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 教研教改活动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现场改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所属区域内 (共分为xx车间、xx车间、包装车间、仓库(含成品库、配件库、材料库)以及厂区公共区域5个区域的现场管理。
3、现场管理资料:
3.1 整理: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物品,不用的物品彻底清除掉。
3.2 整顿:需用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并标识清楚。
3.3 清扫:清除职责区域的杂物、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3.4 清洁:将上头的3项资料实施的做法彻底化、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
3.5 素养:养成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
4 职责:
4.1 各车间主任负责各自车间的现场环境。
4.2 各仓管员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现场环境。
4.2 生产厂长和办公室负责公共厂区的现场环境。
4.2 每个职责区域内的具体小区域划分由各自主管另行划分并指派专人负责。
5 操作程序:
5.1 现场管理(暂行)标准
5.1.1 整理:
5.1.1.1 所属区域内无不用的物品。
5.1.1.2 所属区域不用物品的清除,并按规定地点放置、标识和定期处理。
5.1.2 整顿:
5.1.2.1 所属区域的物品(包括板材、配件、半成品、成品、合格品、不良品、待检品、返修品、边角料、条料等)均有明确的放置位置,并按规定位置整齐放置、标示清楚。
5.1.2.2 各区域的工具、工装(包括办公用具、辅助工具(如:焊枪、胶水、塑粉、油漆、挂钩等)、维修工具、测量工具、工具箱、办公桌、办公椅、风扇、推车、标示牌等)、劳保用品(包括:手套、口罩、围裙、面罩等)均有明确的放置位置,并按规定位置整齐放置。
5.1.2.3 各区域的文件资料(包括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图纸、各种报表、记录表单等)均按规定整齐放置,且为最新有效版本。
5.1.2.4 各区域所用的劳动工具(包括扫帚、拖把、垃圾桶、抹布等)须按规定整齐放置。
5.1.2.5 各区域通道无物品堆集、坚持通畅。
5.1.3 清扫、清洁:
5.1.3.1 各区域所使用的设备、器具及工装夹具等表面无污垢、积油、积尘、并亮丽。
5.1.3.2 区域内地面无烟头、纸屑、铁件、其它垃圾等杂物及积尘、积水、积油。
5.1.3.3 区域现场的区域线、定置线坚持完好、明亮。
5.1.3.4 各种作业记录(包括设备点检表、工序流转卡、工艺图纸、质量报表、生产日报表、统计表、等)均按时记录,且记录须规范、准确、完整。
5.1.3.5 各区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
5.1.4 素养:
5.1.4.1 工作时光内,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态度良好,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打游戏、看小说、打磕睡等。
5.1.4.2 公司明确需佩戴劳保护具的岗位,应正确佩戴劳保护具。
5.1.4.3 全体员工必须养成良好习惯、自觉按规定开展现场管理活动。
5.1.4.4 各车间主任应按规定对本辖区内进行自查、并督导所属员工按要求进行现场管理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员工素质。
5.1.4.5 各车间主任应任随时检查本辖区的现场管理效果,组织全员逐步实施现场管理制度,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5.2 实施方法:
5.2.1 成立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各车间主任或负责人为组员的“现场环境检查小组”。如组长临时外出则应委派办其它中层领导人员做为临时组长履行其检查任务。并将“检查小组”成员和各区域负责人与本制度共同张榜公布。
5.2.2 明确检查范围,根据各单位实际情景来确定检查现场区域范围。确定各单位区域完整性和检查的有效性。区域的划分可绘制平面图方式。检查人员根据该图来判定职责单位。
5.2.3 检查过程中,被检查到的区域负责人应不参与打分,但必须随同“检查组”一并检查本区域。
5.3 检查、评比及考核管理规定:
5.3.1 各区域应按本制度“5.1”条款内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现场环境,并协同“检查小组”对治理后的生产及工作现场进行拍照留样,并将各区域负责人和“检查小组”共同认为“合格现场”的图片张贴在各自的生产或公共区域,“检查小组”将以此做为不可量化项目的检查依据。“检查小组”在每次的例行检查中如发现现场的“留样照片”掉落或遗失应立即对此进行重新张贴,确保每次检查均有比较图片。
5.3.2 考核:
5.3.2.1 本制度应以奖励团体,处罚个人的原则进行奖惩。处罚金额将从个人当月工资内扣除,奖励金额将以现金形式下发至所奖励区域负责人手中,由区域负责人代为掌管。
5.3.2.2 公司财务应为此建立专项账目,所处罚到的款项不得挪作他用。如专项账目内的金额低于奖励金额,将从公司财务内进行补贴。
5.3.2.3 所获得奖励的区域,由该区域负责人代为掌管奖金,由该区域团体讨论奖金使用方式,并将使用后的账目进行张榜公示。
5.3.2.4 考核资料共15条,实行加分制,不贴合的项目应按所规定分值进行累加。(检查表为统一格式,如所检查项目不涉及本区域,则不对此进行检查和加分)。
