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疫救灾心得体会如何写 防疫抗灾心得体会(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抗疫救灾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大家好!

我是广西的一名学生,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疫情期间,你们的所有举动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新型冠性病毒在春节前爆发。春节,本该万家团聚的好日子。而你们?则奔赴x抗疫最前线。重整戎装,刀剑出鞘,驱赶病魔。

而x疫情最为严重。由于封城阻路,x物资紧缺,人员告急。中华儿女岂能袖手旁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中央一声号令,千千万万的企业家、明星、网红,军人、志愿者,都纷纷捐款捐物。

为了抗击疫情,十天修建火神山医院。上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兄弟,夜以继日不停地干。累了,直接躺下,不顾冰凉的泥巴,饿了,一顿快餐解决。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能帮助你们。但我们也在用实际行动来预防疫情,不给国家添麻烦,我们尽量少出门,勤洗手,不走亲,不访友。如果出门戴口罩,家里常通风消毒,看看书,写写字。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但你们也别忘了,要注意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疫情期间,身体最重要,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你们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

每当看到你们摘下护目镜、口罩的时候,你们露出了的笑容,我觉得那是世间最美的笑容。

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我都会为你们默默祈祷。祈祷你们战胜疫情,平安凯旋!

1998年的洪水,20__年的非典,20__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都挺过来了。那么20x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坚信:我们也一定会挺过去的。

你们加油,中国加油!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主题抗疫救灾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致万千一线抗疫英雄们:

抗疫英雄们,愿你们一切都好。

在这场战役中,感谢你们挺身而出,奔赴前线,因为有了无数的你们,我们才有希望战“疫”。我们素昧平生,没有颁奖礼可以为你们加冕,但你们永远是我们眼里的英雄。

你们宣誓过响亮的口号,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成为一名“南丁格尔”。在祖国需要的时刻,你们毫不犹豫地前往了别人所怯的“危险之地”,谱写了一曲家国名曲。

你们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而是走出小楼,与时间赛跑。“我们毫无缘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在脆弱中延续”,在这场“跑毒”中,我们是脆弱的,是你们给了那些未能成功跑出毒圈的人们延续的希望。

舍了小家,为了助力大家。感谢你们的付出。你们埋进工作,“以汗洗衣”;你们不眠不休,彻夜奋战;你们就近“找家”,有家难归。是你们替我们握紧了每一位患者的手,让他们有力量去对抗死神;是你们紧咬着牙,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的生命,是你们的日夜奔波换来他们的一线生机;众多质疑,你们没有退怯;物资紧缺,你们也努力克服。感谢你们的牺牲,感谢你们的坚持。

林清玄说过:“只要在坏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人情与信用,并不失去伟大的愿望,那么再坏的年景也可怕。”20__年注定是一个不那么平凡的年岁,甚至它是在人们用尽力气欢迎中带来了不幸的年岁,但因为有你们,有了大家共同战“疫”的愿景,它看起来不那么糟糕了。可我仍知它来势汹汹,而你们在努力抵抗。谢谢你们作出的努力。谢谢你们不懈的奋斗。

20__不是个温柔的年份,但你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人间大爱!村上春树说:“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这些时日必定是艰难的,我们一起携手,一起抗疫,一定能一起熬过这漫长的时日。那时春花夏风秋霜冬雪,我们一起共赏;那时清茶软糕甘果佳肴,我们一起同食。加油!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抗疫胜利肯定就在前方。

隔着万水千山,遥遥谢过诸君,万分盼望诸君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主题抗疫救灾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249例,其中武汉市39462例。

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征——

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向湖北已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军队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医务子弟兵。

“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嘱托,满怀“我们定能赢”的必胜信心,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谁没有自己的亲人,谁不知道平安的可贵,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同病魔决战,与死神较量,他们毅然决然告别家人,挥别家乡,义无反顾冲上火线,冲上战场!

