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的自我介绍(精选11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啊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到了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呈南北朝向,长82、2米,宽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团友:

芙蓉镇,本名王村,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因宏伟瀑布穿梭其中,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并称湘西四大名镇,又有酉阳雄镇、"小南京"之美誉。后因姜文和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更名为"芙蓉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芙蓉镇地处武陵山区,永顺县南端51公里处,东与高坪乡、松柏镇相接,南与长官镇相邻,北与列夕乡、抚志乡交界,西与古丈县红石林镇、罗依溪镇隔河相望。镇内最高海拔927米,最低海拔139米。全镇辖11个村和5社区,141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截止20xx年底,共有7454户,23382 人,其中农业人口18193人,非农业人口4254人,镇区人口17000人,系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镇,土家族占总人口80%以上。全镇有耕地20xx6亩,林地70500万亩。

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 “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作《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 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胡绩伟先生游览猛洞河和王村以后作词赞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芙蓉镇是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镇,有保存完好的五里青石板街,两边是板门店铺、土家吊脚楼,一路蜿蜒而行,将人带到酉水岸边的渡船码头。从码头向左望,可见芙蓉镇瀑布和其旁建在悬崖边的飞水寨。五里石板街见证了古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在2300多年的历史中,芙蓉镇作为水陆交通的要塞,一直是通商的黄金口岸。据史书记载,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芙蓉镇的店铺就有560余家,每日骡马千余、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素有"小南京"之称。而今的古街虽说缺了身着长袍立于高柜的风景,街两旁却也摆满了琳琅满目、富有古镇特色的精美物品。而时而出现的古镇米豆腐,拾级而上的石板街,更是把人拉入了刘晓庆与姜文主演的《芙蓉镇》电影场景里,别有一番风味。

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 溪洲铜柱现存于王村民俗风光馆内。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铸5000斤铜柱为证。据史截:“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溪州刺史彭士愁与当时占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彭士愁战败后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与马希范议和,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铜柱重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土六心,形为八面,中空,内实钜钱,柱端覆盖铜顶,铭誓状于铜柱之上,立于会溪,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xx年)重立时,又羼刻了一些土官衔名。清中叶,柱上铜顶被盗,沉于江心,柱内铜钱亦被人以饴粘钱殆尽。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永顺府知府张曾扬建亭保护。民国年间亭被毁。”铜柱的铜质,精纯光润;八面所镌颜、柳体阴文,虽经千载风雨洗刷,霜雪蚀磨,仍清晰如初。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土家族视铜柱为神物。 古镇石板街远远望去,总感觉王村古镇五里青石板街就像一本线装古籍的书脊,书页被上苍之手打开,静谧而又稳重的摊在酉水河边,那书页上凌空的吊脚楼和发生在楼里楼外的悲欢离合便随岁月而动,演绎出许多铿锵温馨、跌宕起伏的故事来... ... 游弋于青石板上,阳光透过黝黑如鳞的瓦檐,随翘角风铃的响声,淡如鹅黄地洒在你的身上,让你有一种很古的感觉。

土家吊脚楼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啊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到了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呈南北朝向,长82、2米,宽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著名风景名胜区——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郴州号称“湘南门户”,是湖南省14个市州中最靠南的一个地级市。郴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西汉设置桂阳郡起便是湘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椰州在中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汉时便有了苏仙的神话故事流传于世,后来《苏耽歌》被收人《古诗源》,成为现存最早的民间古诗之一。三国时期,魏人杨元凤编纂《桂阳记》,成为湖南第一部地方志。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浪漫的神话故事,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到郴州旅游,如宋之问、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杜甫、李吉甫等。宋朝著名词人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的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让郴州更加名闻天下。

郴州旅游区共有游览景点近百处,涵盖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圣地和民俗风情等各种类型。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苏仙岭元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位于郴州市区东侧,海拔526米。“山虽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现在所处的地方是“遇仙桥”,听到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会联想到汉代留侯张良桥一匕遇黄石公传授兵书的故事。不过,眼前这座桥与张良无关,是一位比张良晚几十年的少年——苏耽遇仙的地方。

