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想(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根据区、镇人大的工作安排,镇人大将在茶店镇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我所开展专项监督和述职评议工作,我所既是这次镇人大主席团专项监督的单位,也是述职评议的单位。在此,我代表高新区市场监管所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主席团的各位委员、人大代表作工作汇报,并诚恳希望您们在下一步的监督、评议工作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监督评议工作,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途径。接受人大监督评议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这既是一次促使我们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提升形象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队伍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的一次集中检验。当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兴衰成败的关键。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远期还是靠环境。营商环境越优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越快。作为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服务最广泛的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的份内之责。自去年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管局以来,我所根据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场监管局的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场主体的发展工作中,开展创新工业园及个独企业网上办理260家;办理其他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80家。全年度,我所开展各项打假、打劣、打欺违法行为和维权宣传活动共30余次;开展市场专项检查80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及劣质产品共计6种,价值10万余元,受到立案处罚的55起;充分发挥12315平台作用,积极接受群众的消费投诉150余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市场稳定、经营有序、公平公正的新型市场环境。

我们将以此次镇人大主席团的专项监督评议为契机,做到思想认识有提升、配合措施有落实、工作责任有监督,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镇人大主席团对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评议。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安排,此次涉及我所监督评议的工作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镇党委、政府下发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三是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四是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五是加强执法工作。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推进营业执照办理提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2、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秩序。加强和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 监管”;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3、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督检查;整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此次镇人大主席团对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项监督评议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我所全体干部将时刻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接受监督评议,坚持自查自纠,边评边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力求以评促改,积极配合监督组开展的实地调研、明查暗访、视察调查和公开评议等各项工作。对照要求,我所下一步工作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重点抓好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学习,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吃透,任务弄清。

二、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宽准入、降成本、优环境的政策,坚决兑现与企业有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包括对项目的特殊政策,确保不失信于企、失信于民。

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把市场主体当衣食父母,弘扬服务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改进服务态度;办事流程能简则简,速度能快则快,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六、进一步做好监督评议整改落实后期工作。针对镇人大主席团监督对我们指出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要深刻剖析原因,主动查找为企业、为群众办事全流程的痛点、堵点、难点,制定整改措施,逐一销号,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位委员、代表,我所全体干部在镇人大主席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迎接评议,以严肃认真的姿态抓好整改,以精益求精的作风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主题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局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创新、担当有为,全力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活,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可圈可点。召开省市现场会4次,获得省市区各级领导批示22次,公众微信号5次进入全国食药监管部门的前十榜单,顺利进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前三行列,荣获“拼搏黄岩”风云榜平安工作先进集体。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率先在全市实现本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减少审批环节42个,行政审批提速50%以上。核发全市首张全国统一“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完成首家商事主体转型升级变更登记,完成首例个体工商户食品经营许可证负责人的变更,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平均2个工作日办结。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1427户,其中新增公司2593户,个体工商户8450户。二季度,企业和群众评价、工商设立登记平均办理时间、企业变更和注销时间均位居全省第一,市场准入环境全省排名第四,全市排名第一。8月,成功举办台州市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工作现场会。

(二)增强精准服务能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质效提升。引导和支持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235户,其中公司制225家,公司制企业占比95.74%;新增小微企业2636家;新增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250家,完成任务数的893%;新增有外贸出口实绩的小微企业33家,完成任务数的236%;新增小微企业贷款金额26.15亿元,完成任务数的327%。开工建设小微园4个。开展小微企业培训30场,培训1721人。“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三)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台州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区政府质量奖企业3家;成功创建省级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基地2家、市级3家,省级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1家、市级1家。全年指导辖区企业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8项、市级地方标准1项,参与制定各类标准9项,发布区级地方标准规范2项;我区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智慧物流)成功立项;“三产融合发展标准化”省级项目有序推进;创建市级标准化试点3家。新增“浙江名牌产品”5个、复评通过6个。新前街道成为省商标品牌示范乡镇(街道)。完成“浙江制造”标准发布6项;新增“品字标”企业5家。深化模具知名品牌、质量提升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共创工作;积极筹建国家级塑料模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为台州、温州等地区的模具企业在生产加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项目验收等方面出具检验报告216份。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积极遏制假冒专利侵权行为,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环境。全区申请专利6717件,授权专利5070件,同比分别增长29.62%和33.39%,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首位。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示范企业3家。两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两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评价;大力推行专利权质押融资,18家科技型企业以专利权为质押向银行贷款4440万元,专利权质押额1.47亿元。我区被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评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全国第20位),并在全国东部县域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培训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五)启动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优化网络交易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启动“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首创“微商宝”服务平台,开启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新模式,被48家省市级媒体报道。落地“慧证”系统,实现行政执法与法证的衔接。清理无效企业网站563家,清理失效网店2000余家。新增企业网站亮标350家,实现已建档企业网站动态亮标率100%。开展“双十一”专项监测,共监测活跃网店201家,网店商品8075个,发现疑似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违法线索48条,销售量异常商品34个,价格异常商品47个。全年共查处网络案件127起。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完善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推进企业年报工作。全区企业、合作社、个体户自然年报率分别为91.2%、83.09%、93.03%,走在全市前列。吊销多年未年报企业546家,吊销虚假登记企业70家,吊销僵尸农专社62家,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3778家。排查发现139张营业执照涉虚假登记,吊销营业执照70张,撤销登记3家,责令自行办理注销登记5家,并对3家涉案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申报,新增1家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续展12家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动日常监管模式加快转变。实施7批次双随机抽查核查任务,核查了838家企业,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件。对12家虚假公示年报企业和44家查无下落的企业,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责令改正企业46家,引导8家停业、歇业企业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发现涉嫌非法经营金融活动企业1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先后开展5次跨部门双随机抽查,探索落实职能整合、提高执法效能的抽查工作,并梳理上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获得袁家军省长的批示关注。

