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 舞蹈的精髓感悟(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
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一年级。由于学生较小,无基础且也无舞台经验因此,我们将从多方面启发、开导,培养学生在形体、气质上的自我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地进行训练和舞蹈。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3、地面训练: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4、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5、排练几个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6、学习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第2周:召集、了解学员,提出注意事项,布置活动内容,严格活动纪律。基本功训练。认识基本站姿,身体方位,手位。
第3~4周:基本功训练:压腿、踢腿、下腰、律动《套马杆》
第5~6周:基本功训练,少儿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第7~8周:基本功训练,地面基本动作教学。
第9周:基本功训练,配音乐整合动作。
第10周:基本功训练,学跳健身操
第12周:学跳健身操,继续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学习舞蹈简单队形。
第13周:配音乐整合动作,跟音乐做动作。
第114周:了解新疆舞,学习基本动作。
第15周:学习新疆舞蹈动作。
第16周:继续学习新疆舞蹈动作。
第17周:复习
每周三的下午3:30~4:30
关于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中小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体现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万春小学中心校声乐、舞蹈比赛活动,具体如下:
二、比赛项目
声乐类和舞蹈类
三、比赛时间
20xx年11月2日下午多功能报告厅
四、比赛对象
万春小学中心校学生
五、比赛有关事项
1、比赛要求:
声乐比赛形式为:独唱、表演唱(不超过五人),要求;演唱一首曲目,时常不超过五分钟;
舞蹈比赛形式为: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要求:时常不超过五分钟。
节目要求健康向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校园生活和中小学生奋发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并符合参赛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2、组别设置:
两个组别:小学甲组(1—3年级)、小学乙组(4—6年级)。
六、奖项设立
每个组别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二名(上述获奖选手将代表中心校参加区级比赛)。
七、注意事项
1.为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各分校要在20xx年10月30日之前本部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2.比赛、演出需要的物品要求自备;有时间限制的比赛项目明显超时扣分。
3.各分校选派一名评委,计分为去掉一个早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中间分之和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八、活动领导组
组长:彭红明
成员:周跃兵 恽魁道 张先年 水晓东
另设活动执行组
组长:王更生
组员:徐健 水晓东 汪大仁 王慧 朱军
望各分校接到活动通知后,广泛宣传,积极进行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赛。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万春小学中心校声乐、舞蹈比赛评分细则
一、舞蹈比赛评分细则
1、舞蹈整体编排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2分)
2、舞蹈的编排、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1分)
3、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有节奏感。(1分)
4、表演过程中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2分)
5、舞蹈表演具有时代感、抒发健康情怀,能够展现青年学生风采。(2分)
6、表演者精神饱满、台风端正,现场反映良好,如遇突发情况处理得当。(1分)
7、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表演过程中流露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气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1分)
二、声乐比赛评分细则
1、规范性。具有比较规范的演唱(演奏)技巧和方法。(3分)
2、完整性。较为完整准确地演唱(演奏)一首声乐(器乐)作品。(3分)
3、表现力。具有较好的作品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1.5分)
4、感染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较好的艺术效果。(1.5分)
5、综合性。作品难度、时间控制、仪表台风、舞台效果等。(1分)
关于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教学目标
1。透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使孩子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最美丽的一面。
3。透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潜力。
4。了解我国不一样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教学资料
第一阶段:基本资料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月教学计划
三月份:
基本资料:
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把杆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
四月份:
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五月份:
完整舞蹈的学习
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六月份:
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活动安排
㈠培训时间
每周五下午
㈡培训资料
1。基本资料
2。民族舞部分
3。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关于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几种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后踢步、踵趾步等。并通过多个小律动的学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舞蹈技巧与重要性心得体会及感悟 舞蹈的精髓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