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中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英中学培训心得(二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精英中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百年杭高,人文璀璨,办学精神,薪火相传。从蒋梦麟校长“兼容并包、提倡自由”的教育,到马叙伦校长“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新式教育”,从经亨颐校长之“人格教育”,到朱自清校友的“信仰教育”,均是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以生为本的人文教育。近年来,学校传承百年办学精神,将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致力于培育学业基础好、综合素养强、发展后劲足的高学识、高素养、高成长的卓越人才。
一.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追求“高学识”
“新学习”计划推进行动。高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识水平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学科、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方面学业基础的关键。为此,学校积极开展“新学习”行动,高度关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学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通过衔接、转轨、巩固、发展四阶段系统设计,通过四大学习规范、技能训练四步曲、学习能力四要素等项目实施,促进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习境界。
“新课程”体系创建行动。夏书记在育人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努力让学生能够“选择性”地学习。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选择性,学校以“和谐 个性 卓越”为育人目标,与时俱进地创建了“杭高星”课程模型,形成了基础核心、拓展深化、实践探究以及人文、科学、技术、人格力、领导力、自主力等“三层六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必修、选修、自修的修业体系,以支撑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和卓越发展。
二.立人为先,因地制宜,追求“高素养”
“新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立人为先,以文化人,是学校“新校园”文化建设行动之目的。夏书记指出: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因地制宜,抓小见大,让校园里的草木、泥土、砖瓦、建筑,都驻留着文化,镌刻着精神。杭高校园每一步都是历史,每一处都是文化。红墙的瓦房、叔同的长亭、鲁迅的樱花相守了百年,甬道的斜阳、连廊的时光、庭院的和风流转了百年。学校陆续建成了“一苑一墙一井”(贡苑、浮雕墙、贡院古井)、“三园三馆三亭”(亨颐园、养正园、树人园、杭高校史馆、鲁迅纪念馆、张抗抗作品陈列馆、贡院碑亭、叔同亭、鲁迅亭)等人
精英中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精英中学培训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