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心得体会精选 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的心得体会1000字(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革命遗址心得体会精选一
根据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近期,盐城市局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既收录了曾在盐城地区生活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等铁军将领留下的许多好家风故事,也收录了近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的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丰富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示了“厚德盐城”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牌。
学习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支部委员们先学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支部党员岗位、年龄等特点,共同研究确定本支部重点学习篇目,要求每名党员利用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就重点学习篇目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通过开展学习,进一步凝聚起全局党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率先垂范的正能量,激发了全局党员立足本职,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巨大热情。
优秀革命前辈红祺个人先进事迹
张祺这个英名,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的确有些陌生。有幸阅读这位历史老人,是从一摞厚重的党史资料和几位领导、专家的深情讲述开始的。
因为工作关系,促成了不久前的一次沪上之行。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告诉我们,张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为上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老人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3岁。如果张老还健在的话,作为百岁老人,面对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该何等高兴和欣慰!
张祺,1910月生于浙江浦江,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即外出做工;1930年进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绸厂六分厂团支部书记,领导并参加震动全国的美亚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和平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筹备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上海市委顾问等领导职务。
对于张祺的功绩,上海市人大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矢志不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扎根群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张祺一次次经历了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他的侄子张伯禧回忆说,1946年3月的一天,特务在雁荡路一带抓张祺。当时,张伯禧刚好坐电车经过,车外一片混乱,听说是抓共产党,而且传来了枪声,并看见一个人影朝电车奔了过来。早已对特务行径恨之入骨的电车司机在放过来人之后,故意挡住了特务的去路事后,张伯禧来到叔叔家,叔叔没有任何紧张、后怕,表现出的依然是自信、坚毅和果敢。直到多年以后,张伯禧才知道,雁荡路那惊险一幕,原来要抓的正是自己的叔叔。
1958年2月,张祺任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三年困难时期,张祺虽身患多种疾病,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动员并带领区委干部和全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菜市场了解副食品供应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为克服暂时困难,抽调30名干部,组织267个单位自力更生养猪、鸡、鸭、鱼,分配给有关干部职工,减轻市场供应的压力。同时,他还抓工业生产,至1959年底,区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46.1%,全区评出53个先进集体、117个先进生产者,其中全国先进集体4个、全国先进个人13人。平时,张祺生活十分朴素。他家孩子多,困难大,粮食不够吃,而自己常工作到半夜时分才下班回家,吃一碗菜泡饭充当晚餐。张祺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组织上按规定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但他却经常把这些钱物拿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张祺也和其他老同志一样惨遭迫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张祺,带领各级工会组织拨乱反正,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期间,他要求各级工会领导:“要做无名英雄,培养和树立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扬名四海,而自己却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舍己为人„„我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了人才,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晚年,张祺还分别担任了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指导上海地方党史、工运史的征集、研究和编撰,满腔热情地为党史工作发挥余热。他历时8年,根据亲身经历,查阅大量资料,以80岁高龄抱病完成了27万字的《上海工运纪事》,为党史、工运史研究留下了一部重要史料。张祺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令人感佩,催人奋进。
推荐革命遗址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始终秉承“关键小事、民生大事”的理念,依托“xxx”xx大花园建设,紧紧抓住全域旅游深化改革这一主线,将以“所长制”为统领的“厕所革命”作为改善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健全服务体系的重要切入口,通过效益驱动、制度推动、典型带动,持续提升公厕建设档次和管理服务水平,打造xx公共服务崭新格局。20xx年x月,xx星级公厕荣获全国“最美公厕管理奖”称号,2017年xx月xx日,央视晚间新闻用时1分18秒,对我县“厕所革命”的智慧管理进行了专题报道。下面我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我县城区“厕所革命”根据“调整一批、提升一批、布局一批”的工作思路,新建公厕x座、拆建x座、扩建x座、提升改造x座,共计x座,分三批次进行施工,计划总投资x万元。其中aaa级10座、aa级x座、a级x座。截至x月x日,第一批x座aaa级公厕和第二批x座公厕已全部投入使用,第三批x座公厕,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春节前能投入使用。县公厕所长制办公室牵头组建督查小组,由机关干部、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志愿者组成。小组成员任厕所管理监督员,不定时开展督查工作,检查所长的履职情况、保洁公司的整改记录和厕所的硬件软件是否到位,形成全民参与厕所管理,关注推动厕所革命的热潮。
(一)建立“1 2 n”的管理模式,实行“一厕一长”。今年4月,xx在全省率先推行“所长制”管理新模式。把“厕所革命”工作列为全县党政领导“一把手”工程,以“所长制”为统领,全面发挥党政主导作用,以创造性思维破解管理难题。一是管理制度革命。建立“三级联动、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所长任职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推行“1 2 n”的“所长制”管理模式。“1”即“1名总所长”,由县委书记挂帅,每月对区内的公厕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抽查;“2”即“2名副总所长”,由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任乡村公厕总所长和城区公厕总所长。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要求各镇乡、各部门要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厕所革命”工作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列入责任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抓好落实。
(二)强化管理考核。建立健全公共厕所的投入、建设、运营、管护和长效机制,强化月调度,要求各部门每月报送任务开展情况,梳理滞后项目,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细化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县目督办、县民生办等部门定期对各牵头实施单位公共厕所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考核,逗硬奖惩,确保我县“厕所革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对已投入使用公共厕所管理,制定科学的奖罚措施,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我县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公共厕所正常运转,确保厕所环境卫生达标。
(三)争取资金支持。县财政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厕所革命”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多方整合资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强化要素保障,打捆项目实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厕所革命”工作宣传力度,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开展如厕宣传和教育,切实改变部分群众的
革命遗址心得体会精选 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的心得体会1000字(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