火速驰援共克时艰

除夕之夜,这样一张照片刷屏: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女兵扭着头、抿着嘴,挽起袖子打针。

这名女兵,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照片的场景,是医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刘丽已在机场过了安检,准备去看女儿。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当晚就赶往武汉。

出发前,刘丽只是给妈妈打电话说有任务需要驰援武汉。七天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这张照片又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妈妈才知道,她是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勒痕在女儿脸上,疼痛在母亲心里。妈妈哭着打电话来问“你的脸还能恢复吗?”刘丽却满不在乎:“当然能,我还是你漂亮的乖女儿。”

经中央军委批准,除夕夜,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坐军机出发支援武汉。医疗队中,有不少是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医护人员。

武汉市民刘朋说,人民子弟兵来了,胜利就不远了!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今年才22岁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朱海秀在汉口医院隔离病区上班,需要提前一小时去医院穿好防护服;工作中,防护服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下是满满一层雾气,但仍然一刻不肯停下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从祖国各地向武汉集结。

“我们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你们哪个医院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武汉天河机场。紧急驰援武汉的山东、四川2支医疗队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山川磅礴任风雨,砥砺同袍抗疫情。除了“东齐鲁”“西华西”,还有“北协和”“南湘雅”,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尽锐出战。

在武汉当地,有6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1.5万余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连接了8个电话。到现在,他已经在疫情中坚守近两个月,常常是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工作协调,突发事件处理,应接不暇。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全部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雷厉风行”,是同事评价他时说的最多的字眼。

“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其实,张定宇自己,也是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身体会慢慢萎缩直到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张定宇的妻子,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前不久,她突然觉得呼吸有些喘。她悄悄去查了淋巴细胞,很低;检测核酸,阳性;肺部ct,显示已被感染。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她。

好在,妻子最终康复。“我很内疚,连自己的家人也无法保护。我更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我们结婚28年了,和很多担心病人的家属一样,我也只是个普通的丈夫。”张定宇说。

争分夺秒生死竞速

2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吴亚玲悄悄走出了工作区。在员工通道的一个角落,她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她要见母亲最后一面。

千里之外,昆明跑马山殡仪馆遗体告别厅,吴亚玲母亲遗体告别式正在进行。前一天,原本健康硬朗的母亲突发疾病过世。她把悲伤压在心底,偷偷痛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吴亚玲还是像往常一样上班。今年44岁的她,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灾,2014年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在火神山医院,她的工作是监督每一名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是否做好防护。同事们都说,“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医护人员要实现零感染,全靠她了!”

虽然失去至亲痛彻心扉,她依然擦干眼泪回到岗位。吴亚玲和她的战友们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我会继续把我的工作做好,不胜不归!”她说。

忠孝两难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像吴亚玲这样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很多。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最先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该院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抗疫期间承担着巨大诊疗压力。

2月8日,是武汉市汉口医院副院长王琼娅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许多同事没忍住眼泪,甚至打电话来大哭。但她却反复强调“我还好”。

1月22日,王琼娅的丈夫、汉口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韩家发被确诊新冠肺炎住院。住院后,韩家发一度高烧至40.7度,伴发急性呼吸衰竭。好在目前病情逐渐好转,已经稳定下来。

在查房时,王琼娅曾经“顺带”探望过丈夫两次。“我问,你怎么样?他因为高烧不太清醒,就点点头,意思是让我放心。”在那之后,王琼娅再没有陪在丈夫身边。“我真的没时间去看,而且还要浪费防护服,我舍不得。”她更相信,有同事的专业救治,丈夫能挺过去。

有这样忙的父母,11岁的女儿早就已经习惯自己照顾自己。春节前,为了治病救人,夫妻俩早早送走了孩子。“那天早上,我把她喊起来,告诉她要收拾行李,之后会有亲戚把她接回老家。”王琼娅

抗疫救灾心得体会如何写 防疫抗灾心得体会(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