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心得体会实用 植物配置总结(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植物配置心得体会实用一
三角梅生命力很强,据说,好好养它十年,高度可达七楼那么高。所以它的茎很长,大约有40厘米这么高。
三角梅的花朵很独特,只有三片花瓣抱着,中间有三颗花蕊,围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它叫三角梅,而且花蕊还长得很长
说到花朵,就不得不提一下枝干和叶子,它的枝干虽短,但非常繁茂,为了保护自己,还会长出刺。叶子呢,是深绿色的,有淡淡的清香。
三角梅还有药用价值:可入药,叶子捣烂后贴于患处,就能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但是,它的茎是有毒的,所以不要误食哦!
三角梅对种养是有要求的,首先,日照、温度不能少。三角梅一般要求日照时长不低于8—10小时,温度在20至30度。其次,就是浇水了。第一步:装入半升至一升的水,缓缓浇到茎部的土上。第二步:加入500毫升水,湿润周边泥土。至于叶子,就用喷壶调至喷雾模式,喷洒于叶子上就可以了。
有一次,我浇了太多水,结果水全积在茎部。我妈妈哭笑不得,说:“你是觉得三角梅是喝水王者吗?”好吧,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三角梅真像一个娇贵、可爱的小姑娘呀!
主题植物配置心得体会实用二
租用方: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出租方: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协议履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经双方友好协商,就花木租摆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租用期间造成植物非正常死亡或损伤(如丢失或损伤),甲方必须按市场价格对乙方。
2.乙方负责提供摆放花木_____株;
3.乙方摆放绿色植物应根据甲方的地方环境,温度等进行合作工作的必要便利;
4.乙方为甲方护理绿色植物期间,甲方应当给予乙方护理工作的必要便利;
5.乙方绿色植物在植物进行赔偿。
二、乙方放置植物标准
合理放置,造型美观;
长势良好,叶色自然;
清洁卫生,无虫害发生。
三、乙方服务标准
乙方及时对不符合标准的植物进行更换;
乙方护理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对植物进行养护工作,每周_____-_____次;
乙方养护植物期间不得妨碍甲方的日常工作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乙方定期进行质量服务的检查,征求甲方的合理意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付款方式
此付款方式为预付季度付款方式。
甲方租用乙方植物的所有费用应当在合同的有效期内按时付给乙方;花木到位甲方即按每月_____元预付_____-_____个月的花木租金,期满预付下期租金。
五、其它事项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行法律效力;
在协议的有效期内,双方不得擅自撕毁或解除协议,否则按《民法典》赔偿甲方或乙方一季度的花木租摆违约赔偿金。
协议有效期限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注:(最低协议期为一年)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主题植物配置心得体会实用三
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前言: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
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7月3日——2012年7月5日
三、实习地点
贵州省兴义七舍 白龙山 岩峰洞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七舍镇
七舍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部,距市区32公里,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5199户21400人。
“七舍”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民国21年,当年划分区乡镇,县政府将七舍划为第四区;民国30年,调整区乡,成立七舍区,辖捧乍镇和发玉、佳克、龙场、田湾乡;民国34年,裁撤区署,七舍乡辖10堡82甲;1953年,七舍属于捧乍区;1956年,恢复七舍区,辖七舍、松毛坪等7乡;1958年,七舍区改为七舍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区乡镇,七舍区含七舍、革上等5个乡;1992年撤并建,组建七舍镇,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于七舍的地名来源,民间众说纷纭:一说是明朝洪武年间,这里最早搬来刘、朱、邓、严(郭)、刘、王7大汉族姓氏。因为建有7栋房子,所以当地土著居民便把汉族定居的地方称为“七舍”(认为七舍即7大姓氏或7栋房子)。一说是调北征南期间,南路(黄草坝通往广西的捧乍段茶马古道)土地资源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争夺对象。双方为了抢占地盘,少数民族用草打结为界,汉族立石为界。少数民族的地界相对不牢靠,他们的土地逐渐被汉族占领。后来,刘、朱、邓、严(郭)、刘、王等七姓成为地主,村寨逐渐向外扩张,少数民族被挤兑到新寨塘(现青菜塘),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怨很深,两寨人经常在外出交易途中发生冲突。南路人为了化解矛盾,自行在南路交易,并按照“阴阳刑德有七舍”的古训取名为“七舍”。
据笔者所知,“舍”可以是姓氏;可以用作谦词(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或量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此外,“舍”还有“取舍,居住、休息”等注解。我们将七舍理解为“放弃多次”、“二百一十里”,或是说七舍和革上是彝语谐音,均有理由。
