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集锦 文言文实词详解(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文言文实词集锦一
1、表比较作用。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2、表被动作用。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某种原因。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认定作用。常见的有于是然也。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
2023年文言文实词集锦二
楚人养狙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释】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l)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_________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①言未既,众狙皆寤 ②既克,公问其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种植 (2)等待
2.b(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 “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
b.均为动词,到……一去。
c.①“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
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
3.(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
(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
4.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
2023年文言文实词集锦三
屈原贾生列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在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贾生列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③。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④,争宠而心害其能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⑦,(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⑧。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①,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离骚者,犹离忧也③。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④,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⑤,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⑥,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⑦,《小雅》怨诽而不乱⑧,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⑨。其文约⑩,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12)濯淖污泥之中(13),蝉蜕于浊秽(14),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1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6)。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①,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③,厚币委质事楚④,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⑤。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①。”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②,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③,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④,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⑤。”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⑥:“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⑦。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⑧。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①。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②,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③,俗之一改也
文言文实词集锦 文言文实词详解(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