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 明朝的感悟(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生卒:1328——1398……
主要经历:1328——1344年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敲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2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的家境贫困,他在亲人将近死光的情况下做了和尚。不久他在少年好友汤和的邀请下参了军。后来自己独自建起了一个部队,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拼搏之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8月2日,主攻将领徐达纵马奔入齐化门,元朝灭亡了。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封赏了许多官员。但他晚年杀死了很多名将,还有很多他认为是贪污的官员。不过这些官员一些是没贪的,还有一些和明代晚年和历史上诸多朝代比起来也算是贪少了。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在朱元璋以前就病死了,朱元璋就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帝,称建文帝,这引起了很多藩王的不满。加上朱允炆还要消藩,当时最有实力最会打仗年纪最大的藩王朱棣初场了。和尚姚广孝的帮助下,朱棣树立了决心,最后终于夺取了皇帝的宝座,年号永乐,史称永乐大帝。
有关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其情节一波三折,其描述引人入胜,其文风...咳,不乱吹了。
我惊艳于它幽默的文风,当我看到朱元璋简介那段时,忍不住开怀大笑,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映入了我眼帘。
这本书也可以算是小说吧,可它比之大秦帝国却又截然不同。
大秦帝国戏剧化成分过高,对始皇帝、大秦政策的描述过于夸张,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成为一件供人学习的工具。
而明朝那些事儿就不一样了,笔下多为真实,纸上亦为实,少量的虚写,风趣的文笔,一段段历史跃然纸上。
既不古板又弄虚作假,细腻的文笔,淋漓致尽的描述,有时我也希望我能做得那么好(暂时不可能的)。
明朝那些事儿乍一看很长,令人望而却步,可一旦读起来,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一本又一本,行云流水。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荣不让之势就看完了。
这么说吧,明朝那些事儿是我看过最好的历史书了,剧情方面张弛有度,并没有过多的虚构。
我的许多同学也是看过此书的,乃至于语文课演讲的内容都是此书。
作者在文中多次将自身的观点与史学家观点作对比,有时更是十分的直白。
文中关于东林党的覆灭一段,许多人认为是:一群高尚的君子,输给了一群下三滥之人,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当年明月的笔下为我揭示了不一样历史,他明确地指出,是一群精明的人输给了另一群精明的人。
后面更是给出了他查阅多方史料得出的结论。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他写的书确实是入门者的不二之选,既能给人树立权威不一定正确的概念,又不会误导萌新。
什么?你问我大神看哪种书?
如果是真正的大神,我推荐你看 史记。
看史记是要有文化素养做底蕴的,至少要能看得懂他在讲什么。
有关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这学期,我买了《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读过之后,我深受感动。官场内斗,真是太可怕了。
严嵩斗倒了夏言,徐阶斗倒了严嵩,高拱斗倒了徐阶,张居正斗倒了高拱。但今天我说的不是这些人,而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他的前辈——戚祥,曾经和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起奋战沙场,立下了许多战功。从那时起,戚继光的家族就没有出现过人才,直到戚继光出现。
当戚继光刚刚接掌父亲的职位时,他所接收的士兵都混成了兵油子。这些士兵素质差,他弃用,要求重新分派士兵。他和士兵们一起去训练,他以不同的方式训练,总是让士兵们互相战斗赢了的赏钱,输了的赏军棍。
他这种训练方法很好,士兵们饱受戚继光的训练折磨,他们把不满都发泄到敌人的身上,但后来还是差点被击败,于是他想到孙子兵法: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他发现自己的士兵不行,于是在乌义地区招募了一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新军,并进行了演练,最终使这支新军所向披靡。
读了戚继光的故事,我觉得,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就像戚继光,如果他看到他的士兵都是那种士兵就放弃,他就不会完成他所做的事情。此外,他的训练或教育也很好,首先让士兵们互相搏斗,然后让士兵们向敌人发泄自己的愤怒。就像我们的戴老师一样,她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所有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她的教育方法行之有效。
戚继光在明朝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他。
有关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一共有七部,它主要
明朝灭亡心得体会和感想 明朝的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