七舍镇夏凉冬冷,多雨多雾,气候温润,黔西南州海拔最高的白龙山在七舍境内,是兴义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七舍高原花草盈野,云山雾海,水碧川媚,全镇集中着16个杜鹃花品种,共10000余亩,沿白龙山脉一线盛开约10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唯一集中规模,极具观赏性的杜鹃花海;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革上村有古茶树近200株,成林成片生长约160株,其中树高5米以上、冠幅12平方米以上的30余株,树高4米以上、冠幅7平方米以上的70余株。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被当地人称为“茶王”的一株,树龄在1000年以上,其树身高10.5米,冠幅28平方米以上。
镇内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植被保存完好且多为原始生态灌木林,林中 动、植物物种众多;镇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旅游景点连成一线,“龙山生态旅游区”、“岩峰洞休闲景区”、“沙子母古城垣遗址”、“白龙山原始森林野游区”等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全镇以烤烟为支柱,油菜、马铃薯、萝卜、核桃、松籽、畜牧、茶叶等为补充,构成了农村多元经济的农业产业。近年来,七舍镇大力发展烤烟和茶叶支柱产业,年种植烤烟10000余亩,收购烟叶300余万斤,实现烟叶税300余万元;已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加上老茶园改造后,将形成10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今后,七舍镇将围绕“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的既定思路,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大胆突破,强势推进,坚持不懈地抓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以“烟、茶、畜、果”为重点的产业培育,抓以白龙山脉原始生态保护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建设,抓以杜鹃花为主的高原观光旅游开发。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出发之前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实习地点是贵州兴义七舍镇的白龙山、岩峰洞等,老师还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
2、具体行程
(1)2012年7月2日是植物学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下午5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七舍中学。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2012年7月3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岩峰洞。我们7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天气晴朗,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的互相帮助下,大家都显得很有精神。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5点回到七舍中学。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10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7月4日我们到了白龙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4)5月24日又是我们采标本的日子,由于昨天太累了,早上就没有活动了,我们10点起来吃了中午饭,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再休息了会儿,于12点坐上车,从我们住处黑湾河出发,经梵净山环道走了10公里后,下车后我们沿着小河和道路往回采标本。大家相互交流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的采着标本回来,因为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于下午2点回到了旅馆,洗漱完毕,吃了饭,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晚上7点时,又开始了压标本。老师边给我们讲解,我们边制作标本和认识植物科属名,让我们在疲劳之中又找到了快乐。
(5)5月25日我们结束梵净山之旅,于是奔往施秉云台山,大家早上起来,收拾好行李,吃了早餐,于9点时坐车离开了达四日之久的黑湾河。又是一路奔波,于下午3点左右到了施秉县城,在馨悦宾馆住下了。因为大家都累了,就没有安排行程了,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就都回到房间休息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此与敬爱的骆强老师汇合了。
(6)5月26日是我们去云台山的日子,同样早上起来,大家吃了早餐,买了干粮。于9点时坐车去云台山景区,9点半我们到了景区门口,买了票,大家就上山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听老师讲解,并采集植物标本,中午在凉风洞休息吃东西。接着我们继续走,于下午3点回到景区门口,坐车回到宾馆近4点了,把标本压完已是晚上了,大家各自吃了饭就休息。
(7)5月27日是我们回来的日子,早上6点就起来翻了标本,吃了早餐就坐车往回走了。我们于7点回到了毕节学院,圆满完成了我们今年的野外实习之旅。其余时间实验室整理标本。
六、其他
实习所需工具:
枝剪,号牌,采集袋,标本纸(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铲子,笔记本,铅笔,放大镜,雨具等物品。
实习的组织与纪律:
实习时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或脱离小组单独行动,按照老师的要求统一行动,采集制作标本。
七、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知识,又考我们的动手
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下面是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持标本
植物配置心得体会实用 植物配置总结(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