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资源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环保方面的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环境资源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边缘,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接湖南靖州、通道县,南连从江县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倚榕江县,北靠锦屏县、剑河县,系侗乡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全县辖23个乡镇和2个街道,共403个行政村,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1.43%。

黎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区(2006年)、全国绿色小康县(2007年)、林业科技示范县(2008年)、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及2015年中国生态魅力县等荣誉称号。

(一)生态创建稳步推进。2015年,我县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是全国为数不多(25个)的县份之一;共完成2个省级生态乡镇(德凤街道、德顺乡)、5个省级生态村(朱冠村、八舟村、述洞村、平善村、四寨村)创建申报工作。

(二)生态工程进展顺利。一是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生态示范区目标责任制。二是推进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防工业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目前,我县共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2座,特色小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座;在建城乡污水处理工程2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座。建成特色小城镇1个,完成农村环境整治项目13个。获批省级生态村3个(三什江村、平甫村、流芳村),获批省级生态乡镇1个(茅贡乡)。

2014年,共淘汰6300kva冶炼炉4台,关停整治木材加工企业26家,整治关闭县城周边五小企业12家,占全省关闭黑烟囱总数的63%;县城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污染减排任务按时完成、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二)生态绿化成效明显。一是优化开发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黎平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八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重点,设立生态安全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控制破坏生态安全的活动。三是加大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推进公益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林地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强化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城镇周边、重点民族村寨的绿化带建设,加强工业园区、校园、社区等公共区域绿化工程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扩大工程实施范围,减少水土流失。

黎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区(2006年)、全国绿色小康县(2007年)、林业科技示范县(2008年)、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等荣誉称号。

2014年,肇兴景区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黎平八舟河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湿地公园;全县天然林面积达1392478.2亩、公益林面积达1832415亩、退耕还林共计6.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4.68%。

(三)生态宜居持续推进。一是按照绿色低碳城镇建设标准,坚持规划引领,尊崇自然风貌,突出民族特色,建设绿色城镇。加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功能区生态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绿地景观系统。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使用节能技术,推行绿色建筑建设;加强水源工程和管网建设,强化管网节水改造,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收运处置系统建设和废物综合利用工程。二是加强民族传统村寨的规划与保护,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名镇名村、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民族村寨的保护,建设美丽乡村。三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提升城镇化水平。

完成了125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和第一批43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示范村建设27个、推进村建设44个,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德凤、高屯实现镇转街道,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5.5%。

(四)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全面落实国家、省、州产业政策,推进农林产加工等传统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民族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特色食品加工、特色旅游商品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二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和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有机的现代农业。三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以肇兴景区为龙头,古城翘街、八舟河景区、重点民族村寨为节点,科学规划和布局核心景区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大力实施以肇兴景区、古城翘街、八舟河景区为重点a级景区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精品旅游。加快推进文化综合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理顺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2014年,华新建材、宏宇芳香药业、黔香园油脂、裕丰米业投产运行;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成长,清洁化、环保型工业企业崭露头角。水口天香谷被列为省级农业与旅游双百示范园区,高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中潮山核桃产业园建设继续推进,新增茶叶基地4.2万亩、油茶基地2.1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肇兴景区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具价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侗族大歌实景实现试演。翘街古城墙修复工程继续推进。堂安、四寨、铜关、地扪、黄岗、述洞等民族村寨旅游景点培育有序推进,旅游综合收入达14.9亿元。

(五)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黎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水充沛,水热同季,海拔高差大,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优越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黎平丰富的物种资源。目前,黎平县已建立太平山州级自然保护区1处,弄相山等县级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区面积达31551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7.1 %。同时,以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黎平县东风林场为依托,认真做好以珍稀树种收集保存为重点的东风林场树木园建设,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基地面积 8 公顷,现已收集保存各类树种资源80科380余种。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建立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行使环保一票否决权,避免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决策失误。

(二)加大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生态环境公共财政支出,统筹好上级拨付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强对挤占、挪用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抢抓国发2号文件、省政协帮扶黎平同步小康、李克强总理视察黎平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建立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目录,对鼓励发展的产业给予政策优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三)夯实队伍建设。加强生态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充实生态环保执法力量,抓紧培养和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拔尖人才和专业人才,着力打造创新型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为城市规划、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产业调整、土地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撑。

最新环境资源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

住好房走好路,更要好环境。

治理乡村卫生环境,改善人居生活条件。

整治农村环境,美化亮化家园。

整治农村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整治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更多的后人能健康生活,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有志不在于年高有鱼不在于棚子。

有序堆放杂物,远离白色污染。

以讲究卫生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

一个好汉三个帮,路边不弄水泥桩。

要想生活好,卫生少不了。

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养鸡子、养鸭子,不如到村服装厂去赚票子。

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早日构建和谐社会。

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共享美好人生。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新政策,新农村,新农民,新形象。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鲜花还需绿叶扶,村庄更需村民护。

卫生连着你我他,美化环境靠大家。

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卫生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万众成一心,脏乱不近身。

提高环保意识,建设美好家园。

水清三年人不知,水脏一天不能忍。

手拉手,心连心,创建农村新天地。

舍得一人苦,为求万家洁。

三个臭皮匠,来坼破旧房(墙)。

人要正,树要直,人怕官司缠身,树怕乱藤缠身。

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人人共建卫生村,个个争当文明人,大家都是责任人。

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创建文明。

人人参与,户户出力,打造整洁秀丽新农村。

热心卫生工作,创造美好环境。

热爱村庄,热心卫生。

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全民素质大提高,环境面貌创一流。

全民发动,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

最新环境资源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根据射阳县财政局下达的政府采购计划,受射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委托,我中心就射阳县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诚邀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投标人(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项目编号:sycg15145

二、项目名称:射阳县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三、项目简要说明:本项目最高限价 40 万元;项目需求详见第三部分。

四、投标人资格条件

投标人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等级或城乡环卫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3、项目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注册规划师或高级规划师不少于2人,以表格形式列明),专业配套齐全,均需是投标人本单位在册、在职员工,均应具有投标人为其缴纳社保凭据;

4、

环境资源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环保方面的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