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小组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矫正体会心得(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矫正小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 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及目的: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五、服务对象: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六、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八、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经费预算
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 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十一、评估方法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有关矫正小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为加强我镇特殊人群管理,为更好的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我镇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特殊人群管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成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完善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加强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根据矫正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
指定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根据矫正对象分类分级管理的需要,确保矫正对象都有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
(二)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和纪律规定,在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法,奖惩分明,不迁就照顾,恪尽职守,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徇情枉法、徇私枉法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工作制度建设,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
进一步完善定期会议制度,镇矫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形成例会制度。切实处理好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
(四)严格落实排查、走访制度。
每月以及重大节日和社会敏感时期,对辖区内矫正对象报到情况、人数、动态、监管措施的落实以及矫正效果等进行排查走访,对表现不好、再犯罪风险较高的对象、脱管漏管对象要严格监管,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确保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严格请示报告督查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逐级、及时、如实上报,特别是矫正对象再犯新罪、被刑事拘留、受到治安处罚、收监执行以及需要与周边地区协调或不能准确把握的事项等,遇有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要边处置边上报。
(六)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档案要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
对每个解矫对象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期解矫现象发生;对解除矫正的矫正对象档案做到资料真实有效、归档材料齐全、装订顺序正确。
(一)对新进入社区服刑的对象要把好“入矫关”。
对法院新判决和监狱释放的对象,力求要做到“三个一”:即进行一次谈话教育、走访一次家庭、制定一份切合其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矫正方案。同时落实社区矫正监督人,签订相关协议书。
(二)着力解决矫正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
尤其要将暴力犯罪、盗窃等财产性罪犯、未成年犯、假释犯、监
矫正小组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区矫正体会心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