋升中、高级职称110人,副教授24人,全校教授、副教授人员达105人,提前一年“百名教授工程”。共引进硕士生和副高职称33名。师资队伍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55人,“双师素质”教师77人;59人攻读在职硕士生,派送教师外出培训、进修255人。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科研工作。
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和学校人才培养、行业基层需求,带领教学管理团队“校院(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临床专业“1 2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临床专业学生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年在教学医院、附属医院教学、实验实训,年在各实习医院实习,最后月卫生院实习,为卫生院和毕业生就业双选搭建平台。是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体现。
护理专业创建并被省教育厅定为河南省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创建并被省教育厅定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厅教学获奖9项,省级2项。获省级规划课题2项,获批市厅级科研、教改项目19项,获市厅级科技奖励41项,发表论文518篇,核心期刊136篇。在医学会公布的全国42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上排名。
5.就业机制,基层就业率。
的就业工作思路是把健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就业结构工作。主题、内容、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拓就业市场,已与26家县市卫生局、320余家用人稳定的用人合作关系;就业渠道,举办大型招聘会3场和专场招聘会15场,就业岗位3700余个;与5家医学类兄弟院校结业联盟,就业信息共享;就业服务,就业,毕业生就业教育贯穿三年教育全过程,对就业学生有性地“一对一”就业和帮扶,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5.26%
新校园新环境怎么写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500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