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心得体会实用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心得体会(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灾害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学校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为目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学校防灾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灾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力度大。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灾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活动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各班利用板报,展出防灾减灾图片、防灾减灾科普挂图等,制作了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板报、手抄报,以“关爱生命,防灾减灾”为题,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活动中,我们向全校师生征集安全主题手抄报,并从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中进行展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3、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学生收看“地震来了该怎么办?”网络视频,了解地震的发生与避震措施,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临危不惧扑救大火,在大水中武警官兵同恶浪搏斗,挽救了在大水中将要走到尽头的一个个生命。学生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团结意识。
4、组织学生听“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思,增加知识。
5、组织学生学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交流讨论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影片、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3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善于总结,做好建档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演练报告制度。应急避险能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确保生命安全的基本技能,要经常训练、不断提高。学校要以此次防灾减灾主题活动为契机,及时对“防灾减灾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巩固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应急演练的规范性、实效性、安全性和常态性。同时收集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资料;做好各学校“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档案。
我校通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系列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等安全知识的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为共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
2022灾害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灾害、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工程施工现场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
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极端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我工程施工现场气象灾害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并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结构:
组长:汪希诚
副组长:崔洪杰
成员:任庆福、吴圣永、贾志强、崔国庆、韩邦志
下设极端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崔洪杰任办公室主任
(二)主要职责
1、灾害、极端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制定完善本工程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工程的防灾检查,督促各部门班组及时处理
影响防灾安全的有关问题;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指示精神,遇重大灾情时统一下达停工、人员转移命令,指导工程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工程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工程灾后救助,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灾害、极端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处理日常防灾的指导协调联系等工作;负责防灾期间会议召开,文件、传真的拟定和
转发、通知;督促检查施工现场防灾工作,做好值班工作,包括预警和信息记录,与防汛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防灾信息通报、宣传、总结等工作;制定切合本工程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组织学习、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施工人员;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提醒大家无论在哪里都要注意
安全,提高大家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施工现场道路排水系统畅通,对施工现场所有设施每天进行全面安全巡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
(一)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ⅰ级红色),重大灾害(ⅱ级橙色),较大灾害(ⅲ级黄色),一般灾害(ⅳ级蓝色),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1、应当确定预警员落实预警职责
本工程由崔国庆担任预警员
2、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组织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3、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地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人员和财产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
1、一般气象灾害(ⅳ级蓝色)
接到灾情消息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
2、较大气象灾害(ⅲ级黄色)
接到灾情警报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施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各施工人员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方人员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上报防灾领导部门。
3、重特大气象灾害(ⅰ、ⅱ级红色、橙色)
(1)接到紧急警报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各部门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方人员,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上报防灾领导部门。
(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及其他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施工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工地的脚手架、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有关部门人员配合,避免建材水泡受潮,减少损失,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工地停工人员转移贵重物品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二)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足够力量的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工地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三)治安保障
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工地的治安工作。
(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做好工地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工人疾病免疫和工地现场消毒工作。
(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工人的防灾减灾能力。
(一)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一方面及时派人到工地各处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将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整个工地的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各部门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工地进行大清理,对被淹的工地及时请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房屋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三)抗灾救灾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各部门针对防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以后抗灾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一)预案制定与完善
本预案由翡翠城灾害、极端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视具体情况变化会作出相应修改。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翡翠城灾害、极端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给予表彰,对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022灾害心得体会实用三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此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李立峰
成员:王云峰、李锦玲、杜继让、摆金虎及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事故处理组:年级组长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主要职责是: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
灾害心得体会实用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