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大全(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一
2009年12月3日午时,我们文体中心全体人员观看了这部以战争为背景题材的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沂蒙六姐妹》,那个午时,泪水洗礼了每个人的心灵,感动了每一个灵魂。
影片一开始六姐妹的形象一一进入观众视线里,切入点找得很巧,以为孟良崮战争支前、完成补给任务为主线,以一对从未谋面的新人结婚为辅线,矛盾找得看似小却很巧,整片的铺垫就此展开。
感动之一:二胡音乐的沧桑进入枯枝、石磨、冰柱的沂蒙山区,随着战争局势的愈加严峻,二胡音乐反复再现,悲凉和坚韧层层递进,音乐第三次出现时,女子担架队奔赴在战火中,没有穿军装的柔弱无助的农村妇女本应是被人呵护的,但在炮火中,她们的身影却凸显出无比的坚强大爱……
感动之二:春英是一位朴实、任劳任怨、坚忍的红嫂。丈夫牺牲,“别告诉俺婆婆、别告诉月芬”,一个人忍着……夜深人静时,应对熟睡的儿子,心如刀绞……婆婆的棉坎肩传给了春英,把女人的大爱带到了前线,最终披在了一位受伤的冻僵的战士身上……
感动之三:“俺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呢!!!”倔强机灵、善良正义是月芬的真实写照。约定的婚期已到,丈夫却在前线抗敌,她就抱着公鸡拜堂成亲,直到丈夫牺牲,也没能见上一面。影片三次描述月芬寻找丈夫,第一次是羞答答的让人心疼与怜惜,最终看着队伍离去,大声的把爱喊出来;第二次是狂喜、狂奔,可是赶回家里,却已人去屋空,成为一生的遗憾;第三次是浮桥下头的凝望,那瘦小的身躯是多么的坚强,而那急行的脚步是在肩头上落下今生唯一的印记,她就是用这种如此令人痛心的方式送走了挚爱。
感动之四:支前的粮食用尽了,婆婆说“把咱家的先用上……”,月芬“给臭留一口”,让人心酸。那正是陈毅元帅的那句名言:“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摊过了长江”。
感动之五:“满门忠烈、浩气长存”原先坚强会如此残忍,需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之所以能让观众黯然神伤,眼含热泪,就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这种力量让观众产生共鸣,
此时“沂蒙山小调”回荡的耳畔,“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在我看来,沂蒙精神是一代中国女性艰苦抗敌、崇高的革命忘我精神。无论怎样绝望的境况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永远都有期望,那是一种震撼欣慰的力量,她们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小家,同时也用青春和幸福去奠基一个民族兴盛的期望。她们的笑是那么的美丽,而她们的泪依旧凝结了我们今日幸福的宝藏。
当每个人哭红者眼睛走出电影院,心境是一样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去理解、去感悟。结合此刻我们正在进行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六比一做”活动,我们应当怎样做相信每个人都会反思和改变。
最新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带领广大师生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汲取奋斗前进的力量。新疆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校报、抖音等校园媒体平台同步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党史故事”“党史微课”“党史知识”等栏目,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的故事,宣传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生动事迹和典型做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唱响在巍巍蒙山、滔滔沂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中华大地绵绵不绝,久久回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长期驻扎在沂蒙。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13年11月25日,踏上山东临沂这片曾饱受战火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
在山东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真实再现了当年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感人事迹。
王换于是沂蒙红嫂中的一员。她和儿媳张淑贞创办战时托儿所,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三年多时间里,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其中包括罗荣桓、徐向前等将帅的子女。
当时物资十分匮乏,她们就把自家刚出生的孩子放到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喂给年龄小、体质差的托儿所孩子。40多个孩子健康成长,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不幸夭折。
很多年后,女儿于爱梅问母亲张淑贞,当时为什么那么狠心?张淑贞说:“自家的孩子,没了还能生养。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没有了血脉,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山东临沂市常山庄村沂蒙红嫂纪念馆,记录了很多沂蒙红嫂的故事。一个个感人故事背后,是她们用生命写就的军民鱼水赞歌。
山东临沂蒙阴县烟庄村,是“沂蒙六姐妹”的家乡。
解放战争中,“六姐妹”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凑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
五位“沂蒙六姐妹”在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时的合影
