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实用1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孔子讲堂心得体会报告一
坚强如他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所有的苦难都如人生道上的绊脚石阻碍着他的前进,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退缩,在他心中,个人的苦难比起道义又算得了什么。他就这样奋斗着,周游列国,希望君主能采纳他的思想,可事与愿违,所有的君主都否定了他,他依旧不放弃,他就这样疲倦且倔强地坚持着,渴望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
宽容如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如此混乱的世道中,他一直主张着"仁政",维系着社会的和谐和人性的平衡。在他的眼中,没有贵与贱,没有富与贫,有的只是老者,少者和朋友。己欲立而立人,系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眼中,所谓的"仁人"即是成就自我,帮助他人,取得成功的人。孔子这宽阔博大的心胸,令世人为之敬佩。
严师如他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私学的创始人,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给教育事业的人。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夕死可矣"作为精神追求,但他却一生不得志,于是把志道和宏道的希望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将他毕生所学传授给弟子,并将他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故能培养"七十二贤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一生虚心好学,实事求是,不把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故能学富五车。他这样做,同样也要求弟子这样做,并且他的教育思想也给了我很多启迪。当我困惑时,我会及时请教同学,老师;当我做错一件事时,我会及时改正;当我学习了新知识点后,我会及时温习。
孔子是一位贤人,他的名言让我看清了太多,明白了太多。他给了无数人启迪,给了无数人希望。他的主张现为亚洲大多数国家所沿用,我不禁为孔子而感到骄傲。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名人中的最璀璨的一颗明星,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先师!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最新孔子讲堂心得体会报告二
1、 "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2、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3、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4、 苛政猛于虎 《论语》
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6、 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 《论语》
7、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8、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9、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 《论语》
10、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11、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孔子 《论语》
1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13、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 《论语》
14、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 《论语》
15、 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6、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17、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 《论语》
1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19、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20、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
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3、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论语》
24、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25、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孔子 《论语》
26、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孔子 《论语》
27、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28、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
2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
30、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 《论语》
31、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2、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33、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 《论语》
3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35、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36、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论语》
3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38、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3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40、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41、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42、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4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44、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45、 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46、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47、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48、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49、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50、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5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52、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53、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54、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5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 《论语》
56、 书云:孝乎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实用1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