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劳动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 战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战疫劳动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这一代青年,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没吃过苦。以往他们曾被质疑、被担忧,身上被贴上的标签往往是“自我”“个性”“叛逆”“缺乏责任感”……如今,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却“瞒着父母”“告别未婚妻”,立下军令状后毅然投身于抗疫大军。
这一代青年,面对严峻的疫情,他们闻令而动,上演最美逆行;肆虐的病毒面前,他们用年轻的身躯筑成人民群众的防护墙;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与时间赛跑,给自己按下了“加速键”。
2月1日起,在南京南站志愿服务6天;2月7日,献血400毫升;2月8日起,又连续在志愿服务岗位工作了27天……这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5岁青年志愿者殷学强的战疫时间表。“我年轻,扛得住。”朴素率真的话语令人心生敬意。
大学生周淦映的老家在东莞市沙田镇,镇上有一个生产口罩鼻梁条和耳带的企业。疫情暴发后,该企业紧急复工复产,周淦映投身入厂,成为一名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助力口罩生产。
“17年前的非典,那么多人保护着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95后姑娘文娇银说,“现在我长大了,我也要长成大树,去为人遮风挡雨。”
这一代青年,口罩和防护服遮不住他们稚嫩的面孔,经历过抗疫战火的洗礼和淬炼,“娇滴滴的一代”已然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也成为了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如果说责任和担当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那么抗击疫情就是这一代青年最好的成长礼。抗疫一线的考验将他们历练得更加成熟坚毅,曾经哼唱着“不想长大”,如今却披上战袍,站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他们用行动宣告着“我们已经长大”,以担当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了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从95后护士李慧“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的叮嘱,到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医疗队队员“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请战书,从坚守临床一线不幸感染殉职的29岁医生夏思思,到倒在抗疫一线的南京90后民警徐昊,“90后”“00后”的青春群像在战疫中更加闪亮,青春斗志在火线上更加激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百余年前,五四运动先驱李大钊曾这样喊话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新时代,这一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成长的过程中恰逢这场疫情大考,更当以无所畏惧和全力以赴的精气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交出中国青年的`合格答卷。
对于战疫劳动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刷爆”各大网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此次疫情中,“90后”手撕“标签”,实现了从“垮掉的一代”到“战疫先锋”的转变!除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外,还有许多“90后”党员在防疫一线书写了青春誓言,今天我想分享一位“90后”小白选调生,在一个近10万人口的城中村坚守奋战51天的故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怎么又要上班了?三十那天你刚值班,今天才初二。”
“新垵村外来人口多,又是大村,疫情防控压力大,虽然还没通知结束休假,但我还是提前回村里吧!”
“洋诶,你去吧,
战疫劳动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 战疫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