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体会及收获 感受文化遗产 心得体会(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好,下面呢我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成立于1994年,它位于天津东部的临海地区,处于京津冀和环渤海城市带的交汇点上。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 153公里,由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3个行政区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组成。滨海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内,以新区为中心,在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分布了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这里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有人就曾这样打比方:如果说南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深圳号,东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浦东号,那渤海的经济航母就是滨海号。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车现在行驶的这条道路就是津滨高速公路,它全长28公里,是连接天津市区和塘沽开发区的主要高速公路。各位游客,车行前方就是海门大桥,从这我们能看到那个双塔耸立在河面的钢铁构架就是海门大桥了。塘沽地处海口,乃京津海上门户。古人在《咏塘沽》一诗中曾提到过海门,故将大桥命名为“海门大桥”。海门大桥是目前我国开启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开启式大桥,它始建于1983年春,历时2年半完成,总耗资3000多万元。现在我们的车已经上桥了,海门大桥总长903米,由正桥、引桥和引道3部分组成,其中正桥长260米,有4个混凝土桥墩支撑;大桥桥面宽20米,车行道则宽14米,可四车并行,整个桥面设计已达到一级公路标准。海门大桥不仅繁荣了塘沽的经济,而且给塘沽增添了壮观的一景。早在明代,海门就已经成为天津的八景之一,诗人李东阳所作天津八景中有《海门夜月》诗一首即可为证。现在啊,每天上、下午2次定时提桥,桥面会在2分钟内提升到设计的高度,届时等待通行的各种船舶便会鱼贯而行,场面蔚为壮观。
各位朋友,我们的车马上就要到海河外滩公园了,在此之前呢,我先做一个简要介绍。海河外滩公园是天津市海河开发中最早的一个项目,也是塘沽区政府本着以人为本,倡导民众至上、还河于民的重点项目,整个公园集休闲、娱乐、购物和美食于一体,是海河综合开发的龙头工程。好了,我们的车已经到停车场了,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和我一同下车去参观。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入园处,大家可以看到前方有一船形建筑碑体,上面刻有“海河外滩公园”6个大字,乃是原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所题。沿着主通道,我们就来到了星之广场,大家顺着我的手势看,前面一排正在演奏各种乐器的名为“沽水和声”的雕塑群正面向游客,展现出了一派歌舞升平、欣欣向荣的热闹场景。那整个外滩公园由文化娱乐区、商业休闲区、绿化景观区和高台观景区4部分组成,并以沿河木制人行道贯通。 我带大家先游览第一景区,大家请看,我们眼前的这个便是公园里最具代表的宏伟造型——碧海帆影,整个公园自西向东共设立了3座碧海帆影标志物,它们的高度依次是100米、70米和50米,从远处看这3个构造犹如大海中航行的帆船,与蔚蓝色的海河水相映成辉。来,朋友们咱们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介于一、二景区之间的水上喷泉了,它的主喷高度为170米,东西全长360米,喷泉变化水型多达27种,是我国目前高度最高、长度最长的水上喷泉景观。自古常言水火不相容,然而这里就有水中喷火、火在水中的独特景观,堪称国内水景之最。下面时间就交给大家自行游览了,但我要提醒您在自行游览时一定不能错过位于第四景区的“东方公主”号邮轮,它于1967年由法国建造,是当今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之一,当年周恩来出访非洲时就曾搭载过此邮轮,有时间的话,您不妨上船参观一下,也可在船上用餐或娱乐。最后我提醒大家2个小时之后,也就是11点整,我们在停车场集合,而后前往下一站——洋货市场。
好,人到到齐了,请朋友们随我上车。下面呢,我们就去洋货市场去游览一下。洋货市场坐落在塘沽区河北路以西,于改革开放初期成立,据说当时一些外籍船员经常把从国外带上岸的东西在这里交易,这便是洋货市场的雏形,那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洋货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了,市场的经营面积由最初的7千平米增加到现在的5万平米,而经营品种更是五花八门、一应俱全,小到手表、打火机,大到家用电器、摩托车应有尽有,其中不少舶来品是市面上少见的原装货。我们的车已经停靠了,下面呢就请大家去尽情游览购物天堂,随心所欲各置所需吧。
逛完洋货,我们继续前往下一站——大沽口炮台遗址。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塘沽区的海河于渤海交汇处,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大沽口炮台就是海防重镇,并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的美称。近百年来,大沽口炮台更是历经沧桑,几经兴废,它不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见证。多少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曾到此凭吊以激发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于解放前后两次登临大沽口炮台,体现了伟人对炮台的重视和关心。好,我们的车已经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去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位于汉沽区八卦滩,是以前苏联基辅号航母首制舰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军事主题公园,基辅号总长273米,宽53米,高61米,全舰共分17层,舰载官兵1500名。好了,目的地已经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和我一同下车参观。
游客朋友们,短暂的相逢就要结束了,很高兴与您在一起度过了开心的日子,我相信我们今天滨海新区的美景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您把在这里收获的开心和快乐带回家乡,把宝贵的意见留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完善工作。感谢大家一路上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期盼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再次相聚天津,最后祝大家归途一切顺利,一路平安!谢谢大家!
主题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天津分公司30管的朱文恺,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有关企业文化的话题。
不论是文化,还是企业文化,近几年在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建设中都被广泛提及。党在xx大报告中曾经提到:“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在企业当中,也奉行着这样的说法:“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向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现在我们中国的企业已经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怎样将企业文化付诸实践,真正的做到“我为先”,更加值得我们思考,这也正是我们这次演讲的主题。
那么,要做到我为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对文化和企业文化做一个解释。《辞源》中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文化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积累的过程使人们得到教化。这里面强调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就是“人”永远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所以我对企业文化下了个定义就是“企业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我看来,只有当企业的文化被员工认同了之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企业文化。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猎狗一起去打猎,看到了一只野兔,猎人就让猎狗去追,但是追了很久都没有追到。猎人就很不高兴,对着猎狗说:“你怎么连只小小的兔子都追不上呢?”猎狗就回答到:“你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同样,如果我们工作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我们怎么可能在工作中“跑的更快”,做的更好呢?只有当我们把工作,当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寻得突破,做出成绩。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价值相契合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自我实现,也才有助于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
那么,我们怎么认同我们企业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呢?我认为有两点:
(一)转变认识
我们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用来装扮企业的饰物,它一旦被创造出来,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它不仅为企业所造,它也创造着企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努力了解企业每一次变革,在参与当中认同企业文化。很多人一直都把企业文化当成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样的想法,要知道企业文化是属于企业的,并不随着某个高层的变动或职业经理人的离开而变化。因而,我们要转变认识,让企业文化不断地在心中沉淀,进而转变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在日常点滴中践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实践是体现在我们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决定里,绝不在于好的口号,动听的宣传语,而平日里对每一件事情的评价,都是形成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同时我们要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培养主动意识,树立商业意识,增强时间观念,培养团队发展意识等等。只有当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工作的动力来源于热爱,践行企业文化的力量来自认同。努力实现企业文化的发展,作为一名华兴人,我们责无旁贷!‘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企业之魂,文以造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华兴不断的发展,每一位员工都会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华兴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主题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
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体会及收获 感受文化遗产 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