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阅心得体会及感悟 查找文献的心得(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文献查阅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最新文献查阅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单位代码 03
学 号
080245514
分 类 号
c93
密 级
毕业论文
企业文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商贸学院管理系
工商管理
2012 年 5 月 10 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第 1 页
文献综述
引言
21世纪的人才思想意识活跃,企业应该更多地要求员工用头脑创造性地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与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通过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精神,培育市场价值观,规范职工行为准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文化的力量、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探寻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推动矿井的长足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80年代,对它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
进入 90 年代以来,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展,企业文化研究在80年代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应当把对人的研究,如何重视人,以人为本的研究放在首位,以区别于那种忽视人,以物的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2)企业文化应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应把对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作为验证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3) 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领导艺术和风格,作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内容。 2、国内研究现状:
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以后,我国企业界、文化思想理论界和社会有关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第 2 页
人士,逐渐开展起企业文化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活动,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的创建和形成过程包括是一个由浅及深的企业文化创建过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深度模式和共同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于企业现代化。我国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探索时,莫不是出于企业发展的强烈愿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开放化的今天,企业现代化的程度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国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都有明确的企业目标。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特色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学说、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三是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时代的鲜明表征。亦即追求和体现爱国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的时代目标。其中突出的两条经验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尊重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四是行业化与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所以,企业形态是各种各样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宗旨、重点、目标也就有不同的对象和内容。
总而言之,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缺乏严谨、科学、务实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在落实过程中又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广泛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企业文化研究人才断档改革开放和中国进入wto以来,我国的确涌现了一批有胆有识的企业家,在学界也有一批经济学者,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尚且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门学院,经济类院校对于企业文化的教育也非常缺乏。甚至在各大图书馆中,也鲜见关于企业文化有着权威性论述的国内专著。这种状况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文化研究衰退,研究人员断档的恶性状况。 3、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六大发展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第 3 页
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的现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
文献查阅心得体会及感悟 查找文献的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