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家心得体会 公司如家心得体会总结(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公司如家心得体会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下面我代表**镇党委做述职报告。
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镇党委政府的全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加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密切配合,全面完成了我镇“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展开、起好步,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经济是乡镇党委工作的第一要务。五年来,**镇党委做到突出了“粮食生产”一个重点;达到了“执政能力、干部素质”两个提升;实现了“人均收入、财政收入、项目建设”的三大目标;发展了“畜禽业、白酒业、食用菌业、旅游业”四大产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发展镇域经济,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6.02 亿元,2010年到达7.4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 2.五年来,全口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为551万元,2010年达到 1159 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2%;
1 3.人均收入:2006年为4500元
2010年为7480元,平均每年递增10 %。
全面抓好粮食生产是其它各业发展的基础。五年来在指导粮食生产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本地水源充沛、土质肥沃的优势发展粮食生产。并采取“计划落实;早备耕、早深松;科学技术培训、科学调整结构、科学指导生产”的“一计两早三科学”的方法指导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使我镇的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2010年粮食单产达到11,066公斤/公顷,总产突破13.8万吨。今年如果“天公作美”不涨洪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五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在畜禽业发展上,以兴建“健康牧业小区”为契机,始终坚持:“规模发展,特色养殖,强化服务”的原则。来发展牧业小区和养殖大户。五年来共兴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0处,总投资达1500万元。由于基础设施的加强,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全镇生猪年出栏达 11.6万头;肉食鸡出栏30万只;黄牛存栏4万头;家禽存栏102万只。通过畜禽业的规模发展实现牧业强镇的目标。
民营经济在我镇发展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臵。并且在增 加收入中占1/3的份额。五年来为了将丰富的粮食资源通过
2 转化产生的效益,我们借助**市打造“中国北方酒业基地”的战略契机,大力发展白酒业。“久香酒”和“古榆坊”两个品牌已经驰名省内外。全镇8家酒厂白酒年生产能力达1400万吨,年转化玉米30,000吨、生产糟料63,000吨、育肥牛达8660头、安臵剩余劳动力450余人,实现收入6200万元,人均增收达1200元。现在全镇还有大型机砖厂3家,大型采沙厂7家,民营企业发展到56家,个体工商业户达480家,民营经济在我镇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年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主进行招商。我们党委班子利用多种渠道,采取上门招商、能人引商、朋友亲商、部门连商等多种途径共实现招商项目达25项。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7项、旅游业开发2项、饮水工程4项、改善办学条件10项、路桥修建12处,总投资达6900万元;现在老干江强排站,在镇党委的努力下投资近4000万元的项目已经在省水利厅立项,2011年下半年有望开工建设。据统计,五年来我镇招商引资的总金额达 3.5亿元。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全镇现有2.6万劳动力,每年转移劳动力1.9万人左右,人均收入达6500元以上。
五年来,在园艺特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以特色经济作物
3 为龙头,建设有区域特色、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产品基地,结止到现在我们共发展3处特色基地:
公司分东、西两个厂区,占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现建成大棚50多栋,年产食用菌3000吨,利润达100余万元。
现在腰围村发展绿色稻米180公顷,主要产品有:稻花香1号、粘稻米、黑稻米3个品种。
周家村马铃薯种植150多公顷;夏家村中晚熟豆角160多公顷;茧绸村种植甜瓜达240公顷。
在全面抓好经济建设的硬性指标和重点任务的同时,**镇党委时刻关注、关怀全镇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五年来突出抓好关注民生四件大事:
第一件,全力抓好以抗洪抢险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家都知道2010年7月28日至8月28日近30余天的时间里,我们全镇三级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日夜奋战在全长22.6公里的松花江大堤上。之所以未发生溃堤和人员伤亡,主要原因:一是市镇各级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做到物资到位,水未来先叠坝;二是积极修建水利工程和设施;三是各级干部责任心强。因此汛后市委领导总结说:“大堤安然无恙,
4 防线固若金汤”。
第二件,以“村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五年来,我镇在“创建省级”卫生城镇建设当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省市级参评村整体达标,省级样板村五年共投入资金 450 万元,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市级样板村**村总投入 115 万元进行新修路面、路边沟和绿化、美化。全镇通过环境卫生的综合整修,新农村面貌明显提高。
第三件,以“村村通”为主要内容的镇村道路标准显著提高。五年来,全镇共铺设水泥路120华里,总投资3600万元,共修桥12处,总投资500万元;新上安全饮用水8处,总投资450万元;改善桥舍17座,总投资760万元。
第四件,以“泥草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居建设。五年来,全镇共改造泥草房达1232 户,得到上级补贴计369万元 ;改造水毁房屋45户,投资90万元;同时帮助特困群众办理低保,保障了特困户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在全面做好“保增长、保民生”的基础上,我镇党委更注重做好“保稳定”工作:
五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达45起,均给予妥善处理;
五年来,我们采取各种形式认真开展普法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司法所被吉林省评为
5 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镇派出所共破获治安案件949起,破获刑事案件 135起,抓捕网上逃犯54 名,刑事拘留 106 人。通过严厉打击,震慑了犯罪分子,教育了不法分子,维护了社会安定和稳定。
执政能力逐步提高
五年来,镇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富民为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年来,镇党委借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不断创新学习机制,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素质作风建设,逐步优化干部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干部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一是抓班子成员的集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建立和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四全会精神以及党在各个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抓思想作风建
6 设,树立良好干部形象。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展了“学、做、创”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各种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遵守集体领导、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强抓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着重加强领导干部民主集中制教育,努力增强领导班子讲党性、顾大局、重团结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肃党的纪律,思想上与党保持的高度一致。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服从部署、听从指挥、行动一致、集体负责的原则。坚持制度管人,制度议事,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加强了班子成员的沟通,增进班子成员团结,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五年来,镇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整顿,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不断强化党的
7 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开展调查研究,认真部署落实。按照“学、做、创”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摸底排查,广泛征求意见,专题召开组织生活会,抓好党员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竭力在深入解放思想、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做到党员素质得提高、突出问题得解决、机制体制有创新、科学发展有促进。二是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五年来,利用全镇10个远程教学点,共组织学教活动120场次,参加的党员干部群众5000人次,通过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党员管理
公司如家心得体会 公司如家心得体会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