在遇仙桥的对面,大家可以看见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本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因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并以此为题作词一首而声名鹊起。北宋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秦观被贬官流放,途中披宿这座客栈。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秦观看着窗外暮色朦胧,冷月铺霜,身在陋舍,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内设三墙门楼,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门楼正匾上的“郴州旅舍”四个大字由原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手书,展览室的门额“淮海遗芳”由秦观第33代子孙、秦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教授秦子卿撰写。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到访过郴州。前面刚看过秦观到访的遗迹郴州旅舍,这里的桃花居则与另一位名人有关,他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生于公元586年,卒于公元1641年。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也是中圄古代科学考察旅行的代表人物。1636年起,徐霞客离开家乡进行了一次长达四年之久的远游,次年经江酉进人湖南郴州。在郴州旅行期间,有一天他在路上遇雨,正好见到附近有一座道观,遂迸去避雨。这座道观就是苏仙岭上的乳仙宫,也就是现在的桃花居。这一段经历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载。

现在所到的地方是白鹿洞,也就是神奇的苏仙诞生地。相传在西汊文帝年间,郴州东门外有位潘氏姑娘在郴江边洗衣时发现顺水漂来一根十分漂亮的红丝带。潘姑娘一时好奇,便用手去捞,却不想丝带缠在手上,怎么也解不开。情急之下,潘姑娘用嘴去咬,结果不咬则已,一咬,这丝带竟然滑进了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潘姑娘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怀孕了。在当时,未婚的女儿家怀孕可是见不得人的。为了躲避流言蜚语,潘姑娘逃到了牛脾山的桃花洞里。到了七月十五,潘姑娘生下一个男孩。这不明不白的孩子可不能带回去,于是潘姑娘忍痛将儿子扔在山洞里回了家。儿是娘的心头肉呵,过了几天,实在放心不下的潘姑娘决定偷偷回山洞来看一看。在山洞口,她却惊奇地发现,孩子安然无恙,一只白鹤正张开双翅为孩子御寒,一头母鹿正跪下前腿为孩子喂奶。这便是“白鹿洞”洞名的由来。唉,连动物都知道爱护生命,潘姑娘又怎么忍心再丢下孩子不管呢?于是潘姑娘毅然将孩子带回家抚养成人。长大后,孩子要上学了,可没有父亲怎么取名呀?教书先生听说后就问孩子:“你到学堂门口看一下,看到什么就告诉我。”孩子出门一看,有一个人用禾草串鱼悬挂在树上,自己枕着树根呼呼大睡。教书先生说:“嗯,禾草串鱼,是个‘蘇’字,枕树而卧,是个‘耽’字,你就叫苏耽吧。”少年苏耽同母亲一起住在牛脾山的山脚下,生活十分清苦。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苏耽从小就聪明懂事,每天上山砍柴补贴家用。有一天,在遇仙桥旁边,他遇见了一位老仙翁,学会了仙术。从此,他治病救人,帮助乡邻,终于感动天帝,修道成仙,法号“苏仙”,人们也就把他诞生和居住的牛脾山改名叫了苏仙岭。据说,苏仙曾经多次帮助椰州老百姓度过瘟疫灾害,所以直到今天,郴州当地不少老人们仍然供奉着苏仙的牌位。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尊敬的各位客人:你们好!欢迎来王村(又称芙蓉镇)旅游观光。我非常荣幸为大家导游,希望能给各位的湘西之行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进入镇政府岩坪场

王村不是“村”,而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镇,在湘西,她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洞镇在历史上并称“四大名镇”。据《湖南通志》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x年)在这里设置酉阳县,属武陵郡,其治所就在王村。由于王村濒临酉水,是湘西出入地的重要码头,也是湘西物资进出口的集散地、商业中心,因此王村享有“酉阳雄镇”、“小南京”等美誉。1986年,因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从那以后,王村又有“芙蓉镇”的别称。王村也是湘西最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她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古镇风貌、民俗风情成为湖南西部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景点芙蓉镇荷花池民俗表演广场。

转角楼左侧

请大家把目光移往左边这栋古朴的木房——土家转角楼,因为房子四周都是走廊,可以走人,故又称“跑马楼”。这栋“跑马楼”依山傍水而建,这也是湘西土家人建房的习惯,后有逶迤群山,前有潺潺小河,在王村颇有名气,当地有首民谣:“大庸(张家界)有座天门山,离天只隔三尺三;王村有只转角楼,一弯弯到河码头。”