5.3.2.5 “检查小组”应对各区域每周不低于2次的不定期检查,对不贴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拍照取证,并填写检查表,由“检查小组”组长和被检查区域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取证照片与检查结果一并公布。办公室后勤岗将检查结果于第二天进行张榜公布。办公室后勤岗每周汇总一次,并呈报给办公室监理,每月由办公室进行总评分。
5.3.2.6 每月成绩统计:各区域每次检查的得分进行总和。
5.3.2.7 办公室每月对现场管理的奖罚情景和存在的问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于次月3日前报副总经理。
5.3.3 检查资料及加分标准
(1)各类机械设备有日常维护保养,无污垢,无锈蚀。今日所开机的设备应有做点检工作并认真填写记录。 (不贴合:+1分每台设备)
(2)各种产品及其它物品无混放、混装、分类清楚,摆放整齐,有防尘措施,有堆放高
度要求限1.5米以内的产品严禁超高堆放。 (不贴合:+1分1处)
(3)各类物品、存放产品和在制品有检验试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品的必须隔离。
(不贴合:+1分1处)
(4)转运车、空托盘、空铁桶(框)、各类标示牌、黑板、扫帚、拖把及其它清洁工具有固定地点摆放, 无乱丢乱放现象。 (不贴合:+0.5分1处)
(5)货架、材料架、箱、柜上的材料、物品摆放整齐,无尘埃,标识清晰。
(不贴合:+0.5分1处)
(6)工具、模具、量具、检具、刀具、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劳动保护用品无乱丢、乱放现象保管良好,仓库必须建好台帐备查。 (不贴合:+1分1处)
(7)车间、仓库有划分定置管理区域,黄线清楚、通道畅通。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景下,不得把本区域的物品置于它处。所有物料均有定期盘点,标识清楚,帐、物、卡坚持一致。
(不贴合:+0.5分1处)
(8)车间、仓库、办公室角、均有清理。墙壁、门、窗、卫生间、无乱贴、乱挂,干净清洁。 (不贴合:+0.5分1处)
(9)办公桌整洁,各类文件、资料、台帐、表单,应摆放整齐、无乱涂乱画、保管良好。
(不贴合:+1分1处)
(10)各职责区室内、外地面干净,无散落产品、纸屑、油污、零件、垃圾等。
(不贴合:+0.5分1处)
(11)室内外垃圾桶有固定地点摆放,无垃圾溢出。无人工作时,必须关机器、关电扇、关灯、关水和关门窗。 (不贴合:+0.5分1处)
(12)区域内临时摆放的物资产品须有标识、放置整齐,不阻碍通道。 (不贴合:+0.5分1处)
(13)卫生职责区无杂物,地上无油污、积水、纸片、塑料袋、铁件等垃圾,坚持干净。
(不贴合:+0.5分1处)
(14)工作时光里,必须穿工作服,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打游戏、看小说、打磕睡等。
(不贴合:+1分1人)
(15)公司明确需佩戴劳保护具的岗位,应正确佩戴劳保护具。 (不贴合:+1分1人)
5.4 奖惩办法:
5.4.1 优秀: 月总得分在20分以下(含20分)的.区域为优秀单位,公司予以100元的奖励;
5.4.2 合格: 月总得分在21~40分的单位为合格单位,公司对其不奖不惩;
5.4.3 不合格: 月总得高于41分(含41分)的区域为不合格单位,公司对其不合格单位负责人处以50元处罚,所有加分项目的具体执行和操作人员每人处以10元的处罚。
5.4.4 在考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检查小组”应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在整个期间应不对所整改的区域进行检查,但在整改期限后被责令所整改的区域未按要求到达整改的效果,将对该区域处以“+5分”的处罚,并再次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如连续2次未到达整改效果将对该区域负责人处以20元的处罚,3次以上每次应追加处罚10元。并对生产厂长和办公室主任连带处罚10元。
5.4.5 各区域的奖罚由办公室主任以书面通知财务部执行,同时将于受奖或受罚区域负责人签字确认。
5.4.6 检查小组在考核过程中严禁擅自加分或舞弊现象,如有不一样意见,区域负责人可向副总经理进行申诉,如却有擅自加分或舞弊现象的则对现场管理小组进行处罚。第一次张榜公布以示警告; 第二次予以50元的处罚。
5.4.7 对连续三个月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部门,对其职责人处以50元的处罚。
5.4.8 每月对检查各单位检查情景及奖罚情景须及时在公布在宣传栏内。
6、其它说明:办公室后勤岗将不定期对不贴合要求的生产现场及公共场所进行拍照及张榜公示,但不做为本制度内所规定的检查及评判依据,只起到跟踪督促作用,但所拍摄的不贴合要求的照片的地点应作为各检查小组重点检查对象。
7、实施说明:本制度为三个月暂行制度,应从相关人员批准之日起实施,如在实施过程中有不贴合实际情景或与实际操作相矛盾之处,应向办公室主任提出异议。在拟定正式制度时统一修改。
推荐现场改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1)、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
线路上的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使用电流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这时如果保护装置选择不合理,时间长了,线芯过热使绝缘层损坏燃烧,造成火灾。
(2)、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因导线安全步距不够,绝缘等级不够,所久老化、破损等或人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线路短路,强大的短路电流很快转换成热能,使导线严重发热,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导线熔化,绝缘层燃烧,引起火灾。
