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心得体会和方法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心得(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 学校成立由学校校长为组长,行政领导和相关人员参与的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紧急情况下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处置,制定、审查疏散演练工作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救助、联系工作。
组长:杨xx
副组长:刘xx
成员:甄xx
2、 以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成立相关的组织工作机构,分别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组织管理、对外联络、紧急救治工作机制,确保各工作机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转。
(1)安全保卫组:由保卫科、总务处负责。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通道的维护,进入校园人员的监督,食品、水、电、通信以及物资的供应等,并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救助,维护现场秩序。
(2)宣传教育组:由政教处和团委负责落实,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参与。负责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紧急情况下协同其它部门做好学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3)组织管理组:由教务处负责,体育组落实,全体教师参与。各班确定一名安全引导员,由体育委员担任,负责引导全班同学按指定路线疏散。任课教师负责及时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危险区域。体育组做好安全区域内(操场)的人员管理、调动,各班主任负责统计人数,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4)对外联络组:由办公室、工会负责,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协作单位、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汇报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的进程等。
(5)医疗救助组:由医务室、总务处、团委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成立医疗救助小组,救助受伤人员,向医疗机构求助以及灾后疫情监控和消毒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1、 疏散线路:
(1)西楼梯疏散班级:高三10、高三9、高二6、高二5、高一1、高二12
(2)中楼梯疏散班级:高三8、 高三7、高三6、高二4、高二3、 高二2、
高二11、高二10、高二9
(3)东楼梯疏散的班级:高三3、高三2、高三1、高三5、高三4、高二1、
高三11、高二8、高二7
(4)教学楼一楼高一2、高一3、高一4、高一5、高一6、高一7、高一8直接从教室出来由操场北门进入操场
(5)科技楼学生的疏散:从西楼梯下至一楼,然后从操场东门进入广播操各班的位置
(6)办公楼教室:高一9、高一10、高一11、高一12由操场东门入场
2、疏散顺序:
(1)教学楼第一、第二层学生、科技楼上课的所有班级、办公楼教室的班级疏散
(2)教学楼第三层学生疏散
(3)教学楼第四层学生疏散
(4)教学楼第五层学生疏散
此顺序由王xx、林铁在广播上指挥,每隔间30秒放一批
3、 集结位置:学生撤离教学楼后应迅速到操场集结,具体地点按照每天广播操各班列队位置。集结后班长要认真核对人数,检查伤病情况,并及时将准确情况向班主任汇报,并由班主任向政教处汇报。
4、 演习时间:8:45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室听校会动员
8:55班主任强纪律与安全
9:01疏散开始
9:20 集结、统计完毕
9:21 总结点评
9:30学生回教室上课(班主任回班级负责至本节课结束)
5、重点部位责任人:
(1)电铃:林xx(全市统一演练时以统一警号为准)
(2)广播指挥:王xx、林xx
(3)各楼梯口负责人:
教学楼西楼梯 教学楼中楼梯 教学楼东楼梯 科技楼西楼梯 前楼教室
一层 夏xx
二层 杨xx
三层 李xx
四层 顾xx
五层 陈xx (4)操场队形整理和调度:吴xx
(1)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铃、哨音或其它方式发出警报,全体教职工应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组织学生进行疏散。任课教师作为安全疏散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停止授课并组织学生进行撤离,当学生全部离开教室后任课教师撤离,并及进观察、处理突发事件。
(2)总务处及时开启安全通道的大门,保证畅通;及时关闭天然气、电源等设备,组织人员进行抢险自救准备。
(3)政教处、团委协助医务医紧急成立救助站,设立明显标志,做好救护准备;体育组做好人员的疏散指挥与集结调动等工作。
(4)办公室、工会马上开展联络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学校情况;并配合学校做好受伤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善后处理工作。
(1)为了保证全市同步的9.18演练万无一失,我校在九月十七日大课间时间举行预演。预演方案同上。时间从8:35至9:05。
具体步骤:
8:35-8:39班主任到班,校广播动员
8:40-8:45三遍铃声响后疏散,听从广播知。
8:45-8:50总结点评
8:50 开始大课间
(2)请王xx主任在9月16日利用校会进行宣传动员。
有关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1目的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陕西省气象条例》、《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汉中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汉中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xxx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xxx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暴雨、暴雪、寒潮、大雾、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1.4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按影响种类、区域、程度以及危害程度等,分为特别重大气象灾害(ⅰ级)、重大气象灾害(ⅱ级)、较大气象灾害(ⅲ级)和一般气象灾害(ⅳ级)四级。相关标准之一达到即为达到该等级的级别。
1.4.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产生生活秩序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或造成特别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2重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高温、冰冻、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较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3较大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大风、低温、高温、冰冻、大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4.4一般气象灾害
(1)暴雨、暴雪、低温、大雾、霾、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本镇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1.5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县(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使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实施分级管理。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镇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2.1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xxxxx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镇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赵志刚。
副指挥:周涛(镇政府副镇长)
成员:朱锁锁(镇人大主席)
陈海彦(镇党委副书记)
杨艳霞(镇组织委员)
潘毅(镇纪委书记)
李欢(镇政府副镇长)
黄新云(镇武装部长)
马志鹏(镇维稳办主任、司法所所长)
高建平(镇食药所所长)
各村(居)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务大厅,由周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康伟负责日常事务
2.1.2镇指挥部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2)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
(3)负责调集气象灾害应
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心得体会和方法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