转角楼正面

这是一栋一正两厢的土家典型转角楼,被永顺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有100多年历史,从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工艺来看,这是大户人家的房舍,两边厢房的窗户叫“万字格”,象征这户人家“家财万贯”。正屋又称“堂屋”,是土家族敬奉祖先的地方。堂屋的两扇窗户称“大包口”,屋顶的三堆瓦呈品字形,土家族叫“一品当朝”,这是房主希望他的后人能在朝廷当大官。房屋这个平台称为“天坪”,是土家族晒谷、打场的地方。房屋主人没有想到,百十年后,这里竟成为电影“芙蓉镇”的一个外景地。

荷花池及民俗表演广场

这个岩坪场是王村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的民俗表演广场,王村共有15000多人,系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镇,土家族人口占80%以上。土家族是个热爱歌舞乐剧的民族。每逢喜庆之日,这个广场一片欢腾,场中央的龙凤旗是土家族图腾象征。广场外面的荷花池是王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莲花盛开的时候,阵阵荷香陶醉着广场看热闹的人们。

石板街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石板街,长达2.5千米(5里),从河码头一直延伸到坡顶,我们可以从这条石板街感受到王村的历史悠久、商业发达、人丁兴旺。据《永顺县志》载: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王村的商业十分发达,石板街两旁有大小铺面30余家、饮食客栈100余户,每日往来客商20xx多人,商贾云集,骡马成群,2.5千米(5里)石板街,就是那时由商家出资陆续修建的。

最大最长的建筑横梁——楣枋

请大家看石板街左右两边古建筑的横梁——楣枋,你们看右边这根楣枋大不大?左边这根楣枋长不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人的勤劳、智慧,也可以看到土家族人的豪爽、耿直的性格,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大气粗,生意兴隆,竟选用这么大的枫树做横梁。

向隆生织锦厂

这里就是向隆生织锦厂,向隆生(已故)是土家族裁缝,靠4000多元起家办起的这个织钝厂,现在拥有百多万元资产,其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土家织锦图案丰富、美观耐用,质地结实,与壮锦、黎锦、侗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从北宋年间起,土家织锦一直是土司王向朝廷进奉的贡品。土家族妇女心灵手巧,个个都会织锦。大家看,这些土家姑娘正在作坊里用古老的织机编织花团锦簇的织锦呢!大家请看这幅“四十八钩”图案的织锦,织锦上图案,与土家族茅古斯舞扎的草结,表示土家族在人类黎明时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图腾标志图案,为世界上最先记录事物的符号。所以土家族织锦工艺充满神奇的艺术魅力,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土家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

牌坊·刘哓庆米豆腐店

大家看到的这个石头建筑——牌坊,实际上叫牌楼,主要标志是上面雕刻着瓦片的痕迹,没有凿盖瓦的称牌坊。这座牌楼立于清末民初,距今100多年历史。牌楼内侧的“刘晓庆米豆腐店”就是电影《芙蓉镇》拍摄刘晓庆卖豆腐的一个外景地。就因为这个卖米豆腐的镜头,使得王村米豆腐更加出名。米豆腐制作时,先把大米泡在石灰水里然后磨制熬成,所以有减热、退火、杀菌、清心等功能,是夏令的好食品。现在请大家饱尝一下口福,尝一尝王村米豆腐的神妙味道。

扫街、跳窗外景地

这里即是电影《芙蓉镇》秦书田(姜文扮演)秦疯子扫街的地方。姜文当时只有20来岁,虽是在校大学生,但他把秦书田演得恰到好处,到此处扫街时,他心不在焉,东一扫,西一扫,灰尘垃圾满街飞扬,尘雾中“胡玉英”帮他来扫街,他竟不屑一顾地狂扫,以发泄心中的愤懑。

民俗风光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今天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王村民俗风光馆,馆名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所书,内有猛洞河风景图片、民俗民间风情图片100多幅,有土家族先人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塑像以及土家族文物等,特别瘦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馆内。

耸立在风光馆中央的这根高2米、重2.5千克的铜柱,就是浓缩土家族历史,被土家人视为“神物”的国宝——溪州铜柱,1961年国务院将其与北京故宫、长城等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铜柱原立在酉水下游的会溪坪,1969年建凤滩水库,铜柱处于淹没区,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1月将铜柱迁至王村。

