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公约心得体会 关于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0(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民族团结一公约心得体会一
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青春苑居委会的居民刘家宁。今天我为大家宣讲的题目是《拳拳赤子心,悠悠家国情》。
我是一名北京知青,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成分和其他历史原因,我响应党的号召先后去过延安和新疆下乡劳动。1977年我考上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教书。8年后我又回到北师大政教系学习后回校,曾教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公共关系、双语等课程。退休前三年我主动要求给维族教师和学生教授汉语课。为了让维族青年一代尽快的掌握汉语知识跟上祖国发展建设的步伐,我十分耐心、细致的用多种方法,把我自己学到的各种有用的知识更好更快地传授给他们。在给他们上课的过程中,我经常使用我掌握的一口流利的维语和汉语交叉授课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我在新疆工作的30多年中,勇于挑重担到偏远艰苦的农村学校,接受锻炼和考验,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同时也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我在新疆巴州和静县工作时和我的维族邻居马木提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家因为孩子多身体差生活困难,我就长期帮助他们。20xx年中我给他家送衣服送药品,像卫生纸,肥皂,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我都长期免费给他家提供。有一回他家小孩子被开水烫伤了来告诉我,我马上给他拿了烫伤药又给了他200块钱让他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治疗。我家闲置的自行车,手推车,煤气罐等物品我都给他家使用。他家的孩子结婚办事都请我去参加,他们还在婚礼上给客人介绍我是他家亲戚,引来了很多友善和赞许的目光。他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他们把我当做亲人,我也把他们视如兄弟姐妹。
他们还把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介绍到我家来和我做朋友。在这些人群中,有的是需要衣物的,有的是需要药物的,有的是需要借钱的,有的是写起诉书的,有的是要写申请低保报告的。因为现在的书面材料都必须有汉字书写,他们不通汉语根本写不了,我就耐心地听他们用维语叙述事件,再译成汉语帮他们写成各种材料。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因此我也在当地出了名,男女老少都认识我,我出去上趟街一路上都是跟我打招呼问好的,这种感动促使我继续把好事做下去。几乎我只要在家就有人来找我写各种书面材料,还有些家庭闹矛盾的也请我帮忙调解。又一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来了一位我不太熟悉维族中年男人,跟我说,他老婆生孩子了,家里没有取暖的煤,问我要点煤,我听后立刻同意了,不过也有些借了钱借了煤根本也不还的,这样的事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了。
虽然我家周围住了很多少数民族,但我经常出门都不锁门,因为他们有的在我家院子里晒玉米,晒麦子我都给了他们院子的钥匙。有一年我有急事回北京办理,白天只有十一岁的小女儿在家,我临走前问我女儿,“我把马木提拿的咱家院门钥匙要回来吧”,我女儿说,“马木提大伯很善良,他进咱家我不害怕,不用要回钥匙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家和马木提一家情同手足,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但每到年节都邀请我们全家去做客,拿出家里最好吃的来招待我们,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特别是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买一些东西去看望他们。木木提的老伴阿同汗曾多次说,“你家的孩子就和我家的孩子一样”。每次我和孩子离开他家时,他总是流着热泪拉着我的手,送得很远也不肯回去。我把这民族团结的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让这种民族团结的爱永远的传递下去。维族邻居平时做了包子、抓饭、馕等第一锅总是先送到我家,怕凉了不香,就用干净的毛巾被单包了一层又一次,跑步送来让我尝第一口。这是一种什么情谊啊!这是大爱无疆的民族兄弟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民族团结情!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
每当瓜果飘香的季节,他们总是把果园里成熟的第一批水果送到我家,因为我朋友很多,所以送来的水果我总是在把它分享给别人,我把这种爱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种民族团结的友爱。
关于民族团结一公约心得体会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鲜花开在吔阳光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那是一个深秋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驾车到洱源县三营镇的一个生态农庄游玩,我甭提多高兴了,摘果子、捞鱼儿、捉蝴蝶、采标本、荡秋千……不知不觉间,一天美好的时光很快就度过了。
当我们准备返程的时候,一件糟糕的事发生了——汽车发动不了。要说这事都怪我,来的路上我在后排闲得无聊,就摆弄开关玩,下车时没关车顶灯,导致全车无电。爸爸只能打电话求援,可是由于离县城较远,修理工最快也得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我们只有焦急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一位身穿藏族服装的妇女从旁边的村子里走了过来,满怀关切地问道:“我是前面郑家庄村的,瞧你们半天了,是不是车坏了?叫救援没有?”得知情况后,那妇女又说道:“那你们先跟我到村里坐会儿吧,天快黑了,夜里凉!”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好跟着她到村里等了。
来到村里,村民们正在广场聚会庆祝丰收呢。只见大人和小孩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节日盛装:有藏族的、白族的、彝族的、傣族的、傈僳族的、纳西族的……漂亮极了!经过交流得知,郑家庄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不同衣着的人围在一起,用夹杂着民族方言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虽然彼此之间听不大懂,但心意总是相通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见有客人到来,大家都热情地迎上来跟我们打招呼,都希望我们加入到她们当中去。我们的双手总是被热乎乎地握着,暖入人心。
我们刚坐下,藏族村民就端来了热腾腾的酥油茶,纳西族村民请我们品尝香喷喷的“丽江粑粑”,傣族村民送来了让人馋涎欲滴的“柠檬鸡脚”……每个民族都用特色美食招待我们。
这时,广场中央点燃了篝火,村里的广场舞队跳起来了。藏族的“锅庄舞”、白族的“霸王鞭”、傣族的“孔雀舞”……各民族轮番表演,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表演结束后,我和爸爸妈妈也被邀请到广场上,大家手牵着手,一同跳起了纳西族的“打跳”。一曲接一曲,跳着又笑着,火光映衬着每一个人的脸,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幸福!当音乐又一次响起,各族村民不约而同地唱起了“五个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鲜花开在吔阳光下……”
回家的路上,爸爸妈妈一直都在讨论着今晚的聚会,完全忘记了汽车抛锚带来的烦恼。而我呢,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只记得爸爸说:“这里的村民真好!这样的村子真好!各民族亲如一家人真好!”
郑家庄村只是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的一个缩影,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虽然各民族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但只要大家手拉手心连心,精诚团结,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把伟大祖国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全国各族人民必将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关于民族团结一公约心得体会三
我
民族团结一公约心得体会 关于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0(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