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打桩心得体会总结 公路打桩心得体会总结范文(四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公路打桩心得体会总结一
庙垭乡位于万源市西南部,辖5个村36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社区,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辖区内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建设十分困难。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万源市委办公室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源市村道公路民主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万委办发[20xx]41号)文件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法,充分依靠群众,发挥群众在村道公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有力有序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庙垭乡现有农村公路31条,总里程106公里。村、社公路已硬化共有39公里:其中云程村、火峰村9公里已于20xx年完成;尖山村4公里已于20xx年完成硬化,礼壶村2.6公里于20xx年完成硬化。名扬村村道公路(袁家坝至场镇)11.537公里已于20xx年6月开始动工修建,现一标段路面拓宽、平整结束,堡坎修砌已完成;礼壶村2.4公里村道路工程正在拟建中。
为充分依靠群众,发挥群众在村道公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乡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法,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事委员会、张贴宣传栏、进村入户、逐家走访、干部包户等多种方式,动员各方力量,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村道公路建设中来。
自村道公路建设以来,为抢抓机遇,按照“村民自愿、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多次召开村社干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制定了《村道公路硬化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以名扬村村道公路(袁家坝至场镇)工程为示范引导,带动全乡其它村道公路建设。
道路硬化工程属民生工程,是村民最敏感、最关心的事,为保证财尽其用、群众满意、道路畅通,规划建设始终坚持科学性、民主性、适宜性,认真贯彻落实市两办关于印发《万源市村道公路民主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万委办发〔20xx〕41号)文件和乡镇示范村道路建设情况(万委督办〔20xx〕27号)文件的指示精神。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道路整体建设规划、质量技术标准、水泥、钢材、砂石、建材等资质标准和整体工程造价的议定,由村民召开大会进行民主决策。二是工程竞标议标上公开透明,建设队伍选择由村民自己定夺,自觉接受镇纪检监察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杜绝了各级领导干部间接参与工程承包的现象,实现了群众满意、道路工程建设零上访和零信访。
为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在积极配合上级质监部门对工程建设监督情况下,各村村民自主选择了办事公道、正义感强的村民进入质量监督小组担任质量监督员,在建设过程中严把三道关口:一是建筑材料采购回场地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二是拌料场地有质量监督小组人员长期监督配料;三是路面上有质量监督小组人员长期监督施工。目前,各村公路建设质量达到优良,村民积极拥护、心服口服、赞不绝口。
公路集资款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理财小组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专用账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支付公路承包款时,坚持按合同付款方式执行,经村委会和村民议事委员会签字,理财小组才能支付,否则,会计不得入账、谁支谁负责。所有账务实行了公开、透明,随时向村民公布,并随时接受村民监督。
为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使用效益和交通安全,各村在工程竣工后,由村委会向市交通局和镇政府提出验收申请,交通运输局组织质量监督组、镇政府工作人员、村民质量监督组和群众代表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在村道公路管理上,各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制定《村道公路养护制度》,强化养护管理、筹措养护资金、落实养护责任,力争确保公路使用寿命的长效性。
部份群众利己思想严重,筹资难度大。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召开好村民大会,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
公路打桩心得体会总结 公路打桩心得体会总结范文(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