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诊改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职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三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中职语文诊改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
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实践、任务驱动法;
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教材分析教材特点:
1、教材内容。这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重点章节突出。我主要教授一、二、三、四、五和七这六章。主要内容是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操作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并简单的介绍了文字输入方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等内容。
2、教材重点突出。本教材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重点介绍windowsxp的基本操作,突出了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够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本教材的特色。
3、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体现教材的先进性,以保证学生所学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在教材的力求介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对于常用的算机软件,力求选用最新的版本。
4、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核与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操作内容。
四、教学安排及教学考核方法:
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18周,约计授课9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5学时,实践55学时。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占该课程的70%,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占该课程的30%。学生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
2、认识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4、计算机软件及其使用
5、数制与编码
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点。
2、掌握数制及其转换,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单位,了解计算机的编码。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作用。
4、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
1、windowsxp入门
2、管理文件
3、管理与应用windowsxp
4、维护系统与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5、中文输入教学要求:
1、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查找和重命名等操作;
3、了解计算器、记事本、画图和多媒体应用程序
4、掌握windows系统中的屏幕显示设置、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
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
1、连接internet
2、获取网络信息
3、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要求:
1、掌握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2、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3、会配置浏览器的常用参数及使用搜索引擎
4、会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word入门
2、格式化文档
3、设置页面与输出打印
4、制作word表格
5、图文表混合排版
教学要求:
1、了解word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word文档基本操作、编辑、格式化。
3、能熟练地应用word的表格功能进行表格的创建、编辑、调整、修饰、计算和排版。
4、能熟练地应用word图形功能,进行图形的插入和绘制,能熟练地插入艺术字。
5、能掌握word其它功能,如插入艺术字、页面设置、打印文档、使用公式编辑器
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excel入门
2、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3、格式化电子表格
4、计算与数据处理
5、制作数据图表
6、打印工作表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学会建立与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3、能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编辑、格式化。
4、能用excel的公式与函数进行常用的运算。
5、了解数据库管理方法。
6、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
1、获取多媒体素材
2、处理图像
3、处理音频与视频
教学要求:
1、掌握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方法
2、了解并使用acdsee10版本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熟悉会声会影的操作界面、常用功能及特点
4、编辑整合不同素材,添加效果,完成方案
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教学内容:
1、powerpoint入门
2、修饰演示文稿
3、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4、播放演示文稿
教学要求:
1、掌握powerpoint编辑区的组成,各窗格的功能
2、会对powerpoint背景进行修饰
3、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的操作
4、学会在播放powerpoint时切换到其他幻灯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除认真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同时也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硬件建设,努力让学生实践机会相对多一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但要在课堂完成,同时,也要在上机操作中及时贯彻,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在任务的驱动下得到提高。
对于中职语文诊改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徐雅琴主编的《中职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中的第八章西服结构制图中的第一节女西服制图中的领子及它的变化款。本次课包括5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1、教材分析
一件西服主要由衣片,袖子,口袋和领子组成,因此领子在西服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领子只限于一种,那就很单调,所以我们肯定要学会领子的拓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服翻领的绘制方法,并且要会去拓展各种各样领子的画法。
(2)过程与方法:先跟着老师画女西服翻领的画法,小组讨论青果领的画法,每组派一名同学上黑板上画图,最后点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服装行业,学会变通,为世界的服装行业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
1、领子中用到的一些公式
2、领子的拓展
3、结构线的处理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学生动手为主,培养同学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
教师:看看教室里的教师们和同学们,他们的领子都一样吗?有没有翻领的,有哪些领型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不一样……. 青果领
那么我们首先先来学习女西服的翻领的结构制图
二、画图
根据给出的步骤,小组讨论
学生画一步h0=3领底,h=4翻领
(1)标准领口圆设领底高位h0,取0.8h。有领肩点量进,取前领宽大减0.8h。为半径做标准领口圆
(2)驳口线通过叠门与领圆弧线的交点与标准领口圆做切线
(3)领驳平直线按0.9h。做驳口线的平行线
(4)衣领松斜度定位
(5)后领窝弧长在领底斜线上取后领窝弧长
(6)前领窝弧线与领圈线相连,花顺领底弧线
(7)领宽线取领底高h0加翻领高h的宽度与领底弧线作垂直。
(8)在驳口线上和在串口线上找线段使其8cm
(9)加深
三、学生以小组讨论其他领子的画法(青果领)
1、根据前面讲的来分析
(1)都属于翻领
(2)变化的只有驳头
2、每一小组派人上来画图
3、小组派人上来修改
4、教师讲解,并在进行拓展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虽然在大千世界里,我们的服装款式千变万化,领子也无一不在变化,但是我们制图的方法基本上一致,就是在基本的款式上加以变化,公式基本上不变。
四、板书
翻领的变化款式
一、 翻领的种类。
翻驳领青果领
二、 翻领的制图
h=4 h0=3
图和公式
三、 青果领的制图
谢谢大家
对于中职语文诊改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指引下和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下顺利的完成了开学前制定的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经过对新入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有将近80%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义模糊,甚至有的学生持有“语文无用论”这种观点。对结果甚是惊讶。为此我认为,想要清水必先清源,于是在第一堂课就重点讲解中专语文的特点、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从而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教学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严字当头”严肃课堂纪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约束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动作比较多,无形当中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在刚开始就明确要求语文课堂实行三不:不准随意讲话、不准睡觉、不准搞小动作,实行了三必:必须带书、必须带笔、必须带脑子。起初不免有违反者。对于这些学生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三、教学模式努力求新 本校刚入学的学生语文基础总体来说比较差,且在层次上是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学生提升语文的兴趣,采用惯用 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经过仔细琢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一是探究是的教学模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二是转换角色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授课,提升学生的审视水准,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气氛围。三是设置模拟情景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例如在教授《伊索寓言》时把文中提到的九个小故事改写成剧本,让学生当堂表演,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四、“双管齐下”努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现语文价值的重要表现之一。事实情况我们的学生在书籍的阅读上还是捉襟见肘的。这与我们的客观实际有关,当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那在这里采用的“强制培养模式”,在班级开展文学知识竞赛,内容包含丰富,题目形式多样,并且把它纳入期末考试范围之内,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重视度。
五、考试求“活” 考试所起到的作用是衡量自己学习的效果,这里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的这种约束,所以采用单一的考试模式未免太过枯燥,也不能体现中职语文的一个特点。为此力求创新,例如去年的其中考试我把模拟面试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中检验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为以后的就业做了相应的准备,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六、正面教育和“软性惩罚”相结合力求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 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心灵的“天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经常在课堂上穿插很多人物事迹和生活中的实例。在学生犯错误时并不是挥动“棍棒”一棍潦倒,一图爽快,而是“润物细无声”,从心灵上给予感化,首先学生产生的是一种自责,最后会化成进步的动力,实现自己的飞跃。另外一方面从不以尊者的身份自居,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那样无形中拉大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鸿沟形成沟通难。平易近人实乃为本。
所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刚踏入教学这片沃土,自感阅历太浅,感受不深。但是“宝剑锋”要得,“梅花香”要得。也要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职语文诊改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职语文课改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