(3)、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
导线接头连接不好,接线柱压接不实,开关触点接触不牢等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随着时间增长引起局部氧化,氧化后增大了接触电阻。电流流过电阻时,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4)、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运行故障引起火灾
变压器长期过负荷运行或制造质量不良,造成线圈绝缘损坏,匝间短路,铁芯涡流加大引起过热,变压器绝缘油老化、击穿、发热等引起火灾或爆炸。
(5)、电热设备、照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
电炉等电热设备表面温度很高,如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等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
(6)、电弧、电火花引起火灾
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
施工现场由于电气引发的火灾原因决不止以上几点,还有许多,这就要求用电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可以说是可以预防的。
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从理论上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保护装置要认真选择,当线路上出现长期过负荷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保护线路。
(2)、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以防加大电阻引起火灾。
(4)、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6)、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7)、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及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8)、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10)、设有消防设施的施工现场,消防泵的电源要由总箱中引出专用回路供电,而且此回路不得设置漏电保护器,当电源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以设单相接地报警装置。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此回路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供电线路应在末端可切换。
(11)、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12)、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12.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12.2、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12.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推荐现场改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1目的
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安全、礼貌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到达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2 范围
金盾压力容器生产部各生产车间。
3 资料
3.1 质量管理
3.1.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的规定,履行自我的职责、协调工作。
3.1.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景,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1.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对自我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职责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3.1.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
3.1.5 严格划分“三区”(待处理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3.2 工艺管理
3.2.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3.2.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
现场改课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 教研教改活动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