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陪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心得体会(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留守儿童陪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一
目前该怎么对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提升,并且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班级的在班会上,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为什么要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有进行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成长有什么帮助和影响等。在班会上对每一位同学都进行鼓励,使他们都可以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课外阅读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都可以说出来,同时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还有可以运用主题班会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不但能够对读书感兴趣,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应该读好书,读一些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有益处的书,比如《爱的教育》和《安徒生童话》,以及《成语故事精选》、《小故事大道理》和《三字经》等一些能给学生启迪的读本。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的阅读的计划,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监督。真正地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让小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说这些都是提升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式。
在晨读的时候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但是这需要同学的自愿,或是按照学生的推荐,事先一个星期就对晨读交流进行指导。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要求交流的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且说出具体好在哪里,使同学之间相互真正地做到分享自己的收获。
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交流上,还应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同学们可以对自己课外阅读的感受和心得以及体会进行交流。让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分享课外阅读产生的快乐。
对留守儿童在课外阅读上的体会进行展示,同时推荐给学生们一些好的书籍,让他们积极地进行分享,激励留守的儿童在课外阅读上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
很多的留守儿童几乎都是家里的老人进行抚养的,所以很多留守儿童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使得在课外读物的购买上很“吃力”,孩子们的阅读也不全面。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可以在班级中设置流动的书架,老师可以从图书馆去帮学生借阅一些书籍,然后以流动的形式使得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够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对于一些课外书籍比较多的同学还可以鼓励他们将书籍拿到班级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阅读。
一些家长只是对学生的分数看的很重,认为孩子学习和阅读的目的就是应该获得分数上的提高,所以很多家长都是鼓励孩子把学习的精力都放在教科书上,他们宣导的概念就是进行课外阅读是对学习时间的浪费。
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状况,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虽然在学习上获得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也只是知道课本中的东西,所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比较的刻板,针对这样的情况还需要教师去和家长积极地沟通和交流,使家长真正地明白课外阅读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以及拓展,是除了课堂学习之外需要补充的一种知识,让家长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家长的认识提升了,也就能够使学生对课外的阅读有所重视,并且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鼓励学生到学校设立的“留守儿童之家”去阅读或者是借一些图书进行阅读,老师还需要定期的领着学生们到附近的“留守儿童之家”去阅读课外的图书,同时鼓励他们回到家以后,去村委会的阅读室阅读或者借些书籍。
然后还可以适当地选择将借来的图书带到班级和同学一起去进行分享与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渠道不断被拓展,并且还能够加宽学生的阅读范围,随之提升学生在阅读上的兴趣。结束语提升留守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希望以上一些措施可以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提升,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并且通过阅读增加知识,丰富自身的阅历,提升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对于留守儿童陪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2、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3、安排落实好教师对留守儿童谈心工作。
四月份:
1、结合清明节,对留守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要求各留守儿童给外地打工父母写一封学习、生活汇报信;
3、在各班级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
五月份:
1、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
2、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趣味体育游戏活动;
3、对留守儿童加强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教育
六月份:
1、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读名著,背名言,听名曲等活动;
2、评选优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先进工作者并表彰;
3、留守儿童资料归档。
对于留守儿童陪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三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道口乡中心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39—7723157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陪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