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年干部重要论述心得体会实用 青年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5-232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青年干部重要论述心得体会实用一

青年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毛泽东同志曾经把青年人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我们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到xx纪委监委工作以来,感到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团队,我也感到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青年干部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无怨无悔、爱岗敬业,每天都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大家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来的。在此,我代表市纪委监委向大家表示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干部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当前我们正处于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大展才华的舞台和人生出彩的机遇。广大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绽放青春光彩,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为奋力谱写新时代x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铺路架桥、添砖加瓦。

下面,围绕今天党课主题,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和感悟体会,讲四点意见,与在座的青年朋友们互勉共鉴。

“天下大德,莫过于忠”。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所以有“家贫知孝子,板荡识忠诚”之谓,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之说。唐代诗人李绅在《过梅里七首家》中有一句名言“忠诚贯白日,直已凭苍昊”,意思是说,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对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对党忠诚,是党章明确规定的义务,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杨匏安,从他入党的第一天开始,他的初心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在监狱里,杨匏安拒绝了蒋介石的亲自劝降,他说:“我从参加革命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临刑前夕,为了勉励难友,他写下了《示难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

知止穷张俭,持行笑褚渊;

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由于叛徒的出卖,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王荷波在北京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存组织,始终没有暴露北京党的组织和机关地址,使敌人的阴谋无法得逞。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坚守初心,无一人叛党投敌,充分显示出早期纪检监察人的精神风范,也体现了这是一支忠诚于党、宁死不屈的队伍,有着光荣的传统。

对党忠诚是一代又一代纪检监察人铸就的光荣传统,是纪检监察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现阶段我们对党忠诚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呢?我领悟,就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我们是政治机关政治工作者,是监督别人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些方面作表率、当先锋,这是对我们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履行职责使命的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对党忠诚体现在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各综合监督单位贯彻执行的情况,确保政令畅通,坚决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纠正政治偏差。要维护党的纪律,要协助党委(党组)抓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抓早抓小上积极作为。履行好这些职责使命,最根本的要靠对党忠诚,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打折扣、搞变通,就会从根本上影响监督的质效,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就会受到影响。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xx书记到市纪委监委不久就提出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并邀请相关领导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讲授解读党内法规,充分体现了xxx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熟悉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业务素质要求。要把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领导带头学、全员认真学,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做到在学中悟、在悟中用、在用中学,努力把纪法要求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各方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狠抓落实。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史称“熙宁变法”,所行新法,规划系统,上层支持,态度坚决,轰轰烈烈,然而随着朝廷更迭、王安石离世,变法仍以失败告终。分析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条文执行中落实出现偏差,导致一系列变法措施从安民走向扰民。与此相对,2300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之所以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被谭嗣同称之为“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被毛泽东赞之为“百年都行秦政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徙木立信”,狠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具体到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养成有始有终、负责尽责的习惯,做到“闭环管理”,坚决避免做事拖拉、推而不动、前后脱节的问题。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虎头蛇尾,拖拉扯皮,甚至是不了了之是大忌,一旦一项工作不了了之,轻则监督成效受影响,重者影响了监督的公信力。相反,发现问题一抓到底、咬住不放,从根本上剖析原因,从制度上堵塞漏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监督成效就比较好。

《人民日报》曾登载过一篇文章,主人翁是被誉为“当代愚公”的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八十二岁的老支书黄大发。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穷苦日子,被当地群众亲切的誉为“大发渠”。36年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是什么让他面对困难不低头?是什么让他付出努力没怨言?是什么让他36年初心不改?这里面有对家人的亲情,有对乡亲的友情,有对群众的真情,究其原因,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纪检监察工作做的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很重要的因素是责任有没有,担当强不强。xx书记来xxx的第一次常委会上,提出“严实深细”的要求,我感受最深、最直观的就是这点。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每天面对很多琐碎的事情,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监督执纪等等,如何将“严实深细”体现在工作中,我感到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其实比能力更重要。责任心的问题,不是做没做的问题,而是优不优、好不好的问题,是“第三等的工作”和“第一等的工作”的问题。有了责任心,才有高标准,才会把自己做的工作和别人的工作比一比,找找差距,分析分析问题,让自己红一红脸、出一出汗,倒逼着在工作中更认真、更仔细、更高标准,考虑更周全,在工作质效上有新的提升。我们单位,近两年实行了“亮牌示错”,在工作中出差错、有失误的干部,一律“上墙”,每次上墙既是鞭策,也是促进,每上墙一次,责任心就多一分。关于担当,老一辈纪检监察干部用生命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担当,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告别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现在的我们少了很多生与死的考验,但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深入,一以贯之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断推进,纪检监察队伍作为“执纪铁军”,承担着维护党规党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我们说着“刺耳”的话,做着“得罪人”的事,要敢于碰硬、承受误解,要严守机密,我们的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较真碰硬,就是秉公执纪、扛起责任。

