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文言笔记(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文言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精)一
2.(1)zhòng合乎(2)gēng更换(3)jiàn空隙(4)chù紧张、害怕
(5)yǐ支撑,接触(6)xíng磨刀石(7)huò象声词(8)huā象声词xiǎng通“响”(9)xì通“隙”,空隙(10)kuǎn空(11)结合处
3.①d②d
4.(1)天道,自然规律(2)天然的生理结构(3)本来的样子(4)每年(5)一般的(6)(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7)通“缮”,这里是擦拭之意(8)(说得)好
5.d
6.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7.(1)所见无非牛者(2)未尝见全牛也(3)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8.(1)目无全牛(2)官止神行(3)批郁导簌(4)游刃有余(5)踌躇满志
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技盖至此乎盖:何,怎样
c.技经肯綮之未尝技:技术
d.如土委地委:卸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b.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因其固然
因利乘便
d.善刀而藏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3分)
(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2分)
14。疱丁解牛的故事谈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有关文言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精)二
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
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
"逼兵势"是"逼于兵势"。
有关文言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精)三
回首这一学期所走的路,一页一页地去翻一下,或成功,或失误,无不包含着耕耘者的辛酸,也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因此本学期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课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教书育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成功教育》等书籍,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本学期语文教学至始至终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尽最大努力,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学习文言文,我指导学生习惯使用工具书,
文言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文言笔记(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