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心得体会范本 战争的心得体会(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战争风云心得体会范本一
虽然我及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让我们来回首那段历史。
70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共产党人不仅要面队中日两国如此大的差距,还要时刻警惕着国民党反动派所搞的阴谋和小动作,甚至不少时候还要面临饿肚子的窘境,在如此艰苦困境下,共产党人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持久抗战,采用运动战、阵地阵、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作战方法,使数百万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39-1941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1939年为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从而粉碎了德、意、日组成的法西斯联盟称霸世界的梦想,无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底子还比较薄弱的国情下,我们更应该继续坚持发扬自立自强的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研先进技术、苦干、巧干,让我们一起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1945年到20xx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过去了。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一百多年前,我们的近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领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道路,综合国力超越了中国。于是,这个曾经是中国附属的资源贫乏的小国开始觊觎中国地大物博的壮丽江山,他们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国,而我们这个曾经的泱泱大国,此时也只能任人欺侮,因为自身贫弱的我们,根本无法对敌人进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从1937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给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狠狠地打击,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夹起了尾巴,低下了头颅。因此,可以这样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人民重整旗鼓、扬眉吐气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砸掉“东亚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开始。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开始没有顺利地进行下去。内战,文革,战后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第一次机遇我们错过了,中国的发展历经坎坷。虽然,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国际地位已经和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我们的综合国力与日本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始终以一种傲慢的态度对待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他们的政府在正确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态度依然暧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公然否认甲级战犯的罪行。
同志们,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听到了吗,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灵魂在呐喊,在战争中冤死的三千五百万民众的灵魂在哭泣……(建议停顿三十秒)
有句名言说得好:宽恕,但不要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新的国际关系构架下,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再也没有了市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7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当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完全是因为中国国弱民穷、经济落后,而今天,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利益驱动仍然存在,国人还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经济飞跃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中华民族中兴的机遇。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想对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学说:战争和报复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最新战争风云心得体会范本二
国庆节读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最后几章。这是西方史学公认的的第一部著述严谨的信史,讲述了在希腊对波斯战争胜利之后,希腊城邦之间发生的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即雅典帝国(阿提卡联盟)对抗斯巴达城邦(拉栖代梦联盟)及其他希腊城邦的近三十年的战争历史。
1, 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约一百余年是雅典的黄金时期。经历波斯战争,雅典城邦从希腊的一个二流城邦崛起为希腊土地上与斯巴达并肩称雄的雅典帝国。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达到了国家荣耀的顶峰,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于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爆发的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则以雅典的最终失利并沦为斯巴达的附属国而告终。
2, 雅典民族是一个海洋民族,勇敢,有谋略,雄心勃勃,富于冒险精神。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斯巴达联盟在陆地上侵略雅典及其同盟国(阿提卡地区),而雅典则以其优势的海军侵扰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海岸沿线,并建立了据点。在一场双方主战将领都阵亡的战斗之后,雅典以整体略占优势的地位和斯巴达缔结了和平条约,战争告一段落。第二阶段,在休战五年后,雅典重启战端,大军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从海上远侵西西里岛。这场战争起缘于雅典人的野心,妄想征服西西里岛,进而征服整个希腊及意大利地区,最终取代斯巴达而成为希腊语世界的超级盟主,并获取更多的利益。在西西里叙拉古城邦的坚决抵抗下以及斯巴达人的援助下,集中了雅典主要战力的西西里远征军全军覆灭。雅典的同盟国纷纷背叛,庞大的雅典帝国很快分崩离析。在外部巨大的压力之下,雅典内部也爆发了寡头派和民主派的内乱和政制的往复更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雅典城邦在战争中彻底失利并最终向斯巴达投降。
3, “修昔底德陷阱”即是讲的在同一个地域内,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定会挑战老牌的占统治地位的大国,双方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争夺霸主地位的战争。成长中的新兴大国,总是试图突破现有格局,在冲突中寻找到自己的成长边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改变固有形势,定义出帝国的新边界。一场关键的战役,会决定到新帝国是扩张,稳固抑或覆灭。
4, 雅典对内是一个民主国家,而在国际关系上,则是信奉赤裸裸的实力主义。在雅典人在侵略米洛斯岛时,跟米洛斯人毫不留情地说道: “当今世界通行的规则是,公正的基础是双方实力均衡,强者可以做他们能够做的一切,而弱者只能忍受他们必须忍受的一切” “自然界的必然法则就是将其统治扩展到任何可能的地方。” 在征服了米洛斯岛后,雅典人残酷地处死了岛上所有的男人,而把女人和儿童卖为奴隶。 实力和强权的原则是西方世界基本的运行规则,整个的西方文明史,从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总教文明的扩张,大航海殖民到近现代国际秩序的建立,无不贯穿这一原则。而这种观念则源自于希腊乃至更久远的过去。东方政治哲学中包含的“仁政,大同,天下”的思想,在西方似乎是没有的。
5, 民主的雅典,对于其公民来说,拥有最大的自由和权利,在国家强盛之时,其公民都对民主制度非常自豪。伯利克里的葬礼演说就是西方非常著名的宣扬民主制度的演说。两个问题:其一,民主制度在财政上是否依赖于对内和对外的经济掠夺?比如雅典依赖于奴隶以及附属国的进贡,美国依赖其庞大的铸币税收入,现代西方世界依赖于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力。如果没有对外界的掠夺,民主制度能否生存?不过,就希腊而言,寡头政府和民主政府的财政基础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其二,在群雄混战的时代,民主制度的决策效率较低,在城邦竞争中是不是不具备优势?读完书的感受是,城邦之间的竞争力强弱并不取决于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和寡头制乃至当时希腊的其他政治制度,都可以具有相当强的组织性,而对历史走向最重要的影响似乎还是关键时点的关键人物所做的选择。
6, 雅典的失败有三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入侵西西里的失败。西西里战争是一场野心勃勃的侵略战争,雅典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而当地人民同仇敌忾,如果不能一举成功,时间对雅典不利。两年的战争,主将尼基阿斯关键时间的犹豫不决,以致雅典军队被全歼,雅典帝国损失了其主要的军事力量,雅典极盛而衰。二个是雅典远征西西里的一位主要将军阿尔基比阿德斯,临战之前因其被政敌起诉不敬神灵而要被召回国受审,因而背叛雅典出逃斯巴达,他给斯巴达提供的战略建议对雅典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三个是雅典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实力压迫盟邦,雅典失利后盟邦纷纷造反,帝国分崩离析,资源人力越来越枯竭,雅典走上穷途末路。
7, 大体上,雅典会支持和扶植其盟国采用民主政体,而斯巴达则扶植其盟国采用寡头政体。不过,城邦之间的争执,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政体之争远在其次。比如西西里的叙拉古是一个民主政体城邦,而其对抗雅典则最为坚决。对政治人物也是如此,比如阿尔基比阿尔德本来希望依靠寡头派的力量重回雅典,最后却是被民主派迎回国,而反对阿氏的一名民主派将军则在权斗中变成了寡头派的主力。在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中,没有什么政治原则是必须坚守的。
8, 书中摘录了140余篇精彩的演讲稿。希腊城邦的政策制定或者相互之间的外交活动,不论寡头制还是民主制城邦,常常会通过演讲来辩理,而且感觉即便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是比较讲理的。城邦之间也经常会订立休战或同盟条约,这些条约也经常是有约束力的。理性和契约精神是古希腊不同于东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战争风云心得体会范本 战争的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