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记者工作总结(1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4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记者工作总结篇一

我是一名房产新闻部记者,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做好记者工作,必须要有扎实业务知识水平。为此,我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新闻记者工作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老记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能够按报社和房产新闻部的要求认真做好自己的记者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深刻知道要做好记者工作,写出好的新闻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自己初出茅门,实践经验不丰富,困难就更大。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刻苦勤奋工作,努力干出工作成绩来。我现在是专职房地产新闻记者,每星期做一期专题,负责新闻采写和报道工作。我认真跟着老记者做,老记者分配给我做那部分,我就按照老记者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做完了反复看,确保符合老记者的要求。进入报社3个多月来,我已完成x期专题,质量还可以,赢得老记者的肯定与读者的满意。

纵观3个多月的记者工作,我认真努力工作,虽然完成了房产新闻部的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把握新闻点不够灵敏,捕捉市场现象不够及时;日常采访能够主动积极跑,但对问题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比如:

我上班后参与的第一期选题是售楼部的战争,楼盘出现联合代理现象,销售员为了抢客,引发战争等一系列的利益冲突,这些表面现象我看到了,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何解决这些利益冲突,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自己缺乏深入思考,找不出原因。除此外,自己稿件撰写方面还不够严谨,有时存在粗枝大叶的毛病;这些存在的不足问题都应该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20xx年,我一是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自己工作业务能力,努力按照报社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自己的记者工作。二是要刻苦钻研、深入思考,能够正确把握新闻点,捕捉市场现象,写出有深度、深受读者喜爱的稿件来。三是提高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在撰写稿件时,杜绝粗枝大叶毛病,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确保稿件的质量。

20xx年过去了,进入新的20xx年里,我要振奋工作精神,鼓足工作干劲,在报社和房产新闻部的正确领导下,更加刻苦勤奋,更加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撰写的稿件质量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获得读者的肯定与满意。

记者工作总结篇二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去年此时写年终工作总结时,我的心情有多么沮丧和沉重。如果说去年年终我能总结的更多是工作中失败的教训的话,我回想今年的工作,总算是有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了。就我个人而言,今年工作中感受最深、思考最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中,独家与抢先的报道已经是非常的不易与偶然,但这样的报道体验带给人的兴奋感和成就感仍然无可替代。所以今年几次阴差阳错的独家与抢先报道的经验,留给我很多的感受和思考。

今年在我的报道领域中称得上独家与抢先报道的有,《国资委首批指定产交所名单确定京津沪吐纳数万亿中央国资》、《奥运项目建设经受钢价震荡考验》、《钢价暴跌急召40余家企业进京安抚》、《国资委管人年龄设限央企负责人60岁退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紧急待批》、《率先投融资改革“北京模式”亮相》、《国资委:肯定方向检查国企改制》与《价格联动倒计时煤电宿怨得解?》。

这些报道大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区别分析:

第一类是《国资委确定产交所》、《央企负责人60岁退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与《煤电联动》这几篇。

这类报道是属于那种大家都一直非常关注它的进展、在等待它的结果,而我们先于别人得到了结果或者更核心的内容,然后掌握主动权抢先报道的事件。在这一类报道中,我觉得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国资委确定产交所》的稿子,而其他几篇都不尽如人意。

国资委终于确定三家指定产交所的消息,是我非常偶然、非常凑巧在一次去国资委新闻处长的办公室时获知的,当时已经是星期四的下午。我赶回报社跟主任、编辑商量后,赶紧开始联络采访。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但得益于一直以来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追踪(因为早在去年底国资委就称会优选几家作为央企国资转让的指定交易场所)、以及对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这一领域与产权交易所的现状和问题的了解,使我在采访时非常的顺利和高效,很方便就完成了对几个相关方的电话采访,尤其是对这一事件一直抱否定态度的业内人士和专家的观点和理由。所以连夜就完成了针对这一大家都拭目以待的重大事件的一篇既有独家的新闻事实、又有分析和解读的近4000字的深度报道。

次周,很多相关媒体都随后报道了这一消息,但我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以我们这篇报道为消息源与素材来源而做的,并没有更多更新的东西,因为直到最后,国资委都没有公开发布这个消息,也没有公布那两份相关的文件,只直接下发给三家产交所而已。所以我们的报道就成为最圆满的一篇,既抢到了第一时间,又在第一时间将这个事件报道的足够完备和充分。

这篇报道在报社获得了认可,也为我日后在产交所、产权领域的报道工作赢得了许多便利。直到很久以后,我还在不同场合听到产交所的人、以及其他媒体同行对我们这篇报道的赞扬。

但我们在《央企负责人60岁退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与《煤电价格联动》这几篇同类型的报道上,都有很大的缺憾。这三件事情当时都是正处风口浪尖的舆论焦点:国资委突然连续罢免了包括三九老总赵新先在内的几家大型知名国企的一把手;夏季将近,媒体爆出电监会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一份今夏全国出现大面积停电的《应急预案》,正等待批准;发改委高官很早就承诺,年内一定会完成对煤电价格的改革方案。

