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 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50字(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一

春寒料峭,这只千纸鹤却让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在小区内,楼外的报箱丢报现象时有发生,想不到这家人居然这么细心。从语气和字迹上看,他应该是个学生吧。孩子这般懂事,真让人感动!拿着报纸和千纸鹤,脑海里浮现出平时许许多多让我感动的那些小事。

一位朋友从我这里借走一本书。还书时,我发现她居然给书包了个精美的书皮!她说:“看了你在书中做的批注,知道这是一本你非常看重的书,所以我给它穿了件外衣,怕弄坏它。”捧着书本的那一刻,我直觉得胸间清风骀荡,暖阳灿烂。春节前夕,对门新来的住户突然敲开我家的门,手里端着一盆正在盛开的水仙花,“马上要过年了,送你家一盆水仙,我媳妇栽的,给你们增添点节日的气氛!”接过水仙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楼道里都飘满了水仙的清香,那清香竟然带着阳光的味道。

楼上住户下楼时,发现我家防盗门上插着一串钥匙——妻子外出锁门时,匆忙间忘了拔钥匙。这位大妈竟放弃了上街买菜,拔下钥匙,整整在楼道里等了我妻子一个小时!当妻子向她致谢时,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楼上楼下住着,相互照应是应该的嘛!”一句朴实的话,却让我和妻子连续几天都沉浸在“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氛围之中。

前几日出门时,忽然发现楼门口的电子门上贴出了一则“公告”:近期高中学生上晚自习,晚上9点钟放学,请各位家长安好走廊感应灯!寥寥数语,让全楼的住户都感到有一股春天的暖流涌入心间。

坐在单位的办公桌前,掏出烟来刚想“熏”着,猛然发现电脑旁贴着一行打印的提示:请节制吸烟。人到中年,更要关心自己的健康!知道是同事干的,心里一热,赶忙把掏出的烟放了回去……

类似这样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也许会有人诧异地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嘛。”是的,这些事,既不惊天动地,也无豪言壮语,但恰恰是这些常常让我们忽略的瞬间和情节,在组成、充实并感动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如随风潜入夜的丝丝春雨,润泽着我们日渐麻木的心田,使我们“曾经沧海”的心灵园圃绽放出爱的翠绿和感恩的花朵!

那些常被我们忽略的感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珍惜生活的美好,珍视生命中的感动!

关于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二

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

1946年8月,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他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开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1948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玻恩合写了一篇论文递交给大会。会议召开时,玻恩因故不能出席,于是由程开甲宣读论文。不料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了激烈争论,程开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与这位193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展开舌战。担任裁判的大会主席泡利最后也只得风趣地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这个裁判我当不了,还是让玻恩来裁定吧。”

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跟程开甲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因而才能

程开甲彼时所处的时代,日本侵华,大好河山被日本铁蹄践踏。在浙大求学时,浙江大学为了躲避日军的炮火,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换了7个地方,被称为“流亡的大学”。这份悲愤和苦楚,程开甲至今仍刻骨铭心。

到英国留学后,国家贫困落后受欺负,身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也备受歧视,但只能暗自承受。他明白,这个世界只有拳头硬的人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直到有一天,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希望!

“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看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挺得直直的。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但现在开始变了。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这是60多年后程开甲老人的讲述。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对于他而言,这是一辈子都不会磨灭的回忆。

1950年8月,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购买了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回国后最初的十年,是日子平静的十年。他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物理系,程开甲协助施士元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固体物理教材《固体物理学》,对我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程开甲就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接任副所长,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他消失了。就如同所有消失的“两弹元勋”科学家一样,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西北荒无人迹的荒漠上,从此消失20余年。

程开甲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

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 感动中国彭士禄心得体会简短50字(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