1947年春,解放战争进入重要时期。正是有了源源不断的后方支援,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仅用三天时间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整编74师,初步扭转华东战局,为我军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大军联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明。
70多年前,烙煎饼做军鞋,带领乡亲们全力支前的“沂蒙六姐妹”让人动容。70多年过去了,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线,涌现了新时代的沂蒙扶贫“六姐妹”,她们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又传颂在这片土地上——
经营进出口服装企业的曹淑云,将扶贫车间开进了山区,让近三百名留守妇女学到技能赚了钱;
从养猪农民变身“电商达人”的牛庆花,成立果品合作社,让周边十几个村的水果卖上好价钱;
90后的王洋,研究生毕业后,报名到临沭县朱村做大学生村官,一心忙扶贫,把原定的婚期推迟了两年……
这是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的刘加芹创办的服装加工厂扶贫车间,共有职工60多名。刘加芹已累计帮助了20多名残疾人和12户贫困户脱贫,很多贫困家庭通过在她的扶贫车间工作,实现了就业增收梦。
“十三五”期间,1000多万沂蒙儿女充分发扬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层面亮点频出,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沂蒙答卷。
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八百里蒙山沂水儿女,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干出一番新天地。
最新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三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蒙山自然、人文景观数不胜数。在这里,我给大家简要介绍几个蒙山极具特色的代表景点:
1、颛臾古国颛臾国都城旧址位于万寿宫古建筑群正南4公里,城墙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颛臾是夏商方国,传为太昊后裔,西周初年建颛臾国,附庸于鲁国,代表周天子主祭蒙山,要比秦始皇泰山封禅至少早800年。
2、万寿宫原名古蒙祠,宋代改为道观,名玉虚观、颛臾王庙,后易名万寿宫。明朝诗人王世贞写诗称赞万寿宫:“霞矗黄金界,虹飞白玉桥”。清康熙年间万寿宫达到鼎盛时期,道众达300多人,说明在当时万寿宫在全国道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寿星巨雕位于蒙山主峰龟蒙顶西北,是蒙山作为东方养生长寿圣地的标志性景点。寿星巨雕依花岗岩山体雕刻而成,高218米,宽200米,是乐山大佛的3倍。20__年,寿星巨雕作为世界上现有的最大山体雕刻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4、沂蒙山天然氧吧位于蒙山中路与东路交汇处,下方峡谷长10余公里,纵贯蒙山核心,该峡谷林木茂盛,栈壁险绝,空气清新,吐呐风云,云气自谷底而出,慢慢升腾,到达此处。据1998年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该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万个单位,是北京生态中心的176倍,是大气平均值的4400倍,为全国之最,因此蒙山很早就被誉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是人们健体、疗养、养生的最佳去处。
5、鹰窝峰位于蒙山步游中路,于深壑峡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因只有苍鹰飞临其上筑巢,无人能登攀,而得名“鹰窝峰”。该峰绝壁如削,峻岩森森;峰顶苍松如盖,峭壁之松千姿百态,或树冠扁平开张,或枝干旁倚斜出,绕有情趣。整个山峰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令人叹为观止。每当夕阳西下,云归鸟还,奇峰与落日相应生辉,斑斓瑰丽,形成了“暮色苍茫千嶂暗,万山丛中一片霞”的奇绝景观,实乃山水画屏,人间奇观。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之说。
6、伟人峰自主峰龟蒙顶向西北举目远眺,林海环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卧,眉目清晰,神态安详。其形态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极为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党旗覆盖,党徽栩栩如生。更为奇巧的是该石崮脚下有一村庄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为“毛”姓后代,几百年来一脉相承。无数的巧合堆积成旷世奇观,见者无不称绝,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连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主要负责人见此都称之形神俱兼,非常逼真。
7、蒙山主峰龟蒙顶龟蒙顶为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东省第二高峰。峰体呈穹隆形,犹如一只巨大的神龟伏卧于云端天际而得名。《孟子》中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东山”即指蒙山。一年四季登上蒙顶,会在你眼前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顶日出、蒙山云海、蒙顶佛光、蒙顶雾松等奇妙景观,特别是秋季天高云淡之时,登上龟蒙顶,
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沂蒙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大全(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