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的装置改进范文汇总 对热电偶实验提出改进意见(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热电偶的装置改进范文汇总一
(一)在项目实施前我市供热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前,我市供热主要是以小电厂、区域供热锅炉为热源的集中供热为主,辅之以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或小煤炉分散供热,多种供热方式共存。小电厂总装机容量为36mw ,为朔州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热源,承担市区230万㎡集中供热。电厂机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投产,机组容量小,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供热能力有限,目前已全部淘汰。区域锅炉房共13座,锅炉48台,容量878.5mw。包括大
运供热厂、新城供热公司、新源热力公司、大运热能、马邑供热站、平朔供热厂和城区其他供热厂。分散锅炉房共有90多座,供热锅炉120余台,供热面积约357万㎡。城中村
11个,以家庭小煤炉采暖,采暖面积约280万㎡。
主要存在问题:一是供热建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现有热源不足,成为城市扩张和保障民生的大问题;二是小锅炉和区域供热锅炉热效率低,污染严重;三是各区域独立供热,未形成统一网络,后备热源和调峰热源不足,存在供热安全隐患;四是供热不稳定,由于部分锅炉或换热站距离用户较远,管网老化,供热不均匀;五是管网质量参差不齐,维护困难,跑冒滴漏,热损失较大,运行故障率高。
(二)我市实施热电联供优势条件。
1、电厂总装机容量大,能够提供充足的热源。目前具有国网神头二电厂、大唐4台500mw热电机组和即将上马的华电2台300mw机组。可以满足全市目前及未来集中供热热源的需求。
2、现有条件较好,由于原来大部分区域都实现集中供热,分布比较合理的换热站和管网只需要稍加改造即可满足供热需求。
3、市区、平朔、开发区和大运热能等原上马的20吨-80吨供热锅炉可以作为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够确保冬季供热安全。
(三)我市热电联供项目实施和运营情况。
朔州市大规模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从20xx年开始起步。经市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特许山西双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双良”)实施该项目。项目总投资14.1亿元,全部由公司自筹。设计供热能力20xx万㎡,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xx年5月15日开工, 10月完成,完成投资约6.75亿元。并于同年10月25日正式向市区供热,到20xx年4月15日,圆满完成了首个采暖期供热任务,整个供暖期运行比较平稳,供热基本达标。二期工程被市政府列为20xx年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投资约4亿元。在20xx年联网供热600万㎡的基础上,再扩容600万㎡,整体供热面积达到1200万㎡。预计到20xx年项目可全面达产,供热面积可达20xx万㎡。
(四)我市热电联供20xx到20xx供暖季经营情况。 从20xx年3月到20xx年4月底按一个供暖期计算。本季入网面积600万㎡,实际供热面积为500万㎡。其中:居民344.57万㎡;公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和商业)155.49万㎡。实现供热收入7336.18万元,其他收入146.18万元,成本费用为2.01亿元。除财政补亏5139.98万元后净亏损
7507.53万元。详细情况见下表:
20xx-20xx年供暖季成本费用分析表
金额单位:万元
注:实际供热面积住宅344.57万㎡,公建155.43万㎡
(一)成本费用解读。
从20xx-2012年供暖季成本费用分析表可以看出,本供热季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本费用为40.26元/㎡。其中:外购热源17.12元/㎡,占总成本费用的42.52%,是成本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财务费用8.4元/㎡,占总成本费用的20.87%;两项占60%以上,是成本费用控制的重点。其他折旧费、电费、租赁费和管理费用所占比率也较高。一个供暖季5.5个月,居民供热收费按建筑面积2.52元/㎡,一个供暖季收费为13.86元/㎡,居民每供一平方米亏损26.4元;公建4.8元/㎡,一个供暖季收费为26.4元/㎡,每供一平方米亏损13.86元。
(二)亏损原因分析。
1、热价倒挂。由于目前我市居民热价较低,而供热成本较高形成热价倒挂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一平米一供暖季收费远远低于供热成本。
2、固定成本相对较高。由于项目分期实施,首期供热面积为500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前期投资大,后期相对投入较少。前期投入的资金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大部分费用于近几年摊销,又尚未达到设计供热面积,单位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3、费用较大。由于本期改造时间短,工程量巨大,前期费和管理费较高。
2023年热电偶的装置改进范文汇总二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供热突发公共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北省供热用热办法》、《石家庄市供热用热条例》、《石家庄市人民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供热用热实际,编制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石家庄市主城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长安区、高新区)内及远郊电厂余热入市工程沿线因供热设施设备、供热管网及附件故障,供热弃供弃管,供热用煤、气、水、电等原材料短缺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对供热生产运行造成巨大影响,对城市居民生活用热和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等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在市委、市统一领导下,在市供热应急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各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的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工作。
(2)属地管理。各区(管委会)组织制定区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负责辖区内供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对受影响区域内热用户的政策宣传、解释和安抚工作。
(3)分工负责。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主管部门为主,各部门、各单位依据职责积极配合,确保快速反应,迅速开展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善后处理工作。
(4)资源共享。供热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援工作需要调动抢险队伍、材料、车辆、工器具等相关物资和人员时,市、区和相关部门可以按照程序调用市、区供热应急抢险队伍、相关物资设备和人员。
1.5事件等级
按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1.5.1特别重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i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本市正常供热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需要市委、市统一组织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供热突发公共事件。
(1)发生供热事故,造成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亿元以上,或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
(2)供热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或供热主管网爆裂泄水,造成500万m2以上供热面积或5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热72小时以上的;
(3)出现供热用燃料严重短缺,严重影响全市正常供热。
1.5.2重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ⅱ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正常供热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需要调度多个部门、区(管委会)和相关单位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供热突发公共事件。
(1)发生供热事故,造成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件;
(2)供热设备发生故障或供热主管网爆裂泄水,造成300万m2以上供热面积或3万户以上5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热48小时以上的;
(3)供热企业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供热面积25万m2以上。
1.5.3较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ⅲ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正常供热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调度几个部门、区(管委会)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供热突发公共事件。
(1)发生供热事故,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件;
(2)供热设备发生故障或供热管网爆裂泄水,造成100万m2以上供热面积或1万户以上3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热24小时以上的;
(3)供热企业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供热面积5万m2以上,25万m2以下;
(4)居民室温连续48小时以上低于18℃采暖标准,影响面积5万m2以上,协调无果;
(5)影响重点用户(如:医院、学校、机关办公场所)正常用热。
1.5.4一般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ⅳ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正常供热造成影响,区(管委会)能够进行应急处置的供热突发公共事件。
(1)发生供热事故,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以下;
(2)供热设备发生故障或供热管网漏水,造成30万m2以上供热面积或3000户以上居民连续停热24小时以上的;
(3)供热企业拒绝向居民供热,影响供热面积1万m2以上,5万m2以下;
(4)100万m2供热面积或1万户以上居民供热低于18℃持续48小时以上;
(5)供热设施突然损坏,可能影响供热200万m2供热面积以上或2万户以上。
2.1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主城区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供热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
热电偶的装置改进范文汇总 对热电偶实验提出改进意见(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