这几件事情无疑都是我们的报道领域之内非常重大的新闻事件,也都是业内瞩目的焦点。主任在这时的意见非常明确:我们应该努力获得更多更核心的信息来做这几件事情的报道,如果我们的报道不能提供比别家媒体更多的信息,如果我们不能获知国资委罢免高官的真实考虑、如果我们不知道《应急预案》和《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具体内容,我们就不必要做这个报道了,因为那样即使勉强做出来,也只会湮没在其他类似的连篇累牍的报道里面,对读者而言毫无价值。所以当时我的工作重点首要放在争取获得选题的核心事实和内容上。

结果我们也确实获得了这些东西。我在国资委的内部会议上无意中得到了《央企负责人的管理办法》,这就是他们近来罢免高官的依据;我们还从电监会得到了《应急预案》与《煤电价格联动》的具体文件。

但是我们后来的报道却并没有做得很好,最后完成的稿子都有两个很大的缺点:一个是文章写的枯燥干涩,很不好看;一个是文章并没有凸现出我们获得的独家信息的价值,我们千辛万苦获得的核心材料都是支离破碎的呈现在文章当中的。

总结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在这样的报道中,都要非常注意保护为我们提供机密信息的人。既不能透露信息来源,又不能在稿子中显出我们已经看到重要文件的事实,我们只能在稿子中装出我们也只是无意中从知情人处获知了只言片语的信息而已,这样我们稿子的价值就被大打折扣了;其次是因为,我们在这几件事情所涉及领域的深入程度、了解程度都非常不够,所以我们即使获知了这些领域的重大事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事件有通盘与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这就造成我们在联络一些采访时的低效率,因为之前没有累积起码的采访资源,也造成我们写稿时的窘迫和勉强。于是就使得文章最后成为一篇非常不如意的稿子,虽然其实我们为这篇稿子付出了非常艰难的努力、虽然我们原本是掌握了更多报道的信息优势的,但全都没在我们的报道体现出来。非常让人懊恼,非常让人遗憾,因为这样能获得一些独家信息的机会非常非常少。

这几篇报道虽然都在报社内部被批评,但事后也获得了一些与这几件事情密切相关的人的认可,比如,《央企负责人60岁退休》的稿子,我接到陌生读者的电话,问能否从我这儿获得更多的信息,说他和他的很多关心此事的朋友沟通,觉得我的报道还隐含了很多的信息。而《煤电价格联动》的稿子,以我们报社内部的标准认为写的非常不好看。但次周我们看到《华尔街日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都做了这个报道,但他们都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也都没有写的更好,而且他们的报道中还有从我的稿子里获取信息的影子。可见,从报社内部的标准而言,我们的自我要求非常高,这样的报道并不能令我们满意,但追求核心信息的目标使得我们的报道较之其他媒体还是更优些的。

第二类也属我们独家报道的有《奥运项目经受钢价震荡》、《钢价暴跌急召安抚》与《投融资体制改革“北京模式”》的稿子。这些话题虽然都不在当时的舆论中心,但其实是非常重要重大却还未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事件,我们于是在无意获知后优先做了报道。我认为其中比较成功的是《钢价暴跌》的稿子,非常糟糕的是《投融资体制改革“北京模式”》。

《钢价暴跌》也是在我们抢先报道后,其他媒体才跟风报道此事的。他们的报道里也有很多我们这篇报道的影子。其实我们的这篇报道也非常偶然,也是对一个行业持续跟踪中的意外收获。我是在就焦炭出口的报道做采访时,得到之前一段时间的钢价飚升,致使奥运项目的承包商成本大增向政府叫苦,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因此专门前去钢铁工业协会请求帮助的消息,于是次周我们就做了《奥运项目经受钢价震荡》的稿子,同时又是在这个报道的采访中,我听说了钢价在宏观调控中价格从之前的暴涨突然转为暴跌的形势、以及国务院授意钢铁工业协会出面安抚钢铁企业的紧急会议。于是我们就刚好非常及时地独家抢先做了报道,而且因为之前在煤电油运、钢铁、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报道积累和采访资源的储备,都使得这个报道在我们得知消息后很短的时间内能做的比较充分。

而《投融资体制改革“北京模式”》的报道,我们也是在其他的采访中顺带获知的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但因为对这一牵扯很多因素的庞杂改革的认识不够透彻,也使得我们虽然占有先机,但最后成稿的效果却不甚理想。

所以,总结《国资委确定产交所》、《钢价暴跌》的成功,与其他几篇同类报道的失败,以及报社的要求与读者的评价,我觉得在独家选题的来源、以及这类报道的操作上给我们了几个很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想独家和抢先的报道对一份周报而言虽然不易,却并非完全不可能,它仍然是个非常值得追求、也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而我觉得今年的这些报道经验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保持高数量的采访是获得高数量与高质量选题的前提。

虽然我们获得独家的消息更多都是出于阴差阳错的偶然,也并不是大量的采访就一定能收获独家的新闻。但记者如果不走出去、在各种场合、跟各种人交流沟通,而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通过网络了解

2023年记者工作总结(13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