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荷花淀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一
2、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3、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6、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8、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9、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1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11、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13、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14、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5、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6、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17、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1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20、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21、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咏苎萝山》
22、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2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5、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2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2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8、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29、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0、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32、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阮郎归·初夏》
33、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34、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35、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36、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3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38、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39、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40、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4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42、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43、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44、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45、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4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7、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48、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49、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50、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最新荷花淀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二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
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
一张荷花挂图。
2课时
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5分钟)
二、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
(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学生自由读)
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
出示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收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第一个来?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三.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5分钟)
启发: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人也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自学课文。(15分钟)
五.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六.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七、板书设计:
荷花
我去看色彩美
看着美冒露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爱
风过了
看着
最新荷花淀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三
看,那一池荷叶,有的像一个大玉盘,有的像一把小扇子,还有的像一把大
荷花淀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