(三)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营造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开展节假日市场价格巡查,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氛围。开展涉企收费和殡葬收费检查,规范市场行为。清理规范电力价格,确保降价政策措施全部传导到终端用户。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内审工作机制,对现行政策措施组织清理,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年受理各类价格举报和价格投诉164件、咨询件23件,严格按规定程序做好价格投诉举报工作,做到“规范登记、快速处置、依法处理、及时反馈”。

(四)加大整治稽查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持“四个最严”原则,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以保证食药安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落脚点,全年共查办案件(原市场监管系统)424件,同比增加15%,其中大要案142件,同比增加35%,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联合公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制售降糖类保健食品案,涉案金额达16亿余元,拘留犯罪嫌疑人14人,成为浙江省打击网络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的范本,被列为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市场监督总局联合公布的8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重大案件之一。掌握“云联惠 ”等重点传销违法行为动态,检查相关加盟商家5家,排查全区范围内的企业150多家。围绕“蓝剑1-5号”、“纤检保健康”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网络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落地企业的查处打击力度,查获违法案件65起,查获违法产品货值15.43万元。开展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检查日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116家,召回有问题日用塑料制品75.7万件。强化广告监管监测,全区广播电视媒体广告零违法,电视及广播媒体广告信用指数居全省第一。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帮助精诚时代集团拟定商业秘密保护文件、商业秘密分级分类标准和各类保护措施。在13家企业开展商业秘密问卷调查,帮助企业分析商业秘密保护的漏洞和措施。

(一)紧抓“创城”契机,增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启动省食品安全区创建,切实发挥“食安创城”主力军作用,以立体式广覆盖的宣传教育为先导,以示范创建与民生实事工程为引领,集中力量狠抓生产、流通、餐饮等全领域食品安全治理,有效提升了食品行业规范经营水平。小作坊登记率达到100%,追溯率达100%,主体监督抽检覆盖率100%,抽检合格率达到99%,打造省级名特优小作坊5家。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家,免费开放快检室6家,新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4家。完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19家,农家乐餐饮示范点6家。创建5家乡村星级农贸市场,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拥有1个以上一星级集贸市场,中心镇拥有1个以上二星级集贸市场。实施百万学生放心饮食提升工程,会同教育部门改造提升6家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其中3家学校完成量化等级b升a,3家学校实现c升b。实现全区公办学校和民办300人以上学校“阳光厨房”全覆盖。

(二)突出风险隐患防治,牢牢守住安全监管底线。率先在全市药店监管领域应用“钉钉”软件,全区所有药店的370余名药师纳入监管视线。在全市率先实现药店视频监控全覆盖。组建医疗器械网络监管专业化队伍,出台全市首个加强医疗器械网络监管意见,排查市场主体约200家,查处11起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案件,并于9月顺利举办全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风险会商会暨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管现场推进会。全市首推药械“红黑榜”,对于纳入“黑榜”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百千万”保化健康美丽消费示范创建,完成了一条示范街、8个示范商场和117家示范商店的创建任务,提前1年完成3年任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04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设备使用单位454家,发现安全隐患134处;推广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培训企业900多家,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使用单位500余家。

(三)推进放心消费行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6443件,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150万元,举报投诉件处理率100%。启用“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浙江odr)”,试行在线纠纷调解2起,大幅提升消费纠纷调解效能。创建放心商店111家、放心网店67家,完成率237%,创建数量全市领先。新发展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00家,完成率190.5%。新设立金融消费教育基地2家,设立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18家,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11家。新发展消费维权义工36人,开展义工培训2次。全市唯一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发布5期消费投诉公示信息。督促指导150家单位完成合同格式条款网上备案309份,居全市第一。全年完成制造业专项抽查70批次,涉及电动工具、电线电缆、喷雾器、配装眼镜等8个产品,合格率96.7%;完成省监督抽查、省飞行、省专项、质量对比以及各地抽样等不合格报告后处理47家。检查辖区内卫生院、卫生室53家次, 确保医疗卫生单位在用计量器具准确可靠;检查涉及电气安全产品生产企业91家次;完成对7家检测机构的能力比对。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系统履职尽责能力。完成4个乡镇(街道)食品安全机构规范化建设任务和19个乡镇(街道)市场监管平台示范提升建设工作,实现了乡镇(街道)的全覆盖。加强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并为其配备了全套装备,开展5次全区性培训,构建出基层站所人员、食安办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以及全科网格员紧密合作的“铁三角”。

(二)抓好法治市监建设,提升履职风险防范能力。在全市率先推动区委区政府发文《区深化法治市场建设工作方案》,为全区法治市场体系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全年开展各类法制培训共15场。打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宝典”,共收集了法律法规规章233部,司法解释78部,规范性文件1000多部。落实执法备案公示制度,公示案件数476件,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数106件,公示率、备案率双双达到100%。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市场监管铁军形象。全年开展行政处罚、食品安全管理、保化监管知识、行政审批等各类业务培训。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拓展青年干部推荐、培养、任用渠道。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丰富干部活动。2月,在全市系统“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十九大精神学习汇演中,我局节目《不

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监管政策执行解读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想(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