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评估心得体会及收获 量表评价例子(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量表评估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尊敬的戴政委、尊敬的马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受《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组委托向大家汇报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上海市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企业市场化、管理现代化等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意见,上海市委宣传部启动了《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xx年7月,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牵头,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市企业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市国资委党群处、市经信委宣传处、市金融党委组织宣传处、市社会工作党委基层工作处、市工商联宣教部、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人员及部分企业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共同组建课题组,在市思研会顾问戴长友同志的带领、关心、指导下,开展了课题相关的专题调研。
上海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推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地区企业文化风起云涌,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优秀企业和代表人物。企业文化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海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丰富上海城市精神的文化力。为此,课题组先后召开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中央在沪企业、市属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企业文化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征求党政部门分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及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专程赴山东省委宣传部学习考察山东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形成后,课题组又召开6次座谈会,征求上海地区53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意见建议,对有关指标、权重等作了斟酌修改;正式完稿前,课题组邀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学者、上海企业家联合会和部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有关领导进行专题论证。同时,课题组参考了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测评量表体系,吸取有益成分,对《评估指标体系》作了细致修改,形成了今天《评估指标体系》xx试行版。
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编制《评估指标体系》,既凸显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又融合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元素;既尊重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地位,又体现党政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既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又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标准;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量化指标,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
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内在逻辑严密,选取指标,确定权重,体现客观、公正,能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坚持导向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引导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坚持操作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内容的表述设计,充分考虑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体现简明、准确、直观、便利,适用较大范围进行测评,使企业能够把测评纳入常态管理。坚持普适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适用各类企业,不分产业、所有制、规模、体制和组织形式,为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留有空间,有利于今后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
编制目标。本《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两个目标追求,一是能够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提升趋势;二是突出考评企业领导层及相关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绩效。基于对两个目标的结合,课题组把《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为一个既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要求,又相对全面、准确测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绩效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重而客观评价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客观反映企业各类资源、各方面力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程度和不足,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员工素质、品牌形象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使《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是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更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标准,基本形成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度量衡和直观的参照体系。
框架结构。《评估指标体系》确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过程、建设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维度,以此为逻辑关联,形成企业文化建设9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60个评分点的指标体系。整个《评估指标体系》总分为100分,其中“理念体系”为20分,“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各为40分。每一个评分点,最高得分为3分。
理念培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化为“价值主导”、“系统完整”、“功能取向”3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推进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把“主体参与”、“持续建设”、“支持有力”纳入评估维度,具体由3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构成。建设效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设置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突出“内部效果”、“外部效果”、“综合效果”及员工认同度、企业成长性、用户满意率、同业影响度、社会贡献度和协调发展等,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适用范围。《评估指标体系》适用于各种所有制、各种行业中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单位,也可作为医院、学校、基础性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机构等其它相关单位文化建设中评估对标参照。同时,在此《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也可衍生研制如金融、文化创意等特殊或新兴行业的细分版本,形成《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系列,或称1 x版本。
评估打分。所有使用者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直观要求,一一对照本企业、本单位(也可以企业间相互交叉评估测量)的实际情况,客观直接打分评估,系统挖掘优势文化,适度补缺不足元素,使本单位文化建设更加完整、完善,更好地指导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实践应用中,建议《评估指标体系》直接测量获得的总分定为最后分值权重的,评估人员现场考核得到的总分定为最后分值权重的。现场考核方法采取对应《评估指标体系》相同的指标维度和得分点,由参与考核人员给出印象判分,最后两者相加满分仍为100分。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本市第一个地方性《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xx试行版),也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层面的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我们力求理论依据充分,设计目标明确,功能定位合理,语言简洁朴素、实际使用有效,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操作性、应用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我们期盼《评估指标体系》在试行中不断发展,也真诚欢迎大家将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向我们多多反馈,大家共同努力,使现有评估指标、权重、评估方法日臻完善,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上海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
谢谢大家!
主题量表评估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这是一份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纸笔记下答案"是"和"否"。
本测试共28小题。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如何适可而至。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她)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感到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计分标准:选择"是"1分;选择"否"0分。
【查看结果】:
如果你的总分在0-8分之间,那么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
量表评估心得体会及收获 量表评价例子(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