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 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二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20xx年上半年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省部分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查,现将省级监督检查我市产品的质量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省情况:20xx年上半年省质监局抽查了186类10059批次产品,合格9700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6.43%。所抽查产品对应的20xx年销售收入为5418.4亿元,合格产品对应的20xx年销售收入为5387.2亿元,产品质量指数为99.4。
(二)我市情况:20xx年上半年省级监督检查了我市107类产品1461批次,占全省抽查产品总数的14.52%。在监督检查1461批次产品中,合格1413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为96.71%,高于全省平均抽查合格率0.28个百分点。所抽产品所对应的上年销售收入为768.14亿元,其中检验合格产品所对应的上年销售收入为761.18亿元,产品质量指数为99.09。
从行政区划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来看,戚墅堰区所抽产品全部合格,金坛市、新北区、钟楼区平均抽查合格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溧阳市、武进区、天宁区平均抽查合格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行政区划产品质量指数来看,金坛市、溧阳市、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产品质量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武进区产品质量指数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抽样的产品中,工业涂料、安全玻璃、汽车和摩托车的其他零部件和附件、水泥等83类产品抽查合格率为100%,占全部产品种类的77.5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配套床上用品、印制线路板等21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在80%—100%之间,占受检种类的19.63%;电动车动力电池、铝塑复合板等2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在60%-80%之间,占受检种类的1.87%;安全网的抽样合格率为0,占受检种类的0.93%。
二、产品质量情况分析
(一)日用消费品
抽查了我市配套床上用品、led灯具、t恤衫、儿童眼镜等24类日用消费品246批次,合格237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6.34%,其中,led灯具、t恤衫、儿童眼镜等17类产品质量较好,合格率均为100%。抽查的配套床上用品、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针织服装等7类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抽查了配套床上用品37次,合格36批次,合格率为97.3%,主要问题是耐干摩擦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抽查了印染布18次,合格15批次,合格率为83.33%,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与标注不符,水洗尺寸变化率、撕裂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抽查了我市工业涂料、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内外墙涂料、建筑防水卷材等24类建筑装饰装修材料366批次,合格345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4.26%。其中,抽查的工业涂料、实木地板、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等19类产品质量较好,合格率均为100%。抽查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内外墙涂料、木家具等5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抽查了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178批次,合格163批次,合格率为91.57%。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表面耐磨指标不合格,有四家企业生产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表面耐磨低于500转,远远低于标准规定的≥4000转的要求;二是甲醛释放量超标;三是内结合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抽查的内、外墙涂料17批次,合格16批次,合格率为94.12%。主要问题是产品的对比率达不到标准要求。
抽查了热轧带肋钢筋10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为90%。主要问题是横肋高、肋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
(三)工业生产资料
抽查了我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断路器、印制线路板、机动车灯具、橡胶机械等53类工业生产资料813批次,合格79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91%。其中,抽查的晶体硅光伏组件、汽车、摩托车的其他零部件和附件、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等42类产品的质量较好,合格率均为100%。抽查的电动车电机、机动车灯具、电动车动力电池等11类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抽查电动车电机38批次,合格34批次,合格率为89.47%,主要问题是轮辋强度、转速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抽查机动车灯具89批次,合格86批次,合格率为96.63%,主要问题是灯具的配光性能、反射面曲率半径不符合标准要求,将会影响驾驶安全。
抽查铝塑复合板3批次,合格2批次,合格率为66.67%,主要问题是产品的涂层耐碱性异常,有色差现象。
(四)农业生产资料
抽查了我市农用复混肥料、农用拖拉机、植物保护机械等6类农业生产资料36批次,合格35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22%。其中,抽查的农用拖拉机、植物保护机械等5类产品的质量较好,合格率均为100%。复混肥料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抽查了复混肥料7批次,合格6批次,合格率为85.71%。主要问题是有效磷含量与明示不符、产品未按要求标注警示语。
三、处理意见
(一)针对上半年江苏省监督检查我市产品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反映出的问题,各辖市(区)局要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做好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和后处理软件的操作运行。
(二)对监督检查中涉及安全、节能、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规定项目不合格的产品,按照《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并严肃查处。对监督检查中涉及一般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三)各辖(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充分利用监督检查数据的信息,掌握好产品质量指数评价的方法,有针对性的采取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措施,促进企业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
质量技术监督局
年8月16日
描写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
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 质量事件的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