请大家先听我介绍一段有关铜柱的历史。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统治湖南的楚王马希范与土司王彭士愁为争夺溪州爆发战争,彭士愁兵败,派其子彭师杲与马希范议和,立铜柱盟誓和解。溪州之战的结果是彭氏在军事上失利,臣服于楚,但其统治地位和管辖地域以及一些宽裕条件却得到楚的承认,这就为彭氏土司长期统治溪州奠定了基础,也为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宁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马彭立溪州铜柱的核心所在。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铜柱上的文字。看着这些古拙斑驳、镌凿寸余的文字。我们又隐约听到“溪州之战”的鼓角齐鸣、戟斧铿锵和战马嘶鸣之声。

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邵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有三大溶洞和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环保型山水自然风景区。20xx年5月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10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20xx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

崀山的得名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南部靠近桂林风景区,北部跟张家界风景区呼应。

崀山,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 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断,清澈见底。植被茂盛,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崀山,人文景观同样非常丰富。有出土的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4520xx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义的古战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汉、瑶、苗、壮民族杂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华章诗赋,著名诗人艾青也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咏叹。

崀山六绝

崀山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区,境内入与自然高度和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辖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崀山境内地质结构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齐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国内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景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集高、陡、深、长、窄于一体,会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尤其是一线天、天生桥这些很难发育的地貌奇观,崀山就多达10余处。据专家考证,崀山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看来,崀山被称为“中国丹霞之魂”并不为过,其中著名的景观有“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

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 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 )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20xx年,崀山天一巷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

第二绝是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

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夫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夫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

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

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80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各位来到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美女如云、帅哥成林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间仙境张家界,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现在流行的说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车行,我们大家今天在同一辆车里可是百年才修来的缘分呐,我们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可以叫我向导,真是深感荣幸,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国有句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那来到了张家界呢!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张家界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即今蒋家坪乡太平村)。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辖。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省辖地级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尔而得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去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张家界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张家界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张家界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张家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

张家界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由于此差异,昼夜温差可达10℃

在张家界市内,分布着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弱。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此外。还有少数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

久闻湖南省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景区,其美景美名早已蜚声海内外。而今,同样位于武陵源内的另一处风光奇美的景区———袁家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近日,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处石奇峰秀、壁险峡幽的人间仙境。

袁家界地处张家界和天子山之间,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悬岩,矗立在武陵山区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台,巍为壮观。可是,从山脚到袁家界我只花了两分钟!不要误以为我拥有“飞毛腿”,其实是乘坐了百龙观光天梯。谈到百龙天梯,可以说是自然景观与人造奇迹的完美结合。

百龙天梯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内的水绕四门风景区。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三项桂冠独步世界。百龙天梯气势宏大,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主体由154米山体竖井和172米贴山钢结构构成,采用三台双层全暴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成功地连接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水绕四门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桥、乌龙寨、天子山等黄金景点,成为景区内重要的旅游观光交通设施,大大缩短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登山路。人随梯动,梯随山行,视野愈加开阔,蓝天白云,奇峰仙雾,令人激情满怀。不到两分钟,袁家界的秀美风光便展现在眼前。

东行约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顶平台。置身平台左右环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一座座岩峰石柱,形态奇异,妙不堪言。正巧赶上雨后天晴的大好时机,只见时有轻云淡雾于群峰间飘浮缭绕,但见山移峰潜,好似琼楼玉阁,时隐时现,一时觉得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处。终于明白此处为何故有“迷魂台”之誉了。尝试着站在“迷魂台”的绝岩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云在脚下飘”。

这还不是最绝美的风景,沿峭壁顶部边缘遨游,只见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两峰之巅,,气势磅礴,奇伟绝伦,这便是与夫妻岩并称“张家界双绝”的“天下第一桥”。天下第一桥系一天然石桥,处砂刀沟游览线一带,属张家界精华景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宽仅3米、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把东西两峰巧妙连接起来。桥长20米,跨度约50米,相对高度近400米,是张家界最高的石桥,因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称“天下第一桥”。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踏上桥面,不禁有凌空御风之感。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天下第一桥还挂了许多痴情男女的同心锁。

