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 趣味活动感想500字(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一
一,娱乐身心、激扬青春
活动宗旨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二,活动整体方案
活动时间:20xx年3月14~15.下午五点
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
主办单位:教育系学生会
赞助单位:
活动参与对象:教育系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教育系趣味运动会
三,具体活动细则简介
项目一:拔河大赛
参赛者:15人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1人。
比赛器材:拔河绳1条,红布条1条,口哨1个。
比赛场地:学校操场
比赛规则:在比赛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50cm。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拔河绳中间系一红布条垂直于中线。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交错站在河界外,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运动员全部蹲下,但不能用力拉绳,此时红线在中线上,裁判员鸣哨后开始比赛。当红布条与拔河绳的系点过河界时,裁判员鸣哨宣布比赛结束和胜方。
拔河赛制:
1. 比赛分淘汰赛、决赛两个赛程。
2. 比赛及比赛首场的站位选择由各班班长抽签决定。
3. 淘汰赛:每班抽签分成a.b组,a组四队,b组三队。每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后双方交换场地。当两局即可分出胜负时,比赛宣告结束。每组获胜者晋级。共两支参赛队伍进行决赛。 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胜者为总冠军。
项目二:螃蟹运球
参赛者:每班16人
裁判员:发令一人,4个人计时与记录。
比赛器材:篮球4个。秒表4个,哨子一个。
比赛场地:学校操场,10米
比赛规则:赛道两端各站8组队员。比赛开始后,其中一端的一组队员用背部夹住篮球,侧向走到另一端,然后把篮球交给另一组队员。来回接力。知道最后一组队员走到另一端。如果在运球过程中,篮球掉了,必须把球捡起再夹好,并在掉球点继续比赛。记录员记好时间,并登记,统计出名次。
赛制同拔河赛制。分两组比赛。
项目三:跳长绳
参赛者:每班14人(包括甩绳人员),7人一组,分两组。
裁判员:发令一人,4个人计时与记录。(分两组)
比赛器材:长绳。秒表4个,哨子一个。
比赛规则:五人站在长绳中,两人甩起长绳。比赛开始时开始记圈数。一分钟比赛时间。若有人在跳的过程中失误致使摇绳中断,则不计在圈数中。比赛继续。一分钟内圈数最多的为冠军。名次取前三。
项目四:袋鼠跳
参赛者:每班10人
裁判员:发令一人,4个人计时与记录。
比赛器材:4个大口袋,秒表4个。口哨一个。
比赛场地:学校操场。20米。
比赛规则:跑道两端各站5名参赛队员。其中一端的队员站在麻袋内,手提袋口向另一端的队员跳去,然后将麻袋交给另一端的队员。来回接力,直到最后一名队员手提麻袋跳到跑道的另一端。记录员记好时间,并登记,统计出名次。
有关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二
全体员工、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在这春意盎然的大好时节,迎来了一场春雨。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为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畅。今天我们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员工、全体同学欢聚一堂,满怀喜悦的心情,以饱满的姿态在肃宁县体育场隆重举办20xx年春季趣味运动会。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这次运动会的召开,表示最真诚的祝贺!向筹备这次盛会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这次盛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同学们,教育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举办这次运动会,正是对平时体育活动的一次大检阅,一次大验收。我相信,我们的运动员一定能在这次运动会上大显身手,充分展示平时的训练成果,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运动会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让同学们学会健体、学会强身,真正成为不但学习好,更要身体棒,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了成功的举办这次运动会,下面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1. 希望全体运动员认真参加各项赛事,发挥自己最佳水平和技能,努力以最好的成绩为班级争光,在竞赛中顽强拼搏,服从裁判。
2. 希望全体同学发扬奉献精神,确立服务意识,为全体运动员做好后勤工作,为他们的竞赛加油、鼓劲。
3. 希望全体裁判员及时到位、公平、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给每一个运动员的付出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裁判。
希望正付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教育,保持良好大会秩序。
最后预祝本次运动会圆满成功!
