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各种原因中,高血压病是最为可怕的。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都与其有关,所以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1959、1979、1991年我国卫生部、医科院组织了三次全国性血压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流行有增高的趋势。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变化和盐摄入量的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显著增加。
我国高血压存在以下问题:患病率高:11.26%,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低:4.1%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情况虽然如此,只要能更多地了解高血压病,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就能对高血压病进行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全人群的血压水平。
了解高血压病之前,有必要先弄清血压的概念。人体细胞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生存,在身体中,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往全身,血液的流动需要压力。通常用两个数字来表述血压的高低--高压和低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向血管中泵出血液时的压力,这个时候血管压力最高。舒张压是指心脏达到最大舒张时压力,这个时候血管中的压力最低。人体的许多生理指数都有一定正常范围,例如心跳、体温。一旦这些指数不正常就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血压也是如此。
高血压病的危害很大: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造成人体器官损害(心肌肥大,肾脏损害等)。人体血压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冬季和夏季;运动或静止;情绪激动或平静。所以要在尽量减轻或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下,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才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的标准。多次测量血压后,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病呢?通过多年总结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以下标准。引自:《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临床表现。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只占人群高血压的5%~10%。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轻或重通过分级来确定,高血压病总体分三级,对应我们经常说的轻、中和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刚才是用患者血压高低来进行分级,现在是用高血压对人体产生的损害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时不但根据血压水平,也要考虑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和逆转。患者的高血压病进入2级后,高血压病已经对人体的器官产生了实质性损害,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来防止更大的损害,并逆转一些脏器的改变,例如心肌肥厚等。患者高血压进入3期后,病情已相当严重,甚至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患者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疗。否则,患者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为增加。造成高血压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一些因素确于与高血压病有关。
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虽然有以上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较大。但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龄和背景情况下都有可能发展成高血压,不可掉以轻心。
高血压的危险在于其对人体器官的损害:血压的升高与冠心病、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心肌纤维肥大后,心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这样使肥大的心肌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减弱动脉的输血功能,并使血管变硬失去应有的弹性。动脉存在于身体各器官中,所以从某方面来讲,高血压病对身体损害的根源是对动脉血管的影响。不论是稳定性的或不稳定性的,收缩期的或舒张期的,在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血压升高,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现连续的、逐步升高的、密切的关系。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逐渐减退,一旦心脏失去了代偿能力,就会发生心脏衰竭。心衰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降低,体循环淤血,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减退。眼睛的球结膜血管是眼动脉的细小分支。高血压病也可使视网膜动脉硬化。血压长期持续升高,造成脑循环调节紊乱,小动脉壁变性,或中动脉脂质沉积,粥样脂质斑块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即可能发生缺血性中风,而血管破裂时,就发生脑出血。肾脏在人体中处于重要地位
肾脏是人身体的废物处理厂,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液流经肾脏;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球动脉痉挛,多年后,肾小球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后期肾单位破坏,肾萎缩变硬,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肾脏失去去除血液中的毒物能力后,患者需每星期做3-5次的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否则会导致死亡。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非药物疗法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常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高血压病经常没有症状,并且如果长期没有进行治疗能够造成许多严重的疾病,所以我们称高血压病是“隐形杀手”。高血压病早期症状还有:头疼、晕眩、耳鸣、腰酸肩痛、心悸气喘、手脚麻痹、全身乏力、胸闷。
及早发现高血压病,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
只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治疗,选择正确的药物,高血压病是可以被控制的。高血压的治疗是康复医疗活动,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教育、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当行为方式的矫正、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控制高血压意味着终生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
高血压饮食: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鱼虾类50g/日;食油20-30g/日;蔬菜400-500g/日;水果100g/日。引自《血管疾病的防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运动的种类。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可以参考运动强度指标。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达到一些降低血压的效果。但同时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
