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进心得体会简短 大改进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大改进心得体会简短一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动员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肩负使命,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出如下意见。
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深情关怀和殷殷嘱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的工作,深刻阐明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河南发展进行指路领航、提出重大要求、擘画美好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河南工作的总要求,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突出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等6个方面重点工作;希望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总书记3次视察河南、3次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对河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贯之,与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互贯通,是新时代推动河南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从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到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从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从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河南工作的更高期望,展现了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怀。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大意义,深刻体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不移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仰,把总书记的肯定鼓励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努力创造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2.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证,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从13个方面精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措施和成效体现到提升治理效能上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1亿多人口的中原大地充分彰显。
3.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河南工作的使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河南省情特征、优势机遇、发展方位作出精辟判断、给予精准指导,为新时代河南发展打开了视野、指明了路径,赋予我们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时代使命。使命就是责任。要深刻认识到,河南地处中原,居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地位,必须自觉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担负起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重大责任;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必须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担负起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责任;河南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担负起在中原大地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责任;河南有1亿多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人口基数都是大事情,必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担负起努力让亿万中原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责任;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责任;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和中国工农红军重要诞生地之一,河南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必须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担负起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的重大责任;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和艰巨任务,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担负起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重大责任。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扎实实办好河南的事情,在接续奋斗中朝着更加出彩的目标扎实迈进。
4.深刻认识坚定制度自信、提升治理能力对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这些年河南发展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把准方向和路径,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制度机制建设任务上把准重点和方法,以严格的制度和强大执行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一贯到底、见到实效,把贯彻落实中的成功做法及时总结上升到制度层面,一体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前,河南发展既有着战略叠加的宝贵机遇,又面临许多困难挑战。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立足当前抓好“六稳”的同时,着眼长远谋势蓄势,找准事关全局的支撑点、突破点、发力点,积蓄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形成经济高质量和社会正能量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
5.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创新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打造食品、装备、材料、电子、轻纺等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5g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区块链、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产业布局。统筹载体提升和企业培育,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深化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布局以新兴产业或国际合作为主的区中园,深入开展企业成长促进行动,培育壮大优势企业群体。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高标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国家与地方、产业与院所“四个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打造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进龙子湖智慧岛“四岛共建”,加快布局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新增长点,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6.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持续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起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统筹五大振兴,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三链同构”的重要载体,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以企带户、村企共建,把城镇、乡村、农民纳入产业链,创新发展“互联网 ”“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大力引导和支持返乡创业,促进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本回流。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紧盯到2020年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三山一滩”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实施攻坚,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整治突出问题,统筹推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四个不摘”,探索产业支撑、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造血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规划对接、政策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农林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大别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支撑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探索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7.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奋力提升基础能力和枢纽地位。坚持互联互通、覆盖广泛、协同高效发展方向,推动基础设施由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航空港为核心、多式联运的郑州国际交通门户枢纽,加快米字形高铁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推进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等项目,完善内畅外通、一体高效的高品质公路网,扩大内河航运能力。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实施电源结构优化、油气安全保供、电网提档升级行动,加快青电入豫、海上lng入豫等外引型重大能源工程建设,探索多能互补、城乡一体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形成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互联互通互补的水网格局。构建高速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网络交换枢纽地位。
8.发挥开放通道优势,奋力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聚合提升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优势,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深化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畅通高水平开放通道,做大做强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贸一体化运营质量,培育
大改进心得体会简短 大改进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