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大班《小老鼠打电话》教案(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对于这首歌曲,其实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听着欢快而悠扬的歌声我仿佛感觉到自己又回到了年幼的孩提时代,仿佛也面对着大海感受它的博大。所以在情感态度上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也很想让如此动听的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但是农村的孩子很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大海,所以课堂上,我用图片和声音导入,让他们先去感受大海的宽阔与美丽,再引导孩子进入本课内容,为了使课堂更加的生动,从设问引入到情景设置,带领孩子来到海边,感受大自然的变幻与神奇,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另外, 我用恰当的比喻把课堂中的装饰音引入到了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模仿上滑音与波 音的声音,并运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快乐中理解、玩中掌握、形象中模拟、模拟中感知、认知,并达到了我预期制定的目标。

而对于在第二部分曲调中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这个学生不是很能唱到位的难题时,我想到了用指挥划拍这个办法,这样既控制了三拍半的时值又具有乐感。学生在节奏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将歌曲表现得更为生动。本课的学习也在这个环节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甜美的歌声,唱出小海螺回到温暖的家,从而使他们富有爱的童心得到升华。

但在此课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我在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时,没有做到让学生静下来,专心的来欣赏音乐表现力,学生很自然的随着音乐哼唱出来。我则盲目的认为这么多学生都会唱,那在我的教学中不是很容易了吗?但事情往往是因为平时教学要求的不够严禁,而导致学生不会欣赏就无法正确学习歌曲中暴露出来的难点问题。这是我多年教学中的一盏红灯,我要把这盏红灯尽快的消失在我曾失误的教学中,让学生从会欣赏简单的歌曲开始,慢慢的去欣赏著名的音乐作品等等。在歌曲教学中没能及时抓住难点:咬字、吐字及对学生备的不深、不透。总之,不足之处一箩筐。我要以此为借鉴,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还是比较具有亲和力的,也适合学生的年龄段,我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想,只要老师对课堂投入了情感注入了心血,那我们的学生肯定会热爱堂课并喜欢音乐!

2023年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6页、练习六第6~11题。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探索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等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 情境引入

1、呈现情境:货架上摆放着四样文具,练习簿0.48元,三角板0.65元,橡皮0.3元,直尺1.25元。小明带了0.5元,他能买到其中的哪一样文具?

(1)读题: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和数有关的信息?

(2)提问:你觉得他带的钱够买其中哪一样文具?

结合已有经验,学生通常会给出练习簿和橡皮两个答案。

(3)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小明带的钱够买一块橡皮的?

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唤醒三年级所学的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随后进一步探索多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较复杂的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

[说明:与教材中的例题相比,上述情境增添了一些数学信息,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力图使现有的情境较原先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收集、组织、比较等数学思考中来,另一方面,0.3元与0.5元之间的比较,又巧妙地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旧知予以激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认知上的铺垫。]

二、 探索新知

1、提问:小明带的钱为什么够买一本练习簿,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随后组内交流。交流时,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以丰富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学生在交流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方法:比如借助元、角、分进行思考,或者从小数的组成上进行分析,也可能借助图形给出解释。教师应认真参与学生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为随后的全班交流做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说明: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中呈现出的不同思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他们独特而富有差异的思维水平与层次。教师参与倾听,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教师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思考方法背后的思维梯度,从而为随后组织学生展开有序列、有层次的数学交流做好准备。]

2、全班交流。

教师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如下顺序展开交流。

(1)第一层次:结合生活经验,给出直观解释。

学生交流:将0.5元和0.48元化成几角和几角几分,然后进行比较。

教师引导:通过将新知转化成以前所学的旧知,然后巧妙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明带的钱不够买一块三角板或一把直尺吗?

学生尝试用这一方法解决新问题,并交流。

(2)第二层次:借助直观图形,初步构建模型。

质疑:并不是所有小数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比较大小的,如果没有了具体的单位“元”,又该如何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呢?

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其他方法,并阐明思考过程。教师则努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力图使每一个学生弄明白这些方法。

引导:有时,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抽象的小数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变得既有趣、又简单。

教师呈现如下三种图形各10个(每一小组都有),并介绍:大正方形每个表示1,长方形和小正方形分别表示0.1和0.01。

你能用这些图形表示出0.5和0.48,并借助图形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比较0.5和0.65、0.5和1.25之间的大小。

(3)第三层次:摆脱直观束缚,逐步抽象概括。

出示0.32、1.16、0.9、0.88四个小数。

提问:你能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

明确要求:你可以用图形先摆出这些小数,然后比较;也可以不动手,通过在头脑中想图形,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当然也可以不摆、不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尝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了解情况。

交流。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后两种情况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支撑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抽象思考的层面。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以完成对方法的优化。

[说明: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比较方法只是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方法,更为一般的方法应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却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解释清楚的。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抽象方法背后的直观数学模型,通过数形转化,将抽象的小数转换成具体、直观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当然,直观的模型只是一个脚手架,是学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桥梁,教师在学生获得直观模型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直观模型中摆脱出来,鼓励他们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最终实现了从直观思考向抽象思考的必要过渡。]

三、 巩固应用

1、“练一练”。

(1)学生独立尝试。

(2)交流比较的方法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以进一步强化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练习六中第6~11题中

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大班《小老鼠打电话》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