积极地进行药物降压治疗不仅能控制血压,而且还有重要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抗高血压药物通常有一些副作用;在服用药物过程中,经常让医生进行检查来确定药物的疗效。同时,联合用药也可降低单一用药的副作用。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有很多,arb、acei和ccb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物。目前,药物除了能降低患者血压外,更强调其对患者器官的保护作用。arb和acei类药物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护身体器官不被高血压病所损害。arb和acei类药物有优异的器官保护作用。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患者存在很多误区,这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机。以药价贵贱定药品取舍,认为价贵的“好药”要用到血压实在无法控制时候,从而错失了降压治疗的有效时机。在完成这次讲座前,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患者要对治疗高血压病要有坚定的信心。高血压病只要被及时发现,坚持治疗,选择正确的降压药物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医生是患者战胜高血压病的坚强后盾。医生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按照相应的步骤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关于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麻风病防治是慢性病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最大限度的发现麻风病人,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精神有关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麻风病线索调查,现总结如下:
根据县《麻风病防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县开展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的范围、填表、时间等作了具体要求。
2010年6月27日,我乡举办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培训班,全乡各乡各村卫生室,卫生院职工,防保人员共计14人参加了培训班。由乡卫生院院长曾祥寿作了重要讲话。培训班上,利用幻灯片重点讲解了麻风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认真学习了疑似麻风病人线索调查的“十条线索”,并发放了麻风病防治宣传画。
线索调查以乡防保站为依托,覆盖全乡10个村所有村卫生室。线索调查表填写要求:
截止10月30日,共回收疑似麻风线索调查表11张,推荐各类线索15条,经县专业人员进行筛查、核实,未发现麻风病人。今后还将邀请县麻风病技术指导组进一步核实。
乡卫生院门诊点都必须张贴麻风病防治宣传画。据统计,共发放宣传画30张,并已在各医疗机构张贴。
领导重视,安排科学合理,,工作进展顺利,资料齐全,并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麻风病防治的力度,将发现麻风病疑似病人作为常态管理。及早发现、治疗病人,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卫生院
关于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防治工作计划范文锦集6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治工作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治工作计划 篇1为了有效的做好贫血防治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学生贫血防治工作计划:
1、定期检查。在第二学期初,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血色素的检测,以了解学生的贫血情况。
2、对轻、中、重度贫血者列出名单,通知家长,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3、加强健康教育,尤其在5月20日“营养日”,要大力宣传营养知识,开营养处方,让学生学会一日菜谱安排,提高防病治疗能力。
4、加强学生饮食营养指导,在群体指导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
5、加强学生饮食营养监督指导,对盒饭进行监控,提出合理建议。
6、组织学生观看“贫血的防治”vcd。
7、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食欲,增强体质。
8、对贫血者,建议查明贫血原因,对症下药。
9、教育学生不偏食,防止贫血。
防治工作计划 篇2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高血压
根据我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1)认真执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努力提高高血压管理覆盖率,要求高血压管理覆盖率≥30%,高血压发现率≥8%,控制率≥40%。
(2)在工作中利用医院和服务站门诊、农民体检、辖区内责任医生上门访视等工作,建立《血压测量登记册》和异常血压登记表,以及每月一次进行测血压人数统计,发现新病人及时上报,平时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至少2次/年。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质控调查,并将质控结果反馈给他们,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为辖区内老百姓服务,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增进全民健康水平。
(3)对患者实行评估分级管理,高血压患者分一级、二级、三级管理。每年为高血压患者年检一次,至少随访4次。认真做好高血压年度报表,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有主管领导审核签名和单位盖章。
(4)健康教育:开展好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发放高血压健康资料。并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的管理质量。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年的35岁以上首诊测压工作,对门诊医生进行了资料培训,针对我中心和服务站的实际情况,我院临床科室人员开展这项工作,并把测量血压值登记在门诊日志上。每季按时完成35岁以上首诊测压报表及质控工作。对于首诊新发现的高血压病人要及时进行复查,一旦确诊,及时纳入高血压患者管理,输入电子档案中。
(1)建立辖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册,做好登记和计算机录入。
(2)督促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监测率≥80%。年内至少给予一次健康教育。
(3)一旦高危人群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及时纳入辖区高血压患者管理。
为了唤起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结合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利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举办讲座、测量血压点健康咨询、黑板报等方式,每季度进行经常性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做好效果评估。
20xx年1月1日
防治工作计划 篇3在全县创造良好的防治环境,有效预防艾滋病在特殊人群和一般人群中的传播,降低艾滋病发病率,遏制艾滋病在我县的传播和流行。
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制度和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管理、随访服务及关怀救助等相结合的'工作网络,创造有利于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切实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我局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制订具体防治目标和行动计划。根据我局的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对下属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在公共场所(
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治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