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一

我好害怕呀,我不停地扇动翅膀,我想离开这里。屋里走出来一个男孩,对我哈哈大笑:“以后你只能为我一个人唱歌!”现在我才知道,我再也不能飞翔了,我再也没有自由了,我再也不能和伙伴们玩耍了。

男孩用线缠住我的一只脚,来到草坪,牵着我奔跑。男孩越跑越快,我也必须越飞越快。终于,我筋疲力尽,一下子跌在草坪上,被男孩拖着跑。此时此刻,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天晚上,我一夜没合眼,因为我不敢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睡觉。

第二天一早,男孩偏让我唱歌,“快叫!快叫!”这时,才听到男孩母亲的声音:“羊羔!别再玩了!过来尝尝我做的点心好不好吃!”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累得实在不行了,晕了过去。当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我很感动,我的同伴在啄笼子的竹条。竹条一点点变薄,就快要成功时,男孩发现了,把我的同伴吓走了。我一下子没了精神,难道我真的不能再飞了吗?

过了几天,羊羔男孩的弟弟来了,叫康康。我想:这下更完了!我快崩溃了。没想到的是,叫康康的男孩竟把我放回了大自然。

我又可以在蓝天上飞翔了,我看见叫康康的男孩在不住地向我招手……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二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对能否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像。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图)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无边。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

3.不仅我们喜欢大海,一只住在湖边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0课《青蛙看海》。(揭题,板书。)

一起来听听,青蛙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它看到海了吗?(学贵有疑,有疑亦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和情感,使学生具有最佳的阅读心境,同时自然而然把教学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整体感知。

听故事。

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生答,师出示小动物头像。)

(通过听,让学生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自读的强烈欲望。)

(三)、精读感悟。

1.哦,原来青蛙身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呢!接下来,我们细细地来学习一下。(课件出示1~3自然段)

⑴自由读1~3自然段。

⑵指名读苍鹰和青蛙的对话:边听边想: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

⑶苍鹰对它说了什么呢?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相机板书)

⑷那山能不能不过呢?咱们来看苍鹰后来说的话。

⑸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教学时我特别抓住关键语句:“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也没有……?怎么上得去呢?”让学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却又怕登不上山顶的害怕、失望的语气。)

(6)如果你是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又会怎样呢?

(我设计这个换位训练是因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在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时,还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在交流、探索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把学习引“深”或拓宽。)

2.学习第4~11自然段。

⑴首先让学生合作朗读第4~9自然段。

⑵通过朗读,你知道又有谁出现啦?

⑶松鼠说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样回答的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引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⑷教师参与朗读活动,与学生共同体会。(因为我认为教师的参与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朗读表演的积极性)

3.学习第10自然段。(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齐读第10自然段。

(2)课中律动:(播放旋律,全体学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连不断,不停地原地跳,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3)引导学生讨论想象:上山过程中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4)它又会怎样克服呢?(集体讨论讨论,为它想想办法。)

(5)品读第10自然段。

过渡:青蛙登上了山顶,结果呢?

4.学习第11自然段。

⑴出示大海的画面。

⑵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利用文中的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

松鼠又会说什么呢?(这是借松鼠的嘴说出故事蕴含的道理。)

⑶带着这种欢畅的情绪来练读第11自然段。

(四)小练笔:

青蛙看到大海会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三

有时,我不禁会想,我是一只鸟会怎么样?

不用继续埋头忙着成堆的作业,不用继续上着没完没了的兴趣班。我自由了!正如人们所说,我同鸟儿一样翱翔在空中,不停地飞着飞着……

毕竟上帝安排的就是这样,一只鸟生下来就要经历无数的困难。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如此。生下来就要练就一双硬翅膀,学会毫不留情地捕食,以此保住自己的性命,毕竟强者生、弱者亡!世界并没有那么善良。

我飞着飞着,来到了城市上空,不知为何,天空是灰的;不知为何,人们总握着手机;不知为何,城市变得如此混乱,破口大骂,动手就打……不知为何,我落泪了。

我离开了地面,从此天空将是我的家。每天受到各种的威胁作文,我可曾是个人啊!不管怎样,至少我还活着,找到一棵树,安定的过着日子,远离嘈杂的社区,远离危险的森林……

我不能再说话、写字,也不能学习、看书,我唯一能做的只是发出无助的叫声和“自由”的飞翔。就这样生活在边境,看不见其它生物,更看不见人类。我只得在树洞中,没有伙伴,没有父母,没有依靠,一天天变老。

那天,我做了个奇怪的梦,导致我神情不定。我带着说不出的恐惧和忧虑一直飞啊飞,一直冲破云层,我看到的并不是神奇的太阳或者一番美丽的景象,而是绝望!

突然,有一只网抓住了我,我不知那是什么,也不知会怎么样,我只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梦醒了,我也打消了做鸟的念头。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四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想象自己变成一只虫子后的生活。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表现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脑瓜里藏着的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的心思。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小事物,想象力丰富,因此对于课文中所写到的内容,学生会感同身受,容易接受、体会。教学中应用温情、亲切的话语带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用提示、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读一读,从汉字中有所发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自主识字。

2、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读一读,从汉字中有所发现。

难点

1、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股”2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读一读,从加点字中有所发现。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股”2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一读,从加点字中有所发现。

1、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

2、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当一只小鸟吗?为什么?

3、那你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吗?为什么?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和同桌对一对,读一读。

3、指名认读。

4、强调“泡”的两种读音,在文中读第一声,在“水泡”“泡泡”等词中读第四声。

5、“开火车”读生字。

6、齐读词语。

7、指导书写

(1)观察这两个字,想想结构。

(2)看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的示范书写,说说这两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红、临摹、书写。

1、出示课后第二题的字词。

2、自己认一认。

3、不会认的字先查一查字典,再读一读。

4、指名认读。

5、想想加点字的意思。

6、这些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带有“月”字。)

7、你明白了什么?

(含有“月”的字都表示身体的一部分。)

1、初读课文,为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个字表现了大家不想当虫子?(都)

4、学习第2自然段。

(1)听老师读课文,数一数这段话共有几句。

(2)和同学交流下,文中写当一只小虫子会遇到什么困难?

(3)交流讨论。

(4)理解“昏头昏脑”的意思

关于一只青蛙童话怎么写(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