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心得(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成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精)一
二、活动目的:
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给力心灵,团结互助,共同成长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关注心灵,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困惑,并主动探求解决途径,健康成长。
三、活动主办: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
四、活动承办:院系心理健康部,心理成长协会
五、活动时间:xx年5月3日(5月3日31日)
六、活动范围:全体学生
七、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一)宣传篇
1、横幅宣传:出一条横幅(一式两份),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
承办单位:院宣传部、院心理健康部
横幅内容: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湖铁职院第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宣(暂定)
横幅位置:南院悬挂于j1教学楼前,东院悬挂于篮球场
2、板报宣传:出一期板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时间安排等。
承办单位:六系心理健康部
活动要求:六系各出一期板报
板报摆放:南院篮球场、东院教学楼前
3、报纸宣传: 出一期报纸(心之桥特刊),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具体活动安排等。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成长协会《心之桥》编辑部
活动时间: 5月份编辑、印刷完成。
4、海报宣传:各系各出3张海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
承办单位:各系心理健康部
活动要求:(1)正确悬挂于南院和东院篮球场上;
(2)纸张大小标准(与院宣传部统一标准)
5、广播宣传: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各项活动安排,心理健康知识。
承办单位:院心理健康部、院团委广播站
资料提供:院心理咨询中心
注意事项:六系挂好海报后须通知院里进行拍照留影。
(二)活动篇
1、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大学生征文征画比赛
具体细则如下:
(1)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2)活动时间:全院征文上交时间为5月9日5月18日、优秀征文评展时间为5月26日
(3)活动方式:以投稿形式讲叙大学生活中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的心情故事,再对参赛的作品进行评选,我们将对优秀作品选登到心理健康报中。
(4)活动分为两个程序:第一轮:各系分配到班级征选(篇数不限)
第二轮:院里征选
(5)备注:5月4号到7号在篮球场设立心理健康节活动咨询台,发放心理健康节活动安排表;征文必须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参赛文章不得抄袭,否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6)奖项设置:
分别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
2、爱的抱抱温暖校园行动
(1)活动目的:给同学们鼓励与拥抱,让同学们对自己坦诚,对身边的人坦诚,释放心情,说出对朋友、家人、学校的感谢。
(2)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
精选成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精)二
一、活动主题:爱自己——就让自己强大起来,给力心灵,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广大同学了解健康心理的新概念;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让同学们认识到关爱的力量、协助的力量;同时,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气氛下调节身心,提高同学们的心理保健意识,以及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使我们同学都能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过好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光。
三、活动背景:应当组织要求,为了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患问题,各班委会在近期召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因此及时听取大家意见,策划本次班会的主要方案。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25日
五、活动地点:教学楼502
六、参加人员:20090221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目的(效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全方位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八、活动内容(程序):
1、主持人向同学介绍5.25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由来:5.25心理健康日: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xx年,“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此后(20xx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的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着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
2、组织大家观看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电影:《海洋天堂》、《和你在一起》,看完后让每个人都谈谈自己对于电影主角的心理认识;
3、给大家推荐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节目,希望对大家的心理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4、分析大学生存在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
1、人际交往问题
2、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
3、个人情绪问题
4、学业与就业问题
5、恋爱问题
原因: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
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的预测,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5、提供一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例子,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一:独生子女的小丹是90后,来自河北的她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学校集体生活极不适应,开学一周,她已和宿舍5个舍友轮番吵过架。第一个月,她和半个班同学翻过脸,入校一年中,她辗转换了6个宿舍。走进小丹第7个宿舍,她的脸刷地红了:“宿舍有点乱。”记者看到,从床铺到小丹的桌子都乱七八糟地堆着东西,衣物和书本混杂在一起,袜子就撂在旁边同学的桌子上。小丹的辅导员老师告诉记者,入校一年来,小丹始终没有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父母的宠爱和一切以小丹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在大学里渐行渐远,围绕在她身边的优越感一天天剥落。刚刚18岁的小丹无法承受这种心理落差,她变成了一只好斗的牛,周围同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成为一场争吵的导火索。舍友对小丹的评价是:“极度自我,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小丹却认为:“大家都不关心我,我很孤独寂寞,没有一个朋友,大学生活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案例二: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6、同学们对案例进行思考,并组织同学们发言,相互深入了解。
7、主持人介绍处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1)学校方面对策
首先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其次加强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学生自身方面对策
首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过分追求完美,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现实,承认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对这一缺陷,那么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害怕让别人失望,这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最后,还要合理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抉择,背负着较重的心理负担,适当地宣泄不仅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
8、在条幅上签字和写出自己的愿望
(1)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音乐背景下在事先做好的“爱自己——就让自己强大起来,给力心灵,健康成长”条幅上签字。
(2)在场所有人在事先准备好的便利贴上写出自己的愿望,然后贴在事先做好的“心语心愿”的愿望墙上。
九、活动前准备会场布置:
1、会场的布置必须显得温馨而浪漫。包括一些会场的装饰品(如彩灯、闪灯、气球、彩带、荧光棒等。)
2、做好“爱自己——就让自己强大起来,给力心灵,健康成长”的条幅和愿望墙
3、背景音乐设置(相亲相爱)
4、各种游戏道具(由具体游戏规则而定)
5、便利贴笔、一次性水杯还可以准备些茶叶、开水、糖果.水果.瓜子等
十、活动结束做好打扫会场工作以及挂条幅工作等。
精选成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精)三
(一)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源
从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重管结果而轻管过程的倾向,更有甚者,要求教师每天上班签到、坐班定时和下班点名,似乎只有时刻把教师管得严严的,才能显示出管理的威力和水平。这种管理策略,对某些企业或许确有实效,但对教师来说,若无视其工作特点和职业的社会特殊性,照搬照套,则未必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
(二)学校教师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是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在目标的指引下产生的。 教师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有鲜明的观点, 坚定的立场,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敬业乐教,默默奉献,有自我牺牲精神,有正确的教学观、育人观、质量观;在行为上,注重师表形象,一言一行不失为人师表的特殊身份,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与学识;在工作上,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善于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较好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解决教师管理问题的措施
刻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学校管理者只有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这个“神秘武器”,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所以,研究作为办学主导力量的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管理策略,对学校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积极、热情、主动、能干的教师,也会遇到消极、冷淡、被动、敷衍的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确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否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校领导管理成败的关键。学校进行教育改革
成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