正人必先正己,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纪检监察干部作风过不过硬,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全面从严治党越向纵深推进,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就越高。作为年轻干部,更应该从严要求,拧好成长的“第一颗扣子”。从近几年我们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xx名85后甚至90后的科级干部,我在深刻反思的同时,更要警醒,要清醒的认识到,哪里都不是“无菌室”“保险箱”,干部也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要始终坚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交的朋友不交,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敬畏法律,遵规守纪。

在管好自己的同时,更要管好自己的家人。首届监察委员会既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更用自身行动严格要求家人。王荷波1927年牺牲前,唯一的嘱托是“请求党组织对他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王荷波的长子王夏荣长大后承继父志,于1937年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南京沦陷时,被日寇逮捕,捆绑在灯柱上烧死,殉难时仅19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和平时期,王荷波的后代都始终牢记他的嘱托,低调做人、勤勉工作、清廉自持,不给党添麻烦,不搞特殊化,不打革命烈士的旗号。首届纪检监察铁军坚定的信仰、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家风家教,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并激励着我们在纪检监察道路上不断前行。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在座各位青年干部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宝贵财富,代表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大家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争做学习模范、工作先锋,在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干事创业、成长成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国家为民族奉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关于青年干部重要论述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领导、各位青年同事:

大家好!

有一句俗语叫做“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比喻一个人做事,虽然有吃苦精神,但是没有目标,不看方向,结果往往吃力无效果,事与愿违。我想: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能埋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寻找前行的路,甚至还要学会经常回过头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这样,才会避免重复走弯路,才会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才会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我们在座的各位年轻教师,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很多教师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花费了很多精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个人的发展却没有把握机会。不是我们的教师不优秀,而是缺少一种自我成长的意识,发展目标不明确。

有这样一句话:你的目标将决定你能达到的高度。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不然任何有经验的射箭手都不可能射中。每个人,不管是优秀还是平庸的人,聪明还是愚笨的人,正常和非正常的人,其实都有目标。然而目标有大小,时间有长远,每个人的目标不同而已。拿破仑这样结论: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拥有了目标后要明确你的目标是特定的、长期的、远大的,然后把整个强度系数很高的目标分解成可以逐个击破的小方向,并且立刻行动,定期评估个人的计划执行情况。通过把梦想化为数个可以实现的步骤,一步步去完成,通过自己了解过程,辅助自己达到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成功。分析成功人士,他们的确在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然后逐步实现它。这里我要说的是,希望我们的老师,仔细对照一下太仓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找出差距,制定目标,然后一步步去完成,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目标和心态都是很重要的,两者是缺一不可,互相依附。我以为:教师的专业的成长离不开坚定的目标与良好的心态。那么,青年教师应具备哪些心态呢?我突出如下建议:

(一)学习心态:

1、要懂得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有输出。成功本身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极其开阔的教学视野。仅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狭窄、思维停滞、语言干瘪又怎么能把课上得精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阅读内容要不断扩大,涉猎科学、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不断地积淀个人的文化底蕴。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全在胸中,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广阔的教学视野依赖于广博的阅读,但是现在不少老师情愿画地为牢,找一大堆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把自己禁锢起来。包括我自己,总是觉得很忙,没时间,不愿去读。要知道,我们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才能有理智的爱,才能有富有感染力的情,才能掌控好课堂的温度,才能在教学中有知识的广度和浓度。

2、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每次阅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籍,要对照自己,找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想办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胜自我的途径。

3、要留意你身边的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我们身边的事有很多,身边的名师也不少。比如:铃声响了,走进教室上课,学生非常吵,你会怎么办?上课学生提超出你准备的知识范畴的问题你会怎么做?我们如何与家长交往与交流?……这些知识都是属于我们的专业范畴!建议大家先是观察着其他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问题,如何与家长谈话。我们在办公室里,都注意观察、倾听。我们也不停地反问自己,如果自己处理会不会采用与其他老师相同的办法,还是采取更好的方法。再比如:积极展示自己的课堂,甘做“靶子”让同事、专家剖析课堂,在浓浓的研究氛围中获得迅速成长。还有就是:利用网络,进论坛,建博客,把日常工作反思发到网上,这样既可和校内外同行交流,又可做到即时反思,还能起到请他人督导的作用。

总之,一名教师要想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定要不断充实自我,努力追求卓越,勤奋地学习,向书本学习,丰富我们的见识;向前辈学习,提升我们的教学艺术;向社会学习,拓宽我们的视野。当然,我们也要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我们只有不断注入知识的活水,才

青年干部重要论述心得体会实用 青年干部座谈会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