有关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三
为了迎接青奥会,丰富我校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经学校工会研究并报校长室批准,决定召开第十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以趣味性为主,提倡全员参与。现将方案公布如下:
:
10月24号
单项比赛时间:
13:30——15:50;
团体比赛16:00开始
东区中学田径场
1、个人项目分组(分男女组计分):
男:中青年组(50岁以下含50岁)
女:中青年组(50岁以下含50岁)
老年组(50岁以上)老年组(50岁以上)
2、团体项目分组:小学1组,小学2组,中学1组,中学2组,国际高中组,行政组
1、投靶掷准
2、足式保龄球
3、自行车慢行
4、飞盘进门大赛
5、定点投篮比赛
6、赶猪赛跑
1、抱三球接力
2、三分钟跳长绳
3、拔河
1、个人参赛方法:由组委会统一制定发放参赛券,每位教职员工凭两张参赛券在规定时间内可任意游玩两项指定个人比赛项目。
2、团体参赛方法:由组委会统一发报名表模板给各学部部门,各学部相关负责人将本部门教职工都通知到后进行报名,将组别分清认真填写并校对,一旦交给组委会不得增加和修改,在比赛过程中如有将组别写错被查到,将取消比赛成绩,不得补赛。
1、个人项目按成绩先后录取分别颁发一、二、三等奖,每组别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2、团体比赛取前三名发一、二、三等奖,名单由各学部负责人提供。
3、凡报名参赛者获等级奖的,可重复领取;未获等级奖的,均发纪念奖一份。
1、所有教职工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比赛,迟到作弃权处理。
2、参赛券转让给他人或代赛者取消个人成绩,只发纪念奖。
3、所有的裁判员由组委会统一安排执行,裁判员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去工作,让教职工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比赛。
4、本竞赛规程最终解释权归大会组委会。
有关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四
一、指导思想:
中大附中第12届科技节,依托中山大学,以“科技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为引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进一步深化打造附中科技教育特色。本届科技节以健康、科创、行动、跨越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在科技团队的引领下,实现“学生科普知识的积累,科研技能的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目标,通过各学科科技活动的魅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相关学科的种子,为科技领域未来人才培养积攒“人气”。
二、活动主题、口号与活动目标:
主题:健康、科创、行动、跨越
口号:奇思妙想,科创逐梦
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科研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才能;
2、通过智力系列活动,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提高保护健康、解决问题的能;
3、通过科技节活动,进一步提升附中特色科教平台,提升附中科技教育特色。
三、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四、活动时间:2020年7月——2021年1月
五、参与要求:非毕业班同学至少选择参加3项活动(云游、参观、看科技电影、视频等集体项目除外),初中毕业班同学1项,多则不限。高中毕业班同学不做要求,自愿参加。
六、活动内容:共六大篇章
第一篇章氛围营造与宣传
1、附中往届科技节优秀成果展(假期宣传推文在公众号推出、新生开学前海报展示(信息中心、美术组)
2、科技教育进行时成果展(11届科技节活动图片及成果、班牌宣传)(宣传组)
3、班级科技黑板报评比、主题班动会、启动报名(德育处)
4、科技节竞赛类项目实施方法宣传展板、每项活动宣传海报、宣传横幅、科技节专题网页(各主题负责人)
5、科技节海报、节徽设计(美术组)
第二篇章健康篇
1、流行病、健康饮食、防疫等相关知识讲座(组委会)
2、病毒知识视频或ppt、科技电影、小视频等(生化组、物理组提供专题视频)
3、“智慧科技、健康生活”金点子创意作品评选(团委、学生会)
4、网上或实地参观生物馆、标本馆、地质馆等科普、科研基地系列(生化组,政史地组)
中大系列:中大生物博物馆、地质馆、测试中心(菁苗工程)、超算中心、药学院及各重点实验室系列活动(化学、生物、地理科)
科研院所系列:中科院南海所标本馆、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参观、讲座、体验系列活动(生物科)
科学大咖讲座系列:教授专家科普系列讲座、专项系列讲座等(组委会)
观后感、听后感评比:(组委会)
第三篇章科创篇
1、理、化科学小实验视频录制、评比、推广(生化组、物理组)
2、外语科幻写作评选(外语组)
3、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语文组)
4、创意化学(生化组)
5、微观模型变变变(生化组)
6、环保时装秀(团委、学生会)
7、“未来科学家”科学讲解比赛(团委)
8、科幻绘画展(体艺组)
9、趣味编程设计(信息中心)
10、创意电动机制作赛(物理组)
11、电脑作品现场赛(信息中心)
12、趣味机器人赛
13、“未来职业”创意评比(生涯发展科组)
第四篇章行动篇
1、水火箭制作与发射(物理组)
2、电子百拼挑战赛(物理组)
3、建筑模型创意赛(信息中心)
4、纸
趣味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及感悟 趣味活动感想500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