登上旁边更高处的望桥台,只见苍松掩映下,一抹泉水从200多米高的崖顶飘然而下,仿佛一匹白色长练自天而降。飞瀑下临深潭,绿水泱泱,水雾漫漫,桥悬绝壁,雄奇险峻,触目惊心。真不愧这“天悬白练”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与下坪交接处,还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观曰:“后花园”。游人在崖间翠竹丛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挡住。正疑无路,却见绝壁拐弯处,洞开一若满月状白石,穿门而过,眼前突现数十座奇峰参差耸立于墨绿深涧之中。翠谷之中,石峰攒簇,涧水萦回,古木参天,寒云铺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云,矮卧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辉。

在袁家界,既有石丛小涧、银瀑高泻,又有竹林繁茂、苍松垂壁。由于水丰林密,空气极为清新。最新测定显示,袁家界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空气中的含尘量和含菌量特别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负离子数达到近5万个,比通常环境高出500倍左右,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宜休闲养生。

祝愿大家张家界玩得开心/愉快!这也是向导的一个衷心祝愿!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长沙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今天阳光灿烂,秋高气爽,给我们的参观旅游风景区增添了几分爽朗的心情。美丽的石燕湖位于长株潭交汇处,那里群山环抱,碧水如玉,绿荫匝地,被誉为都市人的天然大氧吧,和绿蓝色的梦幻。作为我省十大水体旅游景区之一,石燕湖还是国内专业拓展训练基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国际龙舟赛基地。石燕湖水面近千亩,水深30余米,这里的水有一些突出的特色:湖水清幽纯净,据专家测定,水中富含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等十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被称为人间瑶池,湖南九寨。

石燕湖还有很多游乐场,游乐场里有卡丁车、水球、溜索

石燕湖公园门口有许多迎春花,从上到下垂下来,像一群黄蝴蝶飞舞在空中,美丽极了!

石燕湖公园内,游客在湖上划着船,他们悠闲地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景色。湖旁边还有许多人在垂钓,他们一放一松,熟练地操纵着鱼竿。岸边还有许多垂柳,垂柳像丝绦一样从树干上垂下来。

石燕的水真清,清得能看见湖底的细沙和石头上的苔藓;石燕湖的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石燕湖的水真绿,绿得仿佛那是提块无暇的翡翠。

石燕湖的山真奇,像老人,像骆驼,像母亲和儿子;石燕湖的山真峻,一座座连绵起伏,怪石嶙峋;石燕湖的山真险,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山上还有许多电线杆,电线上停了许多小鸟,它们飞累了就停在上面休息。从远处看,电线好像四线谱,小鸟好似一个个美丽的音符,奏成了一曲迎春的歌。

推荐湖南教育快讯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齐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岳麓山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碑、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此刻,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那里林木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超多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00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00年左右。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构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能够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建立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之后湖广总督毕沅觉得那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刻,能够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涧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它有两套顶棚;称为“重檐”,显得气势雄浑;它的屋顶采用四条斜脊,称为“四披”,表现出稳重端庄之美;攒尖顶使得亭子有一种

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学上的体现。同时,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飞翘,使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加上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全面展现了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既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齐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以前赋《踏莎行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此刻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此刻看到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谊的信使。沿爱晚亭后的石径拾级而上,便到了古麓山寺。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占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此刻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在这座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建立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之后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

过去在麓山寺有一块《麓山寺碑》,是唐朝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江夏人黄仙鹤所刻。碑上共有阳文篆书1419字,记载了古麓山寺的沿革变迁。碑文词章华丽、书法沉雄、刻艺精湛,世称“三绝碑”。此刻这块碑已经移放在山脚岳麓书院的后院中。

离麓山寺不远就是白鹤泉。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修建了亭子并刻碑。在抗战中,亭废碑存,此刻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白鹤泉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泉水呢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那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能够浮而不沉。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必须张力所致。许多游客朋友来到那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期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顺着羊肠小道拾阶而上,来到了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16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

此刻,我们从蔡锷墓来到了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874年出生。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清朝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用心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16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1916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17年国葬于麓山。

蔡锷和黄兴都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革命家,为全国人民所爱戴。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共77个字。大家请仔细看这碑上的字,他们有的如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形状奇特,难以辨认。自明代以来,研究禹碑的学者数不胜数,有人说是古蝌蚪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还有人说是道家符,说法不一。此刻一般采用明朝杨慎的译文,大意是禹奉舜命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金简玉书,刻于石山高处,从此天下太平。关于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顺着山脊公路向北走,我们来到了观光长廊。它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登上观光台,我们能够饱览星城长沙风光。大家请看,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大